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作者:鳳梨欣賞家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文|鳳梨欣賞家

編輯|鳳梨欣賞家

前言

宦官并不是中國獨有的。

在古代社會,一些奴隸主階級或者封建地主階級,以及他們的妻妾妃嫔為了使生活更加便利,常常會在身邊帶一些奴仆。

這些奴仆有男有女,為了防止男性奴仆與自己的妻妾過分親密,在近身服侍之前,男性奴仆就必須被“淨身”。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不隻是中國,在古羅馬、埃及等國家都有類似于“宦官”的存在,但是他們存在的時間比較多,隻有中國“宦官制度”延續了幾千年。

在中國千年的宦官曆史中,曾經無數次出現“宦官弄權”的事情,甚至有膽子大的宦官,敢直接對皇帝下殺手。

一個服務于皇室的奴仆,為何有這麼大的權利呢?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宦官從哪裡來

宦官的曆史比較久遠,甚至比某些官職出現的時間還要早。

從已經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迹,宦官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有了,連《詩經》《周易》等書中對宦官也更具體地描述。

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會當宦官呢?一開始,成為宦官都是被迫的,一般都是監獄裡的一些犯人,受刑之後被送往内廷去伺候貴人。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這種情況到唐太宗時期就逐漸結束了,隻有明代的懷恩因為家族的原因被連坐,受了宮刑成為宦官。

其次是戰争之後,其他的民族的俘虜和俘虜的孩子,目的是掐滅叛黨“卷土重來”的火苗,在明英宗時期,就發生過一件殘忍的事情。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鎮守湖廣等地的太監阮将俘獲的一千五百多名叛軍幼童全部閹割,送進内廷充當内侍,因為古代的醫療手段并不發達,是以其中有三百多名幼童因為傷口感染去世。

不過在古代,有相當一部分宦官是自願進宮的,這是為何?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為何會出現“宦官專權”

自宋朝以後,宦官就成為一種職業,甚至可以通過宦官這條路掌握權力,所有很多的志願者想要出人頭地,排着隊等待被閹割。

誠然,在大陸曆史上确實有許多次宦官獨攬大權的事情,有些窮苦人家出身的人,想要“劍走偏鋒”也不是難以了解的事情。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縱觀這麼多次宦官獨攬大權,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幾個相同點:

首先就是心理因素,不能否認的是,比起外臣,皇帝對宦官的信任程度更高。

曆朝曆代的皇帝剛剛出生,基本上就會配置設定專屬的宦官,由着他們陪同長大,很多皇子與宦官的感情,甚至要比生身父母還要親密。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感情總是在相處之中培養起來的,皇帝習慣性地将宦官稱作是“内臣”,文武百官則是“外臣”,一“内”一“外”足以見得兩種臣子在皇帝心中的親疏遠近。

而宦官們在皇帝的身邊日夜伺候,自然将皇帝的脾性摸索得一清二楚,說出來的話也更得皇帝的歡心。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時間一長,掌權者内心自然會有所偏向。

其次,皇帝有時候需要宦官掌管權力,以達到将權力握在自己一人手中的目的。

這是統治者的通病,他們不信任任何人,即便是忠臣良将,在皇帝眼裡也是外人,是随時有可能推翻自己的存在。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但是宦官不一樣,宦官因為生理原因沒有生育能力,他們就算竊取了權力又能給誰繼承呢?

在曆朝曆代的皇帝眼裡,宦官群體對其是完全臣服的,是自己手上一把稱手的兵器,給宦官權力就等同于權力依舊在自己手中。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這麼做有一定的道理和效果,但是同時也滋長了宦官弄權的野心,手段強硬的帝王尚能壓制得住他們,但一旦遇上弱主和幼主,難免就會受到“宦官掌權”的反噬。

唐玄宗前期算得上勵精圖治,将岌岌可危的大唐挽回了些許,但是在後期,他十分寵信宦官,對親近的宦官大加封賞,并對其委以重任。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宦官不僅可以随意離開皇宮,甚至可以外派到其他地方監軍,掌握地方的軍政大權。

官職重也就罷了,封賞的宦官人數也很多,根據記載,在唐玄宗時期,全京城有四千多名宦官,四分之一身上都有官位,甚至位居四品、五品。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要知道,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的狀元郎,第一任職務也不過是次六品的翰林院編撰。

《新唐書》中就記載了當時宦官勢力的鼎盛,大宦官自己私下值班的田舍、農莊、府邸就能占據京畿的一半多。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最後,宦官比外臣更容易形成派别,我們都說“獨木難成林”,想要達到“專權”的目的,隻靠一個主事的總領太監是做不到的,這就不提宦官們出色的“結交”能力了。

外臣之間頻繁往來,常常會引起帝王的猜忌,但是宦官卻沒有這個顧慮,因為他們身份的特殊性,拉幫結派在太監中間十分常見。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皇帝對此心知肚明,但也隻覺得太監在内廷孤身一人,結交親友是正常的人際往來,翻不起什麼風浪,也就聽之任之了。

實際上,正是這種看似小人物之間的正常結交,使得宦官的人際關系網遍布宮廷内外,上至後宮嫔妃,下到朝中大臣,掌握第一手的消息。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曆史上,有個著名的霍亂朝綱的太監叫做魏忠賢,崇祯初年清查他的黨羽時,就有 315 人落網,其中就包含了朝廷内外的各個階層,足以見得“閹黨”勢力之大。

其實在明朝一開始,朱元璋也是試圖抑制過宦官的。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據說在洪武十年的時候,朱元璋寫了一篇公文準備下達下去,這時候,身旁的一位老太監說話了,他出于好意指出了朱元璋公文裡的錯誤。

朱元璋也知道他說得是對的,但是仍然以“太監幹政”的理由将這位老太監送回原籍。

又過了七年,朱元璋特地将以鐵牌懸挂在宮門上,上邊寫着十一個大字:“内臣不得幹預政事,犯者斬!”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但是可惜的是,等到他兒子朱棣成了皇上,又把這個規矩改了,甚至将宦官視為心腹,大肆重用,這也為後來魏忠賢這類佞臣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那麼,為什麼太監掌權特别容易出現佞臣呢?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

再回看宦官之流,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一種扭曲又沖突的心理:内心極度自卑,想用權力“裝點”自己的強大。

這可能與他們的生存環境有關,因為受到過宮刑,是以他們不被承認生理性别,甚至因為身體的殘缺,導緻泌尿系統出現問題。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根據記載,很多宦官都有尿褲子的毛病,在生産力低下的古代,洗澡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這讓他們經常身上都帶有尿騷味。

這正是這些原因,讓他們一直是被人看不起的存在,處處遭人嫌棄,進而造成心理上的缺陷,即便是這樣,他們也要強顔歡笑,卑躬屈膝,因為他們伺候的是這個國家的權力頂峰。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是以,一旦有往上爬,不再受人白眼的機會,他們就無所不用其極,想要将以前那個自卑的自己“扔掉”,讓自己飛揚跋扈起來。

因為感受到那個時代最多的“惡”,是以回報給世間的也是“惡”本身。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結語

1996年,中國最後一個宦官孫耀庭去世,這個在封建時代延續幾千年的群體終于徹底消失在了華夏大地上。

宦官一直是一個神秘的群體,曆史上對他們的評價也相對負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曆史的漫漫長河中,也有正面的宦官形象,比如鄭和、王承恩等人。

古代宦官亂政為何屢見不鮮?為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但是更多的宦官在曆朝曆代的封建統治中,竊取了極大的權力,專權現象的出現是腐敗統治的産物,又進一步加深了腐敗統治。

它的出現,将一代又一代的封建王朝推向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