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條時間法則,送給很累的你

作者:藝境

有一天,同僚小宋好不容易忙完一個項目,緩緩地坐下後,歎了口氣。

他默默地嘟囔着:“本來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怎麼現在生活都為了工作。”

一句話,讓大家都沉默了。

年輕的時候,感覺日子很長,時間很多。

人到中年,才發現時間是如此稀缺。

哲學家塞内卡說:“生命并非短促,而是我們荒廢太多。”

當代人每天加班加點地工作,大部分人已經沒有了人生的自由。

但實際上,時間的匮乏,都是我們自己一手造成的。

《淨化你的時間》裡認為,我們要在有限地時間裡,獲得最大的價值和收獲。

三條時間法則,送給很累的你

日本作家桦澤紫苑曾是一名神經科醫生。

白天接診,晚上實驗,每天工作到深夜11點。

他說,自己一天工作14個小時是常态。

在日本,其實絕大多數人都像他一樣,加班都是家常便飯。

即使下班也要參加與工作相關的聚會、招待等等活動。

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少之又少。

而中國人的情況也不相伯仲。

央視财經的大調查中現實,中國人每日平均休閑時間是2.82小時。

而近17%的人表示自己根本閑不下來。 現代社會,存在着一大批,為了工作前仆後繼的大忙人。

俗語有雲:心亡則為忙。

不能停下腳步,但心無所向,則越發焦慮。

三條時間法則,送給很累的你

同僚小劉在公司是出了名的“老黃牛”。

每天早上第一個到崗,也是最後一個下班。

在職場熬了10年,從年輕帥小夥,變成了油膩大叔。

雖然也有一定的晉升,可他自己卻說:

身體差了,老婆煩了,孩子不認爹了,不知道10年的忙碌,究竟為了什麼?

現實并沒有讓他得到想要的生活,但卻讓他丢了自己。

亞曆克.馬肯策說:

“沒有什麼比忙忙碌碌更容易,沒有什麼比事半功倍更困難。”

很多人甯可縮短自己的休息時間,去彌補工作效率低下的錯誤。

殊不知,這樣縮短時間,無異于縮短壽命。

勉強自己專注,幹不好工作,還累垮了自己。

這種“忙茫盲”的狀态,奪去了絕大多數人的智慧。

三條時間法則,送給很累的你

《淨化你的時間》曾提到“時間毒素”一詞。

毒素會消耗、竊取,甚至劫持你的時間。

就像不能帶給你愉悅的工作應酬,讓你筋疲力盡的加班熬夜。

還有讓你感到沮喪、憤怒、羞恥、貶低的,與你價值觀沖突的種種事情。

我們不斷付出自己的時間去工作,其實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但卻因忙于工作,而疏于生活。

我們沒有珍惜過上天分給我們的時間,最後發現,負了自己,也負了光陰。

三條時間法則,送給很累的你

網上看到過這麼一個段子,叫《工作一年後》。

新入職的打勞工,看到大家下班都不走,于是自己給自己加班。

久而久之,他習慣了每天忙忙碌碌,加班到深夜。

一年後,當他疲憊地坐在椅子上時,對面的同僚問道:“你怎麼眼裡沒光了?”

這一刻,他沉默了。

一則網友的高贊評論,竟出奇地相似:“想說很多話,還是算了吧。”

無論是段子裡的打勞工,還是網友們,對于這種忙碌的茫然,隻有無言與無奈。

隻因他們沒有管理過自己的時間,一直在假裝努力。

看似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實則沒有目标,也沒有成長。

三條時間法則,送給很累的你

莎士比亞說:“假裝努力就像沒有靈魂的軀體,看似完整,實則空洞。”

《淨化你的時間》中認為,我們應該把時間投在可以最大化幸福感的地方。

當你管理時間,并回收時間後,你可以做再投資。

例如讓自己更好,陪伴家人,建立人脈,鍛煉身體,創造副業等等。

你還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去回饋社會。

這都是讓自己生命更精彩、更有益的生活方式。

《下班後開始新的一天》的作者柳韓彬,曾經以斜杠生活、時間管理活躍在YouTube。

她是一名獸醫,同時也是一名課程講師、話劇演員、日程管理産品設計師。

在這之前,她曾學習和嘗試不下10類課程和副業。

她的人生哲學是,不做“工作機器”和“躺平的屍體”。

在不斷地嘗試當中,她斷舍離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和活動。

同時也逐漸找到了讓自己過得更好的事,就是演話劇和做講師。

因為時間配置設定得當,她不僅能增進主業獸醫的知識,還不斷發展出自己職業的第二曲線。

柳韓彬認為,現在的她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時間管理讓生活更有意義。

她帶着享受的心情去做事,是以無論主業還是副業,都越做越順手。

其實,我們無須透支自己的時間,去迎合當代社會的眼光。

我們隻需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用時間去投資自己,成就自己。

三條時間法則,送給很累的你

叔本華說:“普通人隻想如何打發時間,有才能的人則設法利用時間。”

《淨化你的時間》則教會我們,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時間。

作者給出了三個讓每天多出2小時的方法。

一是制定淨化時間清單,識别時間。

我們要清除時間毒素,首先就要懂識别。

每天記錄我們耗費在科技産品、與人交際、購物、工作、思考等領域的時間。

對比自己的價值觀,判斷這件事是選擇接受、拒絕,還是移除。

你會驚訝地發現,其實自己花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在沒價值的事情上。

對于不必要的事,選擇移除,對于必要卻負面的事,我們可以控制并改變。

如此往複,我們的生活将變得更加正面且有意義。

三條時間法則,送給很累的你

二是掌握自己的狀态,控制時間。

書中認為人分為兩種,一種是作早鳥,早睡早起;一種是夜貓子,晚睡晚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作息習慣,這就導緻每個人的巅峰、平靜、恢複狀态截然不同。

而我們應該了解并掌握自己的狀态,在合适的時間做合适的事。

例如巅峰時期做需要專注的工作,平靜時期做正常工作,恢複時期做創造性的工作。

進而形成良性循環,既能按時完成工作,又能提高工作品質。

三是用錢買服務,回收時間。

有人說過,全世界最公平的就是時間。

老天分給每個人都是24小時。

但如果我們想增加自己的時間,就可以去買别人時間為自己服務。

例如網購、外賣、打車等等。

我們可以衡量這個服務的價值,做出最有成本效益的購買決策。

當我們把時間花在刀刃上,你會發現,因為時間管理帶來的成長,将使你購買時間的金錢越來越豐盛。

三條時間法則,送給很累的你

人生不止工作,還有生活,還有生命的意義。

與其耗費時間去過盲目空洞的人生,不如好好利用時間,讓自己活得更精彩一些。

斯賓塞說:“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最有益的事情不是賺錢,不是世俗的成功,不是要讓人仰望。

而是在于能成長,能喜悅,能自在。

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也是珍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