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硬核”知識在短視訊平台上乘風破浪

作者:新華網

當深奧專業的知識與輕巧靈活的媒介相遇——

“硬核”知識在短視訊平台上乘風破浪

當深奧專業的知識與輕巧靈活的傳播形式相遇,将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知識類短視訊賽道如何堅持内容為王這一核心要旨?創作者如何通過分享和互動打造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勞工日報》記者采訪了數位知識類短視訊的主創人員,探求知識和短視訊的融合之道,了解他們的短視訊創作故事。

通勤的地鐵上、等車的馬路旁、工作間隙、睡覺之前……短視訊以其短小直覺、輕松有趣受到青睐,不僅成為人們填補碎片時間的工具,也承擔起資訊傳遞的職能。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釋出的第49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大陸短視訊使用者規模達9.34億,占網民整體的90.5%。

一批以知識分享為主要内容的短視訊賬号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既迎合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傳播規律,又回應着人們的多樣化内容需求。

順應充滿活力的傳播潮流

“比一下各國的航母‘産房’,能看出多少國運?”“核動力火箭再掀熱潮,《三體》中的構想可行嗎?”……這些以前沿科技為背景而又腦洞大開的提問,在視訊賬号“科工力量”的作品中随處可見。“科工力量”憑借大陸在科技和工業領域的追趕超越,以及世界地緣政治格局中的産業博弈這兩條主線的“硬核”科普内容,在全網收獲了近400萬名粉絲。

“知識科普是新聞解讀的延伸。”“科工力量”主編孫珷認為,在解讀新聞的過程中,必然會産生知識分享。浏覽科技類新聞是孫珷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一些“溢出”行業之外、會産生比較大影響的當下熱門議題是視訊選題的重要來源。

在孫珷看來,進行新聞解讀,短視訊是當下不可或缺的媒介形式之一。“短視訊實作了從媒體的單向輸出、設定議程到營造平等發言空間、與觀衆雙向交流互動的過渡,這使得使用者的粘性更強,作品的生命力也就更強。”孫珷表示,在與其說是團隊選擇了短視訊傳播,不如說是順應了這一充滿活力的傳播潮流。

近年來,短視訊創作平台為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提供了分享觀點和見解的舞台,優質内容的視訊化也成為知識類短視訊的一大類型。視訊賬号“甯南山産業觀察”編導鐘曉雯曾經做過文字編輯,她明顯感覺到,由于閱聽人閱讀和觀看習慣的差異,視訊和文字的叙事方式也要作出明顯區分。

“閱讀産業類文章時需要一種專注度,而這種專注度在看短視訊時是下降的,畢竟人們對短視訊學習的預期是輕松而不是枯燥。”鐘曉雯認為,理想的短視訊語言或許應該像脫口秀一樣,有觀點、有趣味、引人入勝。

專業性打底,趣味性添花

“在短視訊創作領域,優質内容永遠稀缺而珍貴。”采訪中,多名從業者表示。

呈現事件全貌是“科工力量”的專業性追求。“把一個領域的知識比作拼圖的話,可能某個個體了解到的隻是拼圖的一塊,我們希望通過團隊的力量盡可能實事求是地呈現出圖景的全部。”孫珷以一期标題為“中國人造太陽運作破千秒,我來談點不一樣的觀點”的節目舉例:“比如說可控核聚變,我們不僅講技術,也講目前的技術和商業化應用之間的距離,講一些科研領域的亂象等。”

專家學者對某一問題的深入研究和理性分析是“甯南山産業觀察”的專業保證。與此同時,鐘曉雯表示,自己所在的團隊在視訊賬号的營運中,不會讓專家學者“言責自負”,而是要對提到的事實進行核實,避免出現資料、新聞事實的錯誤,保證内容的準确性。

在專業性打底的基礎上,給知識類短視訊增添趣味如同錦上添花。“同樣是‘繼承王位’,劉禅比曹丕強在哪?”“失了荊州,關羽就要被拉下神壇嗎?”“周瑜短暫的一生,到底有多少高光時刻?”……在視訊賬号“小勺子問題不大”的作品中,這些關于三國的奇思妙想被主創小勺子饒有興味地讨論,嚴肅的曆史被插上了趣味的翅膀。

直覺呈現的成果是觀衆們用“會整活”來形容“小勺子K三國”系列的靈巧創意。視訊開篇,一段和其他UP主夢幻關聯的真人版“小劇場”讓人忍俊不禁;遇到缺少圖像資料的曆史人物時,符合人物特征的漫畫躍然紙上;講解中,人物的卡通形象道具也不時登場,使得畫面更加生動活潑……親手繪制漫畫、制作道具讓小勺子享受其中,“有料且有趣”是她對作品的追求。

一同看到更大的世界

短視訊内容的豐富性吸引了來自不同專業領域、具有不同知識背景的從業者,他們用“知識是相通的”來講述自己的“跨界”經曆。

曾經是新聞記者的小勺子習慣了做好一名“配角”,轉到視訊行業後,因為偶然的機會開設了三國系列視訊,小勺子來到了台前。“現在做知識分享的賬号百花齊放,當中也有很多的優秀經驗可以學習。”

數學專業畢業卻從事科工内容創作的孫珷認為,知識背景是他的加持而非枷鎖,工作中真正重要的是一種始終學習的狀态。“短視訊創作不僅能将我感興趣的内容呈現在工作中,也能讓我在按部就班的工作中不斷學習到新知識,拓寬視野。”

在網際網路去中心化的背景下,短視訊從業者也深刻感受到,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正在與閱聽人的互動中被搭建。熱愛新知、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們經常在彈幕或評論區就視訊探讨的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或真知灼見、或激烈争論,都可能帶給創作者新的啟發。

這種與粉絲間的互動從線上延伸到線下。在“科工力量”的一場直播中,講到《實業強國》一書時,評論區刷起“有主播簽名就買”,在“科工力量”主播唐穎應邀簽名後,上架書籍被一掃而空。一次,小勺子走在路上,被粉絲認出,第一件事就是催她快點更新,小勺子笑着說,“有一種被老師催交作業的感覺,讓我有了壓力也有了動力”。

這些視訊的創作者們成為觀衆身邊的“課代表”。正如同小勺子常說的“陪你一起追劇學曆史”一樣,和觀衆一起學習,共同進步,一同看到更大的世界。(記者 時斓娜)

來源:勞工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