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作者:益達諾夫斯基

自人類進入父系社會以來,無論哪個文明都将上陣拼殺,肉搏互毆的任務交給了男人。女人要歸為代表弱者的“婦孺”,處在安全的後方從事生産。

但進入物質大幅充盈的工業時代,女性的生産力徹底解放。她們得以放下家務活兒,參與到許多傳統的男性工作領域中去,如戰争、政治、科學、理工等。百年來,各行各業的優秀婦女用她們的業績破除了千百年來“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思想。

其中就包括曾被認為女性絕無可能參與的“純爺們”運動——格鬥。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格鬥是競技體育對抗性、技戰術、身心博弈的代表性運動。相比球類運動的間接對抗,格鬥褪去了文明的枷鎖,用拳拳到肉的直接身體對抗解放人類的獸性。

是以,千百年來,格鬥運動因其與女性所代表的“柔弱”特質相去甚遠,進而一直不願接納她們。

不過在今天,我們發現即便在那些最殘酷的格鬥舞台上,女性的出鏡率仍在節節攀升,相繼取得并打破了許多被男性壟斷的榮譽與标準,赢得社會的極大尊重。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張偉麗是亞洲第一位取得UFC女子草量級世界冠軍的人

先天生理構造的不同,導緻女性參與格鬥運動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逆天而行。但話說回來,人類有什麼事業不是逆天而行的結果呢?可以說,人類文明發展至今,本就是諸多逆天之舉的綜合結果。

女“拳”主義者

拳擊是人類最古老的搏擊運動之一,曆史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

最早的拳擊運動非常生猛。如希臘拳擊的規則是兩個裸男面對面坐着,用皮革當拳套。互掄,直到一方倒下,生死無算。而古羅馬人則在拳套上安裝指虎或釘刺,赢家的獎勵是活着。這就導緻拳擊運動在公元393年被廢除,因為即便以古人的眼光看也過于野蠻。

曆史學家相信,自拳擊運動誕生起就有女人勇敢地走進了賽場。隻是很長一段時間裡,她們都得不到任何認可與記錄。當然公允地說,在那個沒有手機的時代,男性拳擊手也沒有多少記錄。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米諾斯青年的拳擊》公元前1500年的希臘克諾索斯壁畫

時間來到16世紀的倫敦,在文藝複興的熏陶下,英國貴族開始從塵封的書卷中尋找并恢複一些古代的知識和傳統,将拳擊這門古老的技藝重新搬上台面。最早的拳擊運動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獵奇之風,貴族喜歡投資拳擊手比賽,下注消遣。

當時英國社會對女性的定義有兩種:淑女和非淑女。前者就是正常意義上“三從四德”的婦女,後者的不那麼委婉的稱呼,則是蕩婦、瘋子、X子。

“非淑女”受到的社會成見,是今天我們難以想象的。

即便當時英國社會很努力地無視并打壓層出不窮的女性拳擊手,但一位名叫伊麗莎白·威爾金森 (Elizabeth Wilkinson )的女人仍然在史書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她在1722年公開宣傳自己和另一位女拳手的比賽,還要求彼此在手中握着半克朗的硬币,以免拳擊變成九陰白骨爪。當時的女性總是裸露上身參加搏擊運動,但威爾金森卻要求拳手在比賽中穿着上衣,以向人們證明她們不是為取悅獵奇心理,而是認真嚴肅的競技對抗。

我們并不十分了解當時的其他拳擊規則,但可知的是威爾金森允許拳擊手使用匕首、短劍和木棍,她自己就是這些武器的熟練使用者。可想而知,當時的拳擊并沒有完全脫離古典時代的玩兒命傾向。

威爾金森宣稱自己在六年的拳擊生涯中未嘗一敗。雖然沒有任何确切地比賽詳細記錄,但從當時英國人給她取的“倫敦冠軍”、“歐洲冠軍”、“不列颠最牛逼的女漢子”(Britania's most puissant Heroine)來看,她的确戰績彪炳。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基本原則就是兩個人進去,一個人出去

但從漫長的曆史程序來看,威爾金森是一個特例。她之後,“歐洲女子拳壇”陷入沉寂。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社會對婦女的性别規範達到巅峰,女子拳擊運動被視為“極端的離經叛道、野蠻和不道德”。

但随着男子拳擊規則的進一步完善,女子拳擊也适時地剔除了更加野蠻的規則,增強拳擊的競技性和體育性。時代的進步與女拳擊手前赴後繼的努力,終于換來1876年美國的第一場正規女子拳擊比賽。

1904年,女子拳擊通過在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的一次表演賽,第一次進入到真正意義的公衆視野中。

但奇怪的是,在女子拳擊的發源地英國,這項運動的推進卻舉步維艱。适逢英國福音派基督教運動,保守風潮席卷全島,女拳擊手被污名化為“雜技表演”或“脫衣舞娘”,“取悅老色鬼”。

反對在1926年舉行拳擊賽的英國市長認為:“提議這次女子拳擊的,是一群為滿足獵奇感官的粗俗男人。”而内政大臣希克斯爵士則聲稱“絕不允許在大陸出現如此可恥的演出”。

直到1997年,英國才勉強準許了第一次女子拳擊賽,結果還在媒體的摻和下攪黃了。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英國對女子拳擊極盡打壓,偏偏不列颠的鐵娘子們就是不愛紅裝愛武裝。

20世紀中葉,英國一位名叫芭芭拉·巴特裡克(Barbara Buttrick)的女打字速記員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女子拳擊手的故事,感到“觸動神經”。她便買了拳擊手套和拳擊指南,每天晚上和教練打沙袋、對練和跳繩。

小有所成後,她先是在英國鄉村遊蕩,向每個猛男邀請對練。但跟業餘選手打沒意思,她便去法國打比賽,1952年前往美國參加正式比賽。在那裡,身高一米五,體重90斤的芭芭拉八戰八勝,奪得美國女子拳擊雛量級冠軍。

五年後又前往達拉斯,擊敗美國傳奇女拳手菲利斯·庫格勒,以17勝1負的戰績奪得蠅量級女子拳擊世界冠軍。芭芭拉就這樣在40年代統治世界女子拳壇10年,無人撼動。她一生職業戰績30勝1負1平,被譽為現代女子職業拳擊的先驅。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1949年2月4日,芭芭拉在倫敦梅菲爾體育館訓練時所攝 Allsport Hulton/Archive/Getty Images

盡管女子拳擊在多位傳奇拳手的努力下頻頻進入大衆視野,但仍然沒甩掉“小衆、獵奇”的帽子。但美國女拳擊手們為得到社會和政府認可,沒有裝可憐賣慘,也沒有煽動群衆到街上抗議,更沒有以女性身份玩道德綁架或身份政治。

她們隻是默默流下更多汗和血,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以實力說話。

忍受傷口結痂又撕裂,經受痛苦又枯燥的訓練,與男性拳擊手一樣尊重規則,認真比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終于在70年代末拿到州政府頒發的拳擊執照,成為法律認可的職業拳擊手。此後,美國各州和許多歐洲國家陸續為女拳手發放執照。

1993年,美國拳擊協會正式承認女拳擊手為會員,并制訂規章制度。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Tyger Trimiar 是紐約州第一批獲得拳擊執照的女性

時間來到1996年,在這年的諸多大事中有三件事值得一提:我出生了、美國拳擊協會的注冊女拳手達到340人,以及一場現代女子職業拳擊史上最精彩的比賽——美國拉斯維加斯米高梅大酒店舉行的輕量級女子拳擊世界冠軍争霸賽,載入史冊之戰!

這場比賽原本隻是一次“熱身賽”,因為當晚真正的主角是邁克·泰森和“一代拳皇”弗蘭克·布魯諾。在兩位猛男對決之前,拳界黃金經紀人唐·金有意挖掘愛爾蘭女将迪爾德麗·戈加蒂。她被稱為“自夏娃從樹上摘蘋果以來最好的女拳手”。

戈加蒂的對手則是美國現役女子輕量級冠軍克裡斯蒂·馬丁。

比賽在一片熏得人頭昏腦漲的香煙、啤酒和烤肉味中開始。不過僅10秒過去,台下的油膩糙漢就意識到,這不是一次下酒表演。不再有人開粗魯的玩笑或是大聲起哄,空氣中隻剩下快門聲和陣陣驚歎。

因為他們看到了兇猛的拳擊、迅捷的步法和頑強的鬥志。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兩個大姑娘幾乎沒有摟抱和過多的試探,她們的戰術就是重拳對攻。沉重的勾拳和刺拳全都往臉上和軟肋招呼。戈加蒂在第一回合就将暴雨般的拳頭砸在克裡斯蒂身上,至少有4記重拳直擊面門。後者也不甘示弱,戈加蒂的下巴遭受重擊。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二人打滿六輪。克裡斯蒂的鼻血染紅了她的上衣,也赢得了觀衆的尊重。最後,戈加蒂因比分較少輸掉了比賽。在她落寞之際,卻不知道這場比賽取得了史無前例的100萬人同時觀看,累計3000萬訂閱觀看的偉大成績。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比賽的風頭壓過了泰森,并登上了許多全球報紙的頭版頭條。

8個月後,英國拳協投票贊成解除長達116年的女子拳擊禁令。此後,商業女子拳擊賽開始在全球營運,并成為奧運會項目。

96年世紀之戰的赢家克裡斯蒂·馬丁越戰越勇,接連拿下9勝1負,最終在2005年以49勝7負3平的成績光榮退役,入駐國際拳擊名人堂。但後來發生的一件事,給這位傳奇女拳手的一生蒙上了陰影。

克裡斯蒂的丈夫兼教練吉姆與她長期感情不和,在2010年底的一次争吵時,吉姆用刀向毫無防備的妻子的胸部連捅三下,毆打後又刺穿了她的小腿,最後用9mm手槍打中了克裡斯蒂的胸部。

女拳王的血濺在她的獎杯上。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但克裡斯蒂大難不死,活了下來。她的丈夫以一級謀殺未遂等重罪判處25年監禁,基本要關到死。或許是因為拳擊手的職業素養,克裡斯蒂很快振作起來經營企業,後與另一位拳擊手結婚,恩愛至今。

不過,那場悲慘的謀殺未遂仍如一朵烏雲懸在女性身上,并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即便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女格鬥家,在面對現實中突如其來的危險時,也無力應對嗎?

明槍易躲

雖然格鬥家的反應、力量和爆發力通常遠勝于普通人,但她們的經驗卻很難在突然襲擊中奏效,因為襲擊者并不會事先跟你約好時間地點,也通常(一定)使用從闆磚到刀具在内的各種武器,更不管你是不是生病或養傷。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有底線,而暴徒沒有。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在襲擊發生的一瞬,你會顧忌許多,擔心許多,而暴徒的腦子裡隻有一個念頭:“弄死你”。為此,他們不惜代價,不擇手段。即便你與對方的身體條件一樣,也會因顧忌底線而落入下風。

針對這點,男女都一樣。即便是UFC簽約選手,或是各領域的大師級人物,也很難躲開緻命的暗箭。

而女性使用防狼噴霧或電擊器的效果也沒有廣告宣傳中那麼樂觀。噴霧類武器很容易傷到自己,而電擊器需要極近距離使用,極有可能被搶奪反制。而暴徒手中的一把折疊刀,就可以抵消你好幾年的格鬥經驗。

這還不算許多沒有任何突發經驗的女性,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能不能保持冷靜,能不能克制恐懼和壓力尋求反擊。很難。

這些一百年前的姑娘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拳”

但反過來說,隻要不是在偏僻之所,理論上總有人見義勇為,救你于危難間。但這又引出一個更加悲哀的現實:如今,見義勇為的成本顯然遠超大部分普通人的接受程度。它所衍生的法律、治安和倫理問題,是每個“大俠”頭上最沉重的枷鎖。

拳擊的八角籠縱然殘酷,但總有裁判為你阻擋那緻命的一擊。

但理應平靜的現實生活中,正義總是遲到,亦或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