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轉:TSM的錄音帶選擇機制TSM的錄音帶選擇機制

TSM的錄音帶選擇機制

以前發現,tsm老是從最後一盤開始寫,現在終于知道是如何選擇的了。

TSM的錄音帶選擇機制

下面是一個客戶經常遇到的問題:

客戶為節點A進行資料備份,已經在錄音帶A0000中存入了一些資料。但是客戶出于某種需要,想把錄音帶A0000從帶庫中取出。是以客戶執行了如下的指令:

checkout libv library_name A0000 remove=yes

當客戶完成這一操作後,自然可以把錄音帶A0000從帶庫中取走。

但是當客戶下一次再為節點A進行備份,出現的結果通常是:

ANR8308I 001: LTO volume A0000 is required for use in library LTO3582; CHECKIN LIBVOLUME required within 58 minutes.

這一提示表示:TSM伺服器要求使用者把錄音帶A0000重新放入帶庫中。由于A0000是一盤已經經過讀寫,但沒有寫完的錄音帶,是以TSM希望繼續重新使用這盤錄音帶。A0000成了使用者無法取出帶走的錄音帶。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TSM對錄音帶的選擇機制決定的。TSM在選擇錄音帶的時候受存儲池定義參數collation的影響。

在預設情況下 collacation參數被設定為no(此為5.3版本以前,5.3版本以後是group),表示collacation屬性被disable掉。在這種情況下,TSM選擇錄音帶的順序是:

1. 一盤已經被使用過但仍然有空白空間的錄音帶(通常情況下,已經裝載最多資料但還沒有寫滿的錄音帶會被優先選擇)

2. 一盤空白錄音帶

當TSM寫滿一盤錄音帶後,一般會挑選一盤空白錄音帶繼續進行讀寫。如果這時無法找到一盤空白錄音帶。TSM會從存儲池中挑選一盤已經用過但還有空間的錄音帶繼續進行讀寫。

從這個機制可以判斷上述情況出現的原因。

如果collocation的參數設定不是no。則可能的參數值包括:filespace,node,group。

如果設定為filespace,則錄音帶選擇的順序是:

1. 優先選擇已經備份同一檔案空間資料的錄音帶;

2. 已經定義的空白錄音帶;

3. 定義為scratch的空白錄音帶;

4. 包含同一節點資料的已經使用過的錄音帶;

5. 空間最大的一盤已經使用過的錄音帶;

如果設定為node,則錄音帶的選擇順序是:

1. 包含同一節點資料的已經使用過的錄音帶;

2. 已經定義的空白錄音帶;

3. 定義為scratch的空白錄音帶;

4. 空間最大的一盤已經使用過的錄音帶;

如果設定為group,則錄音帶的選擇順序是:

1. 優先選擇已經包含來自用戶端所屬的collocation group的備份資料的錄音帶;

2. 已經定義的空白錄音帶;

3. 定義為scratch 的空白錄音帶;

4. 空間最大的一盤已經是使用過的錄音帶。

面對上述例子中情況,使用者可以考慮下列方法來跳過需要等待的60分鐘。

在checkout指令執行完後,修改錄音帶A0000的access屬性為unavailable。指令如下:

update volume A0000 access=unavailable

這樣,當使用者在以後為節點A進行資料備份的時候,TSM就會第一選擇錄音帶 A0000,而選擇其它的錄音帶進行備份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1134849/viewspace-659877/,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轉載于:http://blog.itpub.net/11134849/viewspace-65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