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汽車安全,僅關注 AEB 還不夠|钛度車庫

作者:钛媒體APP
新能源汽車安全,僅關注 AEB 還不夠|钛度車庫

今年 11 月,何小鵬和餘承東關于 AEB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汽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的一番論戰将這一安全技術推向台前,引發了業界對汽車安全的關注。

AEB 的基本技術原理是車輛通過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等傳感器實時監測前方的行駛環境,遇到突發危險情況或與前方物體、行人的實際距離小于設定的安全距離時會主動刹車;如果實際距離大于或等于安全距離,系統則可能采用視覺、聽覺等方式向駕駛員報警。

随着智能駕駛的落地和普及,AEB 向着更高性能發展的同時,也成為了越來越多車型的标配。資料顯示,在 2023 年 1-8 月上市的新能源乘用車中,大多數已實作全系标配 AEB 功能。

不過,備受熱議的 AEB 技術僅是其中一種汽車主動安全技術,汽車安全系統涵蓋了主動安全系統與被動安全系統兩種,從整車角度來看,汽車的安全如果隻靠 AEB ,顯然是不夠的。

如何做好智駕安全?

今年以來,整個汽車行業智能駕駛的滲透率快速增加。工信部資料顯示,2022年,具備組合輔助駕駛功能的 L2 級乘用車新車滲透率達到了 34.9%,預計到 2025 年會達到 70%。

随着智能駕駛能力滲透加快,智駕安全成為各大廠商需要重視的問題,無論是多元傳感器帶來的安全備援,還是 AEB 性能提升,都是智駕安全的展現。

在實際應用上,智駕安全其實更為細分。以大衆 IQ. Drive 智駕管家為例,其包含了 Travel Assist全速域駕駛輔助系統、Front Assist 前部安全系統等各項能夠主動避險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舉個例子,當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遇到前方車輛突然減速、變道,或偶遇騎行者和行人突然進入車道時,如果駕駛者沒能及時做出反應,ID.會觸發主動安全功能——通過前部多功能攝像頭和 ACC 毫米波雷達,最高可在 60 公裡/小時左右的速度探測到前方同方向減速或靜止的車輛及行人,對駕駛者進行提示并及時介入制動,以最大程度避免事故發生或減輕損害。

另外,其搭載的 Emergency Assist 緊急輔助系統,能夠在駕駛輔助開啟的狀态下監測駕駛者是否處在正常駕駛車輛的狀态,并通過系統提示音和輕微點刹等方式來提醒駕駛者接管車輛。

如果駕駛者仍未能恢複駕駛,車輛将通過車道保持系統和自适應巡航等駕駛輔助系統,控制車輛逐漸刹停在本車道内,點亮緊急情況警示燈并解鎖車門,同時 SOS 緊急呼叫功能将主動聯絡呼叫中心。

除了盡可能避免事故發生的主動安全配置,面對突發情況時汽車啟動的被動安全同樣重要。

通常情況下,汽車啟動被動安全機制多是由于碰撞,是以車企多是在車輛結構上、安全氣囊、安全帶等方面下功夫以降低碰撞風險。

以本月上市的 ID.7 VIZZION 為例,其車身采用高剛性設計,高強度及超高強度鋼占比高達 81%,同時設計了“三明治”門檻結構和兩根采用航母級材料的加強橫梁,為車身及電池提供進一步防護。

“當發生嚴重碰撞時,在發生事故的 150 毫秒内,車輛會通過傳感器識别狀态完成解鎖車門,激活安全氣囊和電池包内部的負極控制器斷電燃爆裝置,確定車内人員有能力逃生,友善車外人員進行救援。如若發生連續碰撞事故,且車輛還未處于靜止狀态,那麼ID.會通過傳感器和制動單元(ESC、ESP)的配合,在初次碰撞後提供主動制動并盡快刹停車輛,避免後續再發生事故的風險。”大衆汽車品牌技術教育訓練進階經理韓濤說道。

新能源汽車安全,僅關注 AEB 還不夠|钛度車庫

帶有管狀燃爆裝置的三點式安全帶

值得一提的是,在現場展示的器件中,大衆汽車對常見的安全帶設計成“ 帶有管狀燃爆裝置的三點式安全帶”,能夠在碰撞發生時觸發,并與安全帶束緊裝置配合,從兩個方向束緊前排乘員的肩部和腹部,将乘員固定在座位上,并與安全氣囊配合減小碰撞帶來的損害。

電池安全也尤為重要

除了智駕方面的安全,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安全同樣是整車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在 2018 年,大衆汽車就成立了一個約 300 人的電池專家團隊,并在大衆工廠内進行了試産,以及各種設計、調試等。

2021 年,大衆集團就曾表示,将在未來 10 年内,通過供應鍊的全線調整來降低電動汽車成本及核心部件供應問題。次年 7 月,大衆就成立了獨立的電池公司 PowerCo,為大衆集團在全球範圍内的電池業務沿價值鍊進行整合——從原材料供應和開發到超級工廠的建設和營運。

今年 11 月,大衆集團在華首個獨資電池包生産工廠在合肥投産,生産的電池将專供大衆 ID 純電序列以及 MEB 平台即将推出的純電車型。

據悉,除了電芯部分,大衆在電池子產品設計、電池管理系統、電池包等都能夠獨立把控,在電池安全上也逐漸形成了一套體系。

“電池包采用精密的防腐蝕設計,密封圈、液體密封膠和蠟為電池包提供三重防護,水冷闆表面也做了防腐處理,能夠由外及内防止電池包出現被腐蝕的情況。”大衆技術專家張渤說道。

新能源汽車安全,僅關注 AEB 還不夠|钛度車庫

從現場展示的電池包來看,其外殼采用鋁合金設計,底部為一體沖壓成形的高強度鋁質護闆,保護電池包免受路面坑窪磕碰、飛石等沖擊傷害。

鋁合金電池包下殼體為蜂窩設計,并且采用結合型材橫梁及縱梁的焊接形式,既保障了電池包的高強度,也使得電池包兼備輕量化和高能量密度的特點,讓安全、續航兩相宜;此外,底部一體沖壓成形的高強度鋁質護闆,保護電池包免受路面坑窪磕碰、飛石等沖擊傷害。

電池本身安全隻屬于被動安全,為了降低電池事故發生,提高整車安全性,工程師在電池管理系統設計時還會多加一道安全屏障,也叫做主動安全。

一般情況下,廠商在設計電池系統時會利用溫度傳感器檢測電池的工作溫度、電池系統和電池單體的電流和電壓,實時将資料傳遞到車輛處理器,一旦發生電池“熱失控”前期的特征如溫度異常、電池單體電壓為零等情況将會立即切斷工作電路,同時将故障顯示在控制螢幕提醒車主處理。

新能源汽車安全,僅關注 AEB 還不夠|钛度車庫

據悉,大衆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BMS)同樣帶有熱擴散監測功能,可監控電池狀态,并在遇到異常情況時及時向使用者做出警示。在發生高壓短路時,系統會主動切斷高壓系統電源,進一步降低熱擴散的風險。

此外,高壓配電系統結合整車碰撞信号監測,可在車輛發生碰撞時主動切斷高壓回路,避免高壓電池短路帶來的風險。

從智駕系統到整車、電池層面,在電動車時代,車輛的安全性更為複雜,僅是電池安全,就足夠車企下足功夫去攻克方方面面的難題。雖然大衆目前還未完全深入到電池産業的方方面面,但大衆中國在 2021 年入股了國軒高科、大衆集團 2022 年成立了電池公司等都在說明這家公司正在不斷滲透電池領域。

近年來,越來越多車企深入電池産業鍊,比亞迪擁有刀片電池、吉利推出了神盾電池、長安的“金鐘罩”等,就連新能源品牌極氪在近期釋出的自研自造“金磚電池”。

張渤告訴钛媒體 APP,深入電池産業鍊不僅能夠更好地把控電池成本,而且能夠深入到電池方方面面的研究,尤其在安全性方面能夠更加自主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衆汽車關于安全的集中宣講的時間點,恰逢大衆 ID.7 VIZZION 的上市之際,足以想見其用意。

無論是電池帶來的安全挑戰,還是智駕進一步提升了産業對安全性的重視,汽車安全始終是一個無限接近 100% 的過程,這件難而正确的事是每家車企的必修課,大衆汽車也不例外。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肖漫,編輯|張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