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小牛電動創始人胡依林:再次創業,要将AI大模型應用到腕表鑒定行業

作者:藍鲸财經
專訪|小牛電動創始人胡依林:再次創業,要将AI大模型應用到腕表鑒定行業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2023年,AI的風吹到了各行各業,不管是網際網路科技巨頭還是初創團隊,都試圖在這波新的浪潮裡尋找到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回看這一年裡AI發展的軌迹,當大模型漸入冷靜期,深耕垂直細分領域逐漸成為了行業共識。

小牛電動創始人胡依林也選擇在今年重新出發,這也是時隔九年後他的二次創業。在AI衆多的細分品類中,他的選擇是腕表鑒定,新項目名為“時研家(TIMZ)”。按照胡依林的表述,“時研家(TIMZ)”是借助AI底層技術,彙集全球資料的一個腕表服務平台。

時研家(TIMZ)官方表示,該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了種子/天使兩輪融資,由CapitalO領投,IDG Capital、梅花創投、什麼值得買、小牛電動、時研家創始團隊,以及多位A股和美股上市公司合夥人投資聯袂跟投資,總投資金額為5000萬,投資後估值達3億元人民币。藍鲸财經沒有接觸到項目的融資商業計劃書。

從邁入社會至今,胡依林的經曆都與技術相關,無論是在微軟還是此後創辦的小牛電動。在與藍鲸财經記者的對話中,胡依林試圖回答為什麼再次創業選擇瞄準AI的垂直細分領域?為什麼在衆多的細分品類中選擇了腕表鑒定行業?AI和腕表鑒定行業的交彙點在哪裡?未來的發展方向又是什麼?

以下為藍鲸财經記者同小牛電動創始人胡依林的采訪對話(保證原意下有删減調整)

藍鲸财經:您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了做腕表鑒定這個項目的想法?是出于何種原因?為什麼在今年選擇推出該項目?當時的環境和現在有何不同?

胡依林:事實上我從2018年就有了這個想法,但當時的條件并不成熟。舉個例子來說,當時全球或者全網并沒有找到一些基礎的資料庫可以供我們選擇,甚至一些品牌或者一些網站上有一些腕表的資料量非常少,而且還有一部分是錯誤的,一些腕表圖檔和内容是處于一個很理想的狀态(與實物成色不符)。

今年之是以條件達到成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大模型的出現。從腕表行業的資訊情況來看,一些官方發表出來的資料如配置、顔色等,這些資料隻占到整體行業資料的5%—8%。但現實情況是,不管是國内還是國外,所有的愛好者、收藏家以及時尚媒體等,他們對于手表的描述都是非常感性的自然語言,而不是标準話的語言。大模型的出現可以将這些語言和全球的訊息進行關聯,因而當腕表的所有感性自然語言可以被識别和處理之後,就是一個标準化的産品,是以說值得AI去做。

藍鲸财經:為什麼在所有的垂直細分品類中您的選擇是手表?在整個項目的推進中,最大的難題是什麼?哪些開源大模型會被您優先選擇?

胡依林:做腕表首先是我的興趣,腕表不僅僅是一種飾品,還承載了一些情感寄托,我當年剛來上海的時候爺爺送給我了一塊手表,對我而言十分重要。

回到商業的邏輯,腕表的市場其實是很大的,根據艾媒咨詢資料,2018—2020年中國鐘表市場規模進入了快速增長的階段,2020年為2072.3億元,其中二手鐘表市場規模為1201.9億元,新鐘表市場規模為870.3億元,維修市場規模為103.6億元,2023年中國鐘表行業的規模預計可以向3000億元的目标迸發。

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和腕表自身的屬性有關,腕表的整體規模和種類相較于箱包等品類而言是相對比較少的,因而也具備了搭建最基礎的資料的可能,這是非常關鍵的。此外,在腕表行業,交易一直比較離散,也就是說這個行業裡邊的商家很多,但是一直沒有一個專注的平台聚焦在這個垂直的領域去服務這些使用者,現在的行業鑒定更多是依靠一些有經驗的師傅,但這些很厲害的師傅每天鑒定的産品卻是有限的。

在整個項目推進的過程中,前期的準備工作是最為困難,也就是資料“清洗”階段,因為我們必須確定大模型所學習和訓練的資料是準确的,我們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全網逆行檢索、入庫,不管是識别表,還是關于品牌和内容的關鍵詞,我們會用SAM模型去做異地清洗,清洗完成之後直接進入人工平台,我們合作了幾家人工标注和人工糾錯平台,将同樣的資料發給兩家公司,之後進行交叉驗證,確定資料的準确性,最後是做增量訓練的算力叢集,最後完成資料庫的搭建。

在大模型的選擇上,效率是第一位,成本則是第二考慮因素。

藍鲸财經:“時研家”的商業模式是什麼?使用者規模需要達到什麼水準才會保證盈利?您的規劃和目标是什麼?

胡依林:當下的“時研家”屬于一個探索的初期階段,短期之内的盈利模式還是做鑒定服務,做鑒定服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正向、反向驗證的過程,也是讓資料更加精準的一個過程。

目前“時研家”可以滿足AI智能識表、實時腕表資訊、行情指數查詢等功能,提供超過25萬塊表的款式,包括很多元度不同資料和行情,既有交易報價也有所有的自然語言資料,甚至從1974年到今天能夠找到的所有腕表的拍賣成交記錄和圖檔,包括稅前稅後的價格。“時研家”上隻要有行情報價或者是曆史報價,誤差率在5%左右。

在腕表的行業裡,DAU并不會是一個需要參考的資料,這和産品形态有着極強的關系,我們不看日活而是看周活和月活,周期性比較強。短期的目标是用一年的時間突破100萬使用者規模,明年開始在美國、歐洲等全球五大區域上線産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