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作者:新經濟觀察團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AI獨角獸第四範式的上市程序又有了新進展。

9月5日,第四範式再度更新港交所招股書,第三次沖擊港股IPO。2021年8月13日、2022年2月23日,第四範式曾兩次遞表港交所,但招股書均在6個月後失效。

如今,第三次站在港交所這扇怎麼也敲不開的大門前,第四範式和許多沖擊IPO未果的公司一樣,面臨着虧損嚴重、難尋新增利潤點以及行業競争激烈的種種難題。但在資本追逐、AI風口遇冷之下,第四範式除了上市别無選擇。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資本輸血、現金流吃緊,3年半猛虧40億元

第四範式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家未滿10歲的新興人工智能軟體公司。第四範式最開始由金融業務起家,定位于決策AI平台。其融資曆程中數次出現中、農、工、建、交五大銀行,也與其“與生俱來”的金融背景相關。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成立至今,第四範式進行過9輪融資,除五大行外,還出現了騰訊資本、紅杉中國等知名投資機構的身影,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然而站在人工智能的寬廣賽道上,“燒錢”已經成為業内常态。

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且賽道中擠滿了衆多參賽選手,想要保持長久的競争實力,必須不斷提升研發等各類成本投入,也是以,從業者普遍巨額虧損成為常态。

根據招股書顯示,第四範式的虧損淨額分别為3.72億元、7.18億元、7.5億元、18.02億元及5.84億元,累計虧損超過40億元,且虧損狀況逐年擴大。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第四範式的虧損與研發費用的高額投入緊密相關。報告期内,研發開支分别為1.93億元、4.16億元、5.66億元、12.5億元、5.58億元,分别占總收入的151.2%、90.6%、60%、61.9%、52.7%,雖然不斷下滑,但依舊處于高位。

第四範式表示,其研發費用将持續增加。過去曾産生虧損,且可能無法實作或随後維持盈利,而此部分乃由于在研發作出的重大投資。此外,研發活動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研發成果商業化時可能會面臨實際操作上的困難。在研發方面投入的大量開支未必會産生相應效益。

在研發投入無底洞、虧損愈演愈烈之下,第四範式的現金流幾度吃緊,形勢不容樂觀。2019-2021年,公司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分别達到-3.95億元、-4.53億元和-7.7億元,2022年上半年則為-3.56億元。如果不是依靠每年幾十億的融資支撐,第四範式根本撐不到今天。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21億元。而随着IPO的臨近,公司外部融資青黃不接。按照目前的虧損速度,第四範式的現金流隻夠撐一年,已很難承受上市的更多波折。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與虧損态勢加劇相一緻的,是公司毛利率的低迷。2019-2021年,第四範式的毛利率分别為43.5%、45.6%以及47.2%,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增長至50%。但與同行60%的毛利率相比,第四範式依然相形見绌。

2021年底,商湯科技在港交所上市,正式成為“AI第一股”。這家遞表晚于第四範式的友商,不僅先其一步叩開港交所的大門,其2022年毛利率更是達到66%,遠超第四範式同期的50%。而此前順利登陸科創闆的友商格林深瞳,2022上半年毛利率也達到62.39%。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AI産業遇冷,“前輩”經營慘淡

在人工智能剛剛進入大衆視野的時候,不少相關企業為了打開知名度、擷取投資者信任、加快融資程序,紛紛砸重金進行廣告宣傳,制造出一種人工智能已經發展成熟甚至大規模普及的假象。然而随着時間推移,AI産業逐漸從狂熱中剝離出來,資本市場漸趨冷靜。與此同時,AI公司畫下的大餅也開始顯露真顔。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8月25日,商湯科技釋出上市以來首份半年報。資料顯示,2022上半年,商湯科技實作營收14.15億元,同比下滑14.3%;在非國際财報報告準則下,集團經調整虧損淨額達到25.64億元,同比擴大264.9%。同時,上半年,商湯科技不僅虧損大幅擴張,營業收入也首次出現同比下滑。同樣釋出上市後首份年報的雲從科技,也陷入相似旋渦:2022上班,雲從科技實作營收3.91億元,同比下滑13.97%;淨虧損3.25億元,盡管同期收窄,但扭虧遙遙無期。

總體來看,這些“前輩”除了營收下滑、虧損額與應收相當之外,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此外,頭部AI公司因為營收不斷增長,其持續虧損被外界解讀為“戰略性虧損”,即為了實作長期利益而不得不做出的“短暫犧牲”。但上半年營收規模的萎縮,似乎意味着“戰略性虧損”的說辭已經難以站得住腳。這也導緻投資人用腳投票,上述公司股價不斷下滑。

雖然第四範式的營收表現仍處在增長階段,2019-2021年,公司營收分别為4.6億元、9.42億元和20.18億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作營收10.58億元。但第四範式的業務并非高枕無憂。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從業務構成來看,第四範式的主要營收來源為先知平台與應用産品、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兩大版塊,業務收入占比也較為接近。其中前者主要為先知平台許可,客戶自行開發人工智能應用程式;後者則由第三方服務商嵌入第四範式的産品為客戶服務。

問題就出在這個“嵌入式服務”中。由于第四範式主要提供底層技術能力,也就意味着産品在客戶手中很難被直接使用,使用者需要額外支付技術公司費用,才能實作服務落地。這種嚴重依賴第三方服務商的業務模式一旦發生變動,就會導緻公司現有客戶出現大量流失。

與此同時,第四範式對于單一客戶的依賴性也較強。2019-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分别達到40.9%、17.4%和11.1%,2022上半年,這一數字變為27%。其中第一大客戶收入同期占比分别為20.6%、5.2%、2.8%和6.9%。也就意味着一旦與大客戶的合作終止,第四範式的營收資料将會出現劇烈下挫。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競争日趨激烈,市場佔有率遭遇“跨界”威脅

目前,人工智能行業可按應用領域簡單劃分為四類:決策類、視覺、語音及語義以及人工智能機器人。

資料顯示,決策類人工智能有望成長為增長最快的一大類别。2021年其支出規模達到471億元,預計2026年将增長至284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43.3%。招股書援引灼識咨詢内容顯示,以平台為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未來5年的複合增長率将超越決策類人工智能行業的整體增速。

而在這一極具潛力的細分市場上,2021年按收入計,第四範式正是國内最大的以平台為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能提供商,市場佔有率達到20.5%,占比超過五分之一。

然而競争不僅僅來自于“師兄弟”。随着行業規模的快速增長,跨界網際網路巨頭的加入,将人工智能的池水攪得愈加渾濁。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根據招股書透露,第四範式以下的四家公司分别占據了11.1%、7.9%、6.2%和5.8%的市場佔有率。

三戰港股IPO,巨虧的第四範式别無選擇

盡管其中未明确透露上述公司具體名稱,但從其後的内容簡介不難推測,這四家公司正是網際網路行業巨頭百度、阿裡巴巴、華為以及騰訊。

第四範式對此坦承,公司目前的部分競争對手具有更大的知名度、更廣闊的全球覆寫、更悠久的營運曆史、更龐大的使用者群以及更多的财務、技術及其他資源。

而巨頭們無論切入哪個領域,哪裡就會是一片“哀鴻遍野”,這在購物、餐飲、出行娛樂乃至醫療、遊戲、家裝等等行業都已印證。“每一個行業的領頭羊都有擔心網際網路巨頭入侵後自己是否還能存活”,顯然也即将成為人工智能行業的真實寫照。

與新興的行業獨角獸乃至領頭羊相比,網際網路巨頭們擁有更加雄厚的資本實力、先進的技術基礎以及更加豐富的商業落地經驗。在關鍵的行業成長期,誰能搶奪更多客戶、占據市場佔有率和研發高地,誰就能取得勝利。與之相比,第四範式的籌碼不夠大。

招股書中也如實描述了這一憂慮:倘未能有效地競争,這可能會對公司的業務、财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第四範式的憂慮不止于此。資料安全、隐私保護等問題始終是AI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稍有不慎便會觸雷。在《資料安全法》實施一周年之際,第四範式在招股書中坦言,目前已采取多項措施以確定法律合規;然而,有關隐私及資料保護的法律法規通常複雜且不斷變化,存在不确定因素。

對于排隊IPO的企業來說,多次遞表不算新鮮事。但如今,作為人工智能賽道上流血狂奔的一員,第四範式向上掙紮的機會不多了。

*聲明:新經濟觀察團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不構成任何建議。原創文章未獲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