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盟醞釀對中國光伏企業“下手”?業内人士警告:貿易壁壘将緻兩敗俱傷

作者:海外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歐洲光伏成為一個陷入危機的行業。”德國《圖檔報》28日報道稱,歐洲的太陽能生産正遭受“不可持續的損失”,除非德國政府出手支援,否則很難與中國産品對抗。近期,多家歐洲光伏企業宣布暫停生産、關閉工廠。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歐洲太陽能制造業面臨的生産危機使歐盟再度醞釀對中企“下手”。不過,多位業内人士發出警告稱,任何形式的貿易壁壘終将導緻“兩敗俱傷的局面”。

歐盟醞釀對中國光伏企業“下手”?業内人士警告:貿易壁壘将緻兩敗俱傷

26日,春節臨近,中國光伏企業趕訂單。(視覺中國)

40%的目标與2%的現實

“下一家太陽能公司威脅要關閉。”《圖檔報》以此為題報道稱,在德國最大光伏企業梅耶博格威脅要關閉歐洲最大的工廠後,德國另一家光伏制造商Solarwatt也正考慮關閉其位于德國德累斯頓的工廠。去年年底,Solarwatt因“精簡組織結構需要”,解雇了該工廠850名員工中的約10%。

不少歐洲太陽能制造商正面臨生産危機。《金融時報》報道稱,生産太陽能電池所需矽錠的挪威晶體公司于去年8月申請破産。挪威E24網站報道稱,去年11月,太陽能元件公司REC宣布關閉挪威克裡斯蒂安桑和波斯格倫的兩家多晶矽工廠。美國彭博社報道稱,芬蘭太陽能制造商Valoe去年12月送出債務重組申請以避免破産。當月,奧地利光伏元件制造商Energetica啟動了破産程式。報道稱,受美國《通脹削減法》提供的一系列補貼吸引,梅耶博格等一些歐洲制造商正着眼于在美國投資。

德國Solarwatt首席執行官諾伊豪斯表示,“歐洲和德國的太陽能産業目前正被大幅削弱”。彭博社稱,歐盟曾表示,其目标是到2030年,至少40%的清潔能源技術需求可以通過本土生産來滿足。然而,歐洲光伏産業協會稱,目前隻有不到2%的太陽能在歐洲生産。

“對美國的屈服和對中國的威脅既可悲又徒勞”

《金融時報》27日報道稱,中國光伏産品大量進入歐洲,威脅到歐洲本土太陽能電池闆的生産,歐盟正考慮對歐洲太陽能電池闆制造業采取緊急支援措施。歐洲太陽能制造委員會秘書長約翰·林達爾稱:“全球産能嚴重過剩,歐洲制造商正蒙受巨額虧損。我們需要應對中國的威脅。”歐盟官員告訴《金融時報》,歐盟正考慮對中國光伏産品進行反傾銷調查(這可能導緻懲罰性關稅)或出台措施激勵各國政府保持工廠運轉。不過,目前尚未做出任何決定。

歐盟10年前就對中國太陽能産業下過手。2013年,歐盟首次對中國太陽能電池闆、晶圓片和電池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2017年将這些措施又延長18個月,2018年這些措施才到期。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報道稱,歐盟似乎正通過威脅來回應對中國“傾銷光伏産品”的不滿,向中國施壓。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中國國家補貼确實幫中國産品出口至歐洲,但當時歐洲沒有抱怨,反而對中國“積極融入西方貿易”大加贊賞。而現在,中國的太陽能電池闆和電動汽車等産品因其自身的高品質在歐洲市場頗具競争力,這時指責中國隻會“讓人驚訝”。

報道分析稱,歐盟當年對歐元危機的不當處理、大規模印鈔以及一直以來未建立起銀行和資本市場聯盟機制,導緻現在歐洲投資處于前所未有的低位,這才是歐洲新能源領域落後于中國的真正原因,歐盟“對美國的屈服和對中國的威脅既可悲又徒勞”。

不會有赢家

德國《南德意志報》報道稱,一些德國太陽能元件制造商要求德國政府對使用歐洲産品的個人進行獎勵,大型項目若使用“歐洲制造”也同樣應受到獎勵。不過,這一要求遭到不少同行的反對。德國新能源初創公司1Komma5°創始人菲利普·施羅德表示,補貼不會有任何效果,因為歐洲制造商沒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在沒有中國的情況下,歐洲制造商無法生産供應。

香港“亞洲時報線上”分析稱,歐盟很難擺脫對中國制造的光伏元件和其他太陽能産品的依賴。雖然歐洲擁有完善的太陽能供應鍊,但它缺乏規模經濟。

美國咨詢公司麥肯錫資料顯示,歐洲公司僅占全球太陽能多晶矽市場的11%,晶錠和晶片市場的1%,太陽能電池市場的1%,光伏元件市場的3%。到2025年,這些份額預計将分别增加到12%、4%、4%和5%。而中國是最大的太陽能生産國和消費國,全球約75%的太陽能電池和70%的太陽能元件都産自中國,這些元件的最大市場是歐洲。

“亞洲時報線上”分析稱,中國巨大的産能,加上由材料、裝置、生産群組裝組成的完整供應鍊,使其擁有無與倫比的規模經濟和成本優勢,即使歐洲實作了能源自主的目标,中國也不太可能失去這種優勢。根據歐洲自己的統計,在未來幾年計劃安裝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中,很大一部分仍依賴中國。

歐盟新聞網站“歐洲動态網”稱,在《淨零工業法案》中,歐洲對中國制造的“淨零”技術實施了限制措施,将使歐洲難以達成“綠色協定”,嚴重損害該地區在氣候保護上的可信度。此外,德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稱,太陽能行業超90%的工作崗位都與規劃和安裝有關,針對中國可能會威脅到從事這些工作的勞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