天天看點

《此心光明,萬事可成》:世界上的一切問題,都是人和心的問題

作者:精讀君
《此心光明,萬事可成》:世界上的一切問題,都是人和心的問題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123天

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曾說:21世紀将是王陽明的世紀。

為什麼這麼說?

随着科技的進步,社會的快速發展,知識的不斷更新,人們難免會産生焦慮,很難保持一個健康平和心态。

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該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如何正确地去對待社會?如何解決“心”的問題?

陽明先生都給了我們答案,都在陽明心學之中。

了解陽明心學,《傳習錄》是必讀之書。它是陽明先生一生學問之集大成“心學”第一書,以問答、書信等片段的方式,記錄着王陽明與其弟子切磋“心學”的内容。

《傳習錄》由文言文寫就,語言凝練,讀起來不太容易了解,是以能夠真正讀進去的人并不多,能夠真正讀懂且在生活中學以緻用的就更少了。

要是有白話版的《傳習錄》就太好了。

侯文凱先生的《此心光明,萬事可成》可以稱得上是白話解讀版。它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傳習錄》白話文翻譯本,而是以作者自己多年的職場、商場的經驗為依托,以個人的了解和體悟為綱領,将普通人能夠看得懂的《傳習錄》解讀呈現了出來。

讓我們一起走進陽明心學,近距離感受此心光明。

01

立志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

解讀:堅持自己的志向就像心痛一樣,一心隻想着痛了,哪裡還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

陽明先生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講道:“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立志是人生第一等大事。立什麼志就是什麼樣人!

立為生活之志,則為生存、生活、情感、财富之目标。但僅有此小志,容易被腐蝕,失去精神上的追求。

立事業之志,則要有自己相對恒久的事業,不僅僅是為錢糧謀。有此中志者,在一件事情上下笨功夫,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必然有所成就。但若停留于此,容易被人利用,依附于權貴,随波逐流。

立大志,就是立社會之志。這種志向會使自己擔負的責任越來越大,使生命發光,照亮别人。但大志是在基于小志和中志基礎上建立的。

一個人,若無小志,就不勤快,容易懶散;若無中志,内心無秩序,容易忙碌而無所根基;若無大志,則沒有氣勢。

陽明先生從小就立志做聖賢,在京師念書時問塾師:“何為第一等事?”塾師說:“惟讀書登第耳。”之後,他就走上了做聖賢的艱辛之路,經過自己艱苦卓絕的努力,最終達到了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聖賢境界,成為儒學之集大成者。

是以,欲成大事,必立大志。那些真正有成就的人,都非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正如先生言,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立志,當“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非常之人與常人的顯著差別是立志,芸芸衆生,終其一生,無志而立,随波逐流,得過且過,渾渾噩噩過一生。

立志之後,需要不忘所立之志。

俗話說: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是以,“持志如同心痛”,有志氣的人立志,就會一心待事,用心無貳,堅定不移地去做,即使遇到困難也不退縮。

人有恒心萬事成,人無恒心萬事崩。

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堅持。認準一個方向,持之以恒,不懈怠、不頹唐,才能最終有所收獲。

02

緻良知

知善知惡是良知。

解讀:人人皆有的恻隐、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就是良知的發端。

關于良知,書中講了個故事: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說:“要殺要剮随便,就别廢話了!”

王陽明于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随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内衣也脫了吧!”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着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褲也脫了,一絲不挂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友善,不友善!”

王陽明說:“有何不友善?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内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無是處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良知是本自具足的。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

有人會問:“既然本來就有良知,我的心原本就是好的,那何必還要去‘緻’呢?”

良知雖是本自具足的,但我們首先要達至良知,才能啟用良知。緻良知的過程,就是拂去“鏡上塵”的過程。

我們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的影響,一些不好習氣的浸染,使心蒙塵。比如“有錢就有一切”、“婚姻就是交易”、“好人就是‘傻’的代名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等等觀念,這些流行觀念讓我們無法清晰、準确地看待這個世界。

陽明先生說:去得一分私欲,複得一分天理。

我們常人的心有太多的不明和貪欲,需痛加刮磨一番,才可達至良知。隻有抵達良知,才可以真正啟用良知,才可以清清楚楚地去做事情。

當我們的心足夠清澈的時候,不管面對什麼事情,都可以照見其本質,臨事不亂,應變無窮。

正如先生雲,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聖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若無有物欲牽,但循着良知發用流行将去,即無不是道。

大丈夫行事,但行以良知為原則,則善惡是非分明,則頂天立地,無虧于一個大寫的人,從今以後,但凡做事說話,但憑良知良心,則無虧于心,無負于人,無負于己。

03

知行合一

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陽明先生說:古人之是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隻是因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但全不解思惟省察,隻是冥行妄作,是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卻不肯着實躬行,也隻是個揣摸影響,是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

現實中的我們常常就是這樣。很多事情想想蠻好,說起來也頭頭是道,但往往最後卻成了“心高命薄”“高不成低不就”,想的不去做,想做的做不了,越做不了越想得多,最後形成惡性循環,自己給自己打了個死結。

是以,陽明先生說要“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口訣,叫做“事上磨練”。修心就是要在做事中磨煉。

陸澄問:“清靜時,便覺得心境泰然,但一遇事便感覺不一樣了,怎麼辦呢?”

陽明先生答:“這是隻知道靜養,不知道做克除私心雜念工夫的緣故。這樣來對待事情,心境便會反反複複。人必須在事上磨練自己,這樣才能夠最終處變不驚,遇事泰然處之”

陽明先生出身名門,但卻不是那種遊手好閑、放蕩不羁的公子哥,而是從小就立下讀書做聖賢的志向。為了實作這一志向,他曾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當時宦官當政,皇帝有名無實,很多官員毅然辭職,一些官員上書請求皇帝誅殺宦官,以免他們禍亂朝綱。然而皇帝并不聽勸,還将上書之人處死,群臣心慌不已,沒有人敢再站出來發聲。

此時,陽明先生不畏強權,敢于直言上書,勸谏皇帝斬殺宦官,收回政權。是以得罪了宦官劉瑾,除了被廷杖、入獄,還被貶流放龍場當驿丞。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王陽明卻在此地找到了自己一生的追求,成功悟道,實作了自己的志向,最終成為一名心學大師。

在事上磨的功夫是很多人的瓶頸。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在無事時能保持内心平靜,一旦遇到問題,我們就内心慌亂,甚至不知所措。

縱觀陽明先生一生,跌入過低谷,經曆了生死,差點要放棄自己,離開塵世。但因為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和方向之後,看淡了這一切,這些事情,就變成了修心磨性的良好機會。

04

結語

陽明先生一生坎坷,曆經磨難,但崇德尚義,文韬武略,成就卓著,他創立的“心學”體系,包含着非常鮮活的人生哲學,它教我們如何認識世界,如何樹立遠大的志向,如何精益求精地做事,如何經營家庭,如何調整每天的情緒,如何評判世間善惡,如何安放我們的情感,如何獲得平靜的幸福……不管是誰都能從中汲取智慧的力量。

它的力量,正如此書之名——此心光明,萬事可成。

讀陽明心學,找到内心的光明,破開生命的桎梏,奠定人生的格局,獲得行動的智慧,成長的力量!

作者:蘇雲,精讀讀友會會員。用時間換天分,越努力越幸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