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作者:白小樂呢

結婚之前最好沒公婆,結婚之後又說公婆不幫忙。養大孩子又嫌公婆礙眼恨不得死翹翹,公婆但凡有點脾氣就說法律不贍養………這些年的公婆咋這麼難當呢?

一位女生在網絡上釋出視訊抱怨自己的公婆未給予幫助,導緻現在家庭面臨着房貸難以償還的困境。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對此,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

很多人聽到這則新聞後紛紛表示,公婆應該給予支援和幫助。然而,是否得到公婆的幫助并不應成為衡量一個家庭幸福與否的标準。

嫁入或出嫁于某個家庭并不意味着某方應該承擔特定的義務或責任。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當代社會已經摒棄了古代的觀念,婚姻關系不再是簡單地女方嫁給男方或男方娶女方。

夫妻之間應該是平等、互相尊重、互相支援的關系,而家庭的責任和義務也應該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和協調。

結婚前最好有公婆,這樣結婚費用一切由公婆承擔。生子之前最好别有公婆,好過兩人世界。生子後又想要公婆又想公婆死翹翹,這樣既能幫帶孩子又能在孩子大後擺脫老公的義務。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成年人該為自己負責,而不是責任轉嫁,法律規定配偶沒有贍養義務,為什麼老人就必須有幫扶責任呢?

結婚是雙方的事,不該哪個人問自己配不配,我是很贊成老人幫忙的,但是現代人的觀點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年輕人都隻關注自己的利益。

那麼就不能要求老人還有顧及他人的思想,幫是親,不幫也可以,幫了别挑剔,不幫也别埋怨,兩方自願,這才公平。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我是想說,每個分離出來的家庭都是獨立的,首先要正視自己的責任,親人之間幫不幫,愛不愛都不能強求和綁架。

也不是交換,結婚的那一天這個新家庭的一切就獨立了,彼此付出都該是自願,自己努力過幸福,方式也由自己做主。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1、你讓别人幫你的時候敢這麼理直氣壯嗎?

2、父母年齡大了,需要你們提供幫助的時候,你們會怎樣做。

比如說帶孩子吧,婆婆帶一個小時的孩子是不是有半個小時是幫兒媳婦帶的?婆婆買的房子你交租金了嗎?婆婆做的飯你交飯費了嗎?人不可以無恥到這種地步。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其實沒有人逼着女人嫁給任何一個男人,女人如果想要一個孩子老了給自己端個茶倒個水,難道你真能從娘家帶來?真的不用求男人幫你?

說話的時候要清楚,還給男人家傳啥代,難道女人不需要有個自己的孩子?都是互相的,幹嘛讓男人背鍋。

如果認為結婚是對女方的壓榨,最好别結婚!我身邊好多男人結婚後買菜做飯,帶孩子。掏下水道,修燈。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何來壓榨女方一說。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婚姻都是雙方共同付出,共同贍養雙方父母,互相關心對方,老了互相陪伴照顧。

你說的是人都懂,可有些兒媳婦認為理所應當,動不動用養老威脅,這才是讓人最反感的。大家是一家人,互幫互助和和美美,日子多好啊。

現在不知咋的了,正常的都變成不正常了。我們60後的哪個不是當初父母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結婚後兩個人一起奮鬥改善生活。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老的幫着弄孩子,下班趕緊回家買菜做飯,沒誰刻意強調該怎麼樣。現在更是體會,家有一老是一寶,父母在生活更有奔頭更有滋味。

幫忙可以,可你認為是在幫忙嗎?如果你認為是在幫,而不是應該必須的,那可以幫。

如果你覺得幫是天經地義,是必須的,那幫也白幫,幫了也不知感恩,還挑毛病,不知足。誰會幫一個白眼狼呢?有些媳婦如你說的一樣,婆婆幫是應該的,又不是為了我,是在幫他兒子。你說這種人,誰會幫呢?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你也說了是幫,可有些兒媳婦們認為是要婆婆們包!包還沒有個感恩的心,為啥現在婆婆們不願意再付出了,付出完還得不到個情緒價值,吃飽沒事幹了!

女方生的孩子難道為你公婆養老而不養你嗎?,你的孩子是為你付出多還是為你公婆付出多?

别說男人搶占姓名權,那也是你的孩子人啊最起碼要明白善良與道德義務的底線,因為你也會老,對男人也一樣,也會成為嶽父嶽母,善良的人會有好報的。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結婚前,要公婆有終身俸,怕要養公婆,結婚後,不和公婆住,坐月子生娃了,又說公婆不伺候坐月子,不幫忙帶娃,用錢緊張的時候,又說公婆不出錢幫忙。

嫁時用傳統思想,一切應由公婆承擔,進門用現代思想自己是獨立個體,沒義務侍奉公婆,操持家務,撫養孩子。總之,怎麼對自己有利怎麼來。

現在的婚姻是年輕男女獨立于父母組建一個新家庭,不要動不動女的嫁到男方家,給男方生兒育女,女方生兒育女,男方賺錢養家,都是是為了你們自己,為了你們自己的家庭,跟公公婆婆沒啥太大關系。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愛是互相的,有困難互幫互助,小敬老,老愛小就會有美好生活。都站在自己的立場,隻為自己考慮。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怨天尤人,也沒用。

現實是這樣的,剛結婚時大部分婆婆肯定是無私的給予幫助,然而是生話一段讨間後,婆婆會突然覺得所有的幫助都不值。

她會從點滴的生活中看到一個不知感恩,自私,用婆婆的錢高消費,用婆婆的錢幫娘家人。看到這些婆婆寒了心,才有了媳婦說的,自私自利的婆婆。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許多家庭的現狀是父母把孩子供到大學畢業,給孩子買房 、結婚、購車,已經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孩子應該自立了,讓父母喘一口氣,不能啃老啃得理直氣壯。

根源在于女方及女方家長,還抱有“你們家娶”的那種觀念。把核心重點放在了“你們家”這個上面作為轉嫁沖突的前提。

觀念沖突,家庭恩怨:婆婆幫忙成應該,不幫忙成自私

這個是從女兒出生的那一天起已經決定了女方父母的這個心态,而且不斷的給女兒在灌輸。

關于“你們家”,這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社會現象,遠不是“雙标”那麼簡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