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倉中概網際網路股!高瓴旗下HHLR四季度美股持倉揭曉,高毅資産、景林資産也有類似動作…什麼信号?

作者:證券時報

點藍字關注,不迷路~

近期,包括高盛、摩根大通、貝萊德、高瓴、高毅資産、景林資産等多個巨頭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送出13F報告,披露四季度所持美股股票和持倉規模。

各大巨頭的持倉報告顯示,中概網際網路仍是巨頭們看好的資産,高瓴旗下HHLR、高毅資産、景林資産、摩根大通等多家機構去年四季度增持了中概網際網路股。

市場人士指出,近期網際網路闆塊的漲幅主要建立在風險溢價修複和美債下行的估值修複基礎之上,接下來,網際網路闆塊能否繼續走強,将更多建立在基本面上兌現的基礎上。

高瓴旗下HHLR繼續加倉阿裡巴巴、京東、拼多多

中原標準時間2月15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網站顯示,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公布了截至去年年末的美股持倉資料。

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HHLR的持倉市值達47.37億美元,相對去年三季末的38.03億美元明顯增加。截至2022年末,HHLR十大重倉股為:百濟神州、京東、貝殼、阿裡巴巴、唯品會、傳奇生物、自由港麥克莫蘭、拼多多、賽富時、DoorDash,其中有7隻是中概股。

四季度期間,HHLR圍繞中概股和科技公司進行集中配置,對包括阿裡巴巴、京東、拼多多在内的11隻中概股進行了增持、新進買入等加倉操作。其中,第二大重倉股京東獲增持25.94萬股,第四大重倉股阿裡巴巴獲增持88.47萬股,拼多多獲增持89.19萬股。

整體看,在HHLR去年四季度末的全部美股持倉中,中概股合計持有市值占比接近70%。

公開資訊顯示,去年四季度中概股取得了較好的表現,追蹤在美上市中概股的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在去年11月至12月間反彈上漲36%。2022年四季度期間,拼多多股價上漲逾34%、阿裡巴巴反彈超過10%;而在2022年11月至年末期間,京東美股股價上漲超過50%。

四季度,自由港麥克莫蘭首次進入HHLR十大重倉股,公開資訊顯示,該公司是全球著名國際礦業公司之一。

在科技投資方向上,HHLR在去年四季度對微軟繼續增持23700股,較上季度持倉數量提升15%。同樣,瑞銀、貝萊德也在四季度對微軟進行了加倉。

另外,在消費領域,HHLR在四季度新進了亞朵,亞朵自去年11月上市後至今股價上漲近130%。

多家機構增持網際網路

值得注意的是,四季度多家投資機構加倉中概股。高毅資産管理國際前十大重倉股中,中概股占8席,新進阿裡巴巴和網易;景林資産也大幅加倉拼多多、京東;柏基投資(Baillie Gifford & Company)則大手筆增持拼多多、蔚來。

不過,随着網際網路股估值反彈,華爾街巨頭也一改一緻看多,對網際網路股看法産生了一定分歧。

  •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持倉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橋水持倉總市值從去年第三季度的197.55億美元減少至183.2億美元。中概股持倉方面,橋水減持理想46%的持倉,愛奇藝、蔚來也遭到近三成的減持。橋水還賣出了94%的微軟、蘋果的持倉,以及砍掉五成谷歌和35%的META持倉。
  • 全球規模最大的資管集團之一的貝萊德四季度末持倉總市值重回3萬億美元,至3.192萬億美元。中概股持倉方面,貝萊德增持144萬股哔哩哔哩,增持幅度近600%,幾近清倉小鵬和理想,分别賣出1936萬股和2688萬股。
  • 高盛去年四季度末持倉總市值從上季度的4325.72億美元增長至4467.77億美元。中概股持倉方面,高盛減持阿裡巴巴,增持台積電、拼多多。
  • 摩根大通去年四季度末持倉總市值從上季度的6963.76億美元增長至7585.55億美元。中概股持倉方面,摩根大通增持了阿裡巴巴。

網際網路股估值仍有修複空間?

去年四季度以來,随着疫情擾動因素的消退,以及穩經濟政策持續發力,外資機構普遍看好中國資産,網際網路闆塊估值也在此期間得到修複。

對于網際網路闆塊後期走勢,不少機構認為,需要更多基本面兌現才能支撐其估值繼續走高。

銀河證券認為,随着版号發放整體趨勢向好,将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相關公司産品上線的壓力,新一輪産品周期開啟,盈利端将逐漸企穩,疊加政策端釋放的積極信号有望提振遊戲行業估值,迎來行業估值修複行情。

中金公司表示,美國衰退壓力加大,中國有望在2023年實作全球率先複蘇,且美股網際網路闆塊在近期的急速反彈之後,相對中概網際網路的估值優勢亦有所降低,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中美經濟在2023年周期反向錯位下中概股整體的投資機遇。

華泰證券釋出研究報告稱,成長屬性仍是市場對于網際網路公司的長期估值錨,強勁的營收增速+穩健的利潤改善和釋放,仍是市場持續給予估值溢價的核心依據。盡管近期闆塊投資情緒提振顯著,但部分網際網路平台估值仍低于曆史均值減去一倍标準差,華泰證券預計該等标的有望進一步受益于外圍風險減弱、闆塊流動性改善及投資情緒提振帶來的估值修複機遇,疊加2023年盈利進一步向上改善,共同推動市值回升。

責編:萬健祎

校對:楊立林

直播預告

證券時報“消費企業賦能計劃”啟動!這份調查問卷很重要,就等你來!

為進一步摸底消費行業最新動态,證券時報發起《2023年國内消費行業企業調查問卷》。相關消費企業負責人可以直接點選問卷進行回複,也可以通過證券時報官網,或者通過點選下方圖檔進行回複。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内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