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作者:琨哥聊建築

01、項目概況

自貿時代中心項目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前海媽灣片區,是大灣區首個以“微縮城市”為設計理念的進地鐵超高層商業綜合體項目。項目占地面積約3.5萬㎡,建築面積約50萬㎡,地下4層;地上3棟大廈,最高56層,約250m,業态包括超甲級寫字樓、超五星酒店、購物中心等,建成後将成為媽灣片區新地标。項目品質創魯班獎,安全創全國标準化學習交流項目、BIM移交滿足運維要求的高精度竣工模型、打造國家級智慧建造示範工程。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02、智能建造體系

自貿時代中心項目具有項目位置特、設計理念新、工程體量大、施工技術難四大類特點,履約管理難度較高,為發揮總包管理職能,實作總包管理目标,項目決心打造一個技術+管理,雙輪驅動的管理模式,以智能建造賦能項目總包管理。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項目智能建造采用“1個理念、2個目标、4個要求、9個場景”的應用模式。

項目搭建數字中心,通過9個場景44項應用,通過對“工料機法環”五個生産要素的管理,推進對進度、品質、安全目标的實作,進而實作以資訊化、數字化、智能化賦能高品質建造。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44項智能應用一覽表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自貿時代中心項目數字中心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自貿時代中心項目數字中心正廳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自貿時代中心項目數字指揮中心大屏

03、亮點展示

【場景一】人員管理

針對項目高峰期勞動力2000餘人且流動性大的難題,通過BI大屏平台內建屬地平台、雲築勞務、項目SPM勞務平台,對勞工進行勞務管理,全面普及電子勞務合同,相比于紙質資料極大減輕了勞務管理的工作量,友善實時查閱。通過平台進行分包工資代發率、工資代發占比和人均工資等統計分析,當資料異常時自動預警、及時糾偏,實作了對農民工工資的動态管理,降低勞動力風險和工資支付風險。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勞務管理BI大屏

【場景二】物資管理

項目采用智能稱重影像系統,對鋼筋、混凝土等主材的進出場進行車車過磅,材料進場資料真實可追溯,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處理措施,以此強化項目部對大宗材料的管控力度,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稱重影像裝置

【場景三】機械裝置管理

大型機械裝置(塔吊、電梯、爬模)作為現場安全和生産的重要保障,項目通過數字化的監測手段,輔助管理人員,實作裝置的本質安全和監測預警,提升了機械裝置的安全可靠性。

針對項目6台動臂塔、4台平臂塔的群塔作業情況,應用塔機監測系統,實作各類塔吊的自動防碰撞和自動制停功能,同時在駕駛室和吊鈎安裝AI識别系統,自動識别預警吊鈎範圍内的人員動态及司機違章作業,保障吊裝作業的安全,實作塔機檢查數智化、塔機運作安全數智化。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群塔防碰撞BI大屏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駕駛室可視化及AI識别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吊鈎可視化及AI識别

項目塔吊吊裝作業多、吊重大,為此引入2類鋼絲繩斷股監測裝置,其中可移動式的用于鋼絲繩進場驗收,固定式的用于塔吊上實時監測鋼絲繩磨損情況,資料超閥值時及時預警更換,避免發生鋼絲繩斷股事故。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鋼絲繩斷股監測系統

在塔吊和施工電梯檢到位應用基礎上,創新使用爬模檢到位,針對油缸、防墜插銷等重要部位進行檢查和維保,保證大型裝置的安全運作。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爬模檢到位應用

【場景四】技術管理

圖模一緻,輕量協同:利用BIM模型進行碰撞檢查,結合協同平台進行輕量化處理,使設計和施工各環節基于同一個資料源進行工作,聚攏參建方實作實時的協同合作,減少圖紙誤差、資訊傳遞的延遲和溝通成本。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AR+BIM技術:将BIM模型與現場實體進行1:1對比,用于地下室及大廈機電安裝施工前的交底、施工中的檢查、施工後的驗收,確定BIM模型100%落地。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AR+BIM技術

3D列印輔助交底:項目針對複雜施工節點,如密肋樓蓋闆、轉換桁架、T1-T2空中連廊等應用3D列印技術,結合施工模拟進行可視化交底,幫助一線施工管理人員掌握施工工序及複雜節點。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3D列印交底

超高層全專業機械深化:利用Revit對爬模+塔吊+鋁模+鋼結構+土建+機電管線及預留洞口進行深化設計及施工模拟,對埋件安裝、洞口預留及機械碰撞進行複核交底,加強管理人員對現場施工進行管控。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鋼結構焊接機器人:針對本項目8萬噸、65%以上為40mm及以上厚闆的鋼構件,項目引入軌道式及爬壁式兩種焊接機器人,有效提升焊接品質,降低對焊接勞工的技術要求。經過探索得出,闆厚60mm以上且焊縫填充量80kg以上的焊接效率為正百分比,焊縫填充量達到150kg以上,焊接效率可以提升40~50%。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軌道式及爬壁式焊接機器人作業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焊接工效對比曲線圖

【場景五】環保管理

勞工生活區應用智能水電監測,結合中建一局自主研發的“碳資料監測管理平台”,實時監測項目能耗情況,及時采取節能減排措施,降低用水用電的浪費。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碳資料監測管理平台

項目應用光儲直柔智能微電網,通過儲能櫃利用“尖峰平谷”的電價差節省電費,同時可以降低對公共供電資源的占用,提升項目施工過程中的綠色低碳成效。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光儲直柔裝置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儲柔櫃運作資料

【場景六】進度管理

與中建技術中心聯合研發AECmate進度管理系統,通過對參建機關合同包的分解,理清影響項目進度的所有相關方,識别合同主要節點、合同界面,将合同主要節點進行細分形成裡程碑、一級、二級節點,然後逐級鎖定,強調節點考核;同時理清影響工序實施的所有前置配套資源需求計劃,形成月、周實施計劃,結合總承包協調例會制度,明确項目各參建方工期計劃及工作任務,充分建立起與參建方的溝通協調機制,強化項目總承包管理工作。同時引出對兩個關鍵要素的管理——工效管理和公共資源管理。

以劃分施工區段為基礎,預先填入各工序的工程量,通過施工日報統計各工序施工時長、勞動力投入,形成施工班組的工效分析資料,進而有效地識别出資源投入不合理及工作面閑置的情況,及時糾偏調整。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工效管理場景

場地、道路、垂直運輸資源做為施工組織的生命線,項目通過對不同施工階段業态進行分析策劃,形成不同階段場地“大平面”、“小平面”布置圖及垂直運輸需求表,導入平台進行公共資源合理安排與利用。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公共資源管理場景

【場景七】品質管理

項目以5.5精品工程生産線”品質管理模式為基礎,将數字化技術、裝置與品質管理相融合,做到一次成活、一次成優、及時糾偏、持續改進,促進項目品質目标的實作。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采用虛拟樣闆與實體樣闆結合交底的形式,更加直覺的展示施工工藝及過程中的品質控制要點,提升樣闆制在施工前、中、後的交底效果。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品質虛實樣闆交底卡

使用智能靠尺、智能回彈儀等智能實測實量裝置,提高實測實量的工作效率,同時資料可傳輸并儲存到智慧工地平台,友善統計分析和及時糾偏,降低管理成本的投入,實作實測資料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智能實測實量系統

品質管理平台以現場檢查及驗收的資料為基礎,進行統計分析,在每周舉行的品質例會對App品質問題情況進行晾曬,并從履約配合度、問題整改率、一次驗收合格率三個次元次元進行分包品質排名,輔助品質管理。。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多元度品質考核評價

針對魯班獎創優前置條件多、過程管理難度大等問題,研發品質創優全過程可視化系統,從創優的前置條件、時間節點、過程資料等方面進行全過程監控,同時上傳檢查記錄及影像資料,實作問題可追溯,保證創優目标實作。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品質創優全過程可視化系統

【場景八】安全管理

針對項目工序複雜,作業人員多,安全标準高,以及行業勞工老齡化問題,項目采用“13579”創新型安全管理模式,結合數字化技術,從健康和人物管環入手,建立健康工地、平安工地。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設定健康驿站,采用健康一體機裝置對作業人員開展季度基礎檢查,針對55歲以上以及特種作業人員開展月度檢查,發現健康問題立刻要求相關機關清退人員或提供最新的醫院體檢報告,降低勞務管理的健康風險。中建一局自主研發的智能安全帽具有自主定位、安全預警、軌迹查詢等功效,解決了其他智能安全帽在施工現場通信難、定位難的問題。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健康驿站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中建一局自主研發的智能安全帽

通過鷹眼監控、AI識别,結合現場網格化分區管理,進行安全規範穿着和違章作業的實時監控,利用工地廣播喊話制止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同時在早班會及安全例會上進行違規通報,提升現場安全管理效果。

▲ AI安全識别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 BI大屏鷹眼監控

應用高支模監測、配電箱監測等其他安全監測裝置,其中對4m高大梁、150m高空斜牆、214t大鋼梁底部支撐胎架等支模架進行應力應變監測,提升對危大工程的管控效果。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場景九】綜合管理

數字中心以“1主廳+6附廳”內建智能建造。主廳設定指揮中心BI大屏,附廳以 “精益建造”理念,劃分本質安全建造、科學建造、精品建造、BIM技術、綠色低碳建造、科技建造六大版塊,同時設立總承包管理部及BIM創新工作室,負責數字中心的全過程運維及管理。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04、應用效益

智能建造促優質履約

科技管理方面,立項省部級的綠色示範工程及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立項科研課題2項、獲得第三屆“新基建杯”中國智能建造及BIM應用大賽特等獎、受理發明專利4項,受理實用新型專利10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6項,獲得市級工法1篇、局級工法2篇,發表論文3篇。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品質管理方面,2023年上半年深圳市結構實體檢查,在100多個項目中取得排名第五的好成績;并獲得2篇國家級QC成果獎。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安全管理方面, 在2023年4月深圳市建設工程安全生産與文明施工優良工地評比中,自貿時代中心項目在158個項目中,以總分第二名的成績榮獲市優獎項。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項目在前海第三方檢查中品質、安全排名穩居前三,去年年底在100多個項目評比中,獲得前海管理局年度優勝項目和優秀團隊,履約工作也得到業主方的高度認可,并收到了表揚信3封。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智能建造立品牌标杆

項目2023年度,累計迎接内外部觀摩交流等大型活動60餘次,累計兩萬餘人次,在中央網、圓點直播、深圳特區報等内外媒體平台累計宣傳報道200餘次。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2023年5月26日“走進一局”開放日活動,以“一局先鋒,‘智’在必行”為主題,迎來全國31個省市區房屋市政安全生産及智能建造觀摩團

2023年6月4~5日,承辦2023年深圳市建築施工領域“安全生産月”現場觀摩交流活動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2023年9月11日,承辦2023年南山區建築施工領域“品質月”示範項目觀摩活動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2023年9月19日,承辦2023年深圳市建築施工領域“品質月”示範項目觀摩活動

「案例說第313期」中建一局集團自貿時代中心項目

2023年9月17日,承辦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建築産業網際網路試驗室示範應用專題會議

05、項目經驗總結及規劃展望

中建一局自貿時代中心項目在智能建造策劃階段,即本着“實用、用實”為目的,以智能建造應用作為管理手段的延伸。事實也證明,智能建造的應用對項目團隊的管理習慣、方式和流程機制帶來了積極的改變,在品質、安全、科技、進度、綠色環保等方面,都有極大促進作用。

項目将持續深入應用智能建造技術,不斷探索智能建造與項目總承包管理的有機結合,也希望通過分享自貿時代中心項目在智能建造探索實踐過程中的經驗,為其他類似項目提供參考,和大家共同推動建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實作高品質發展。

文章來源: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