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作者:朱小悅愛侃娛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 | 朱小悅愛侃娛

編輯 | 朱小悅愛侃娛

在中國革命和建國曆程中,總有一些鐵骨铮铮的人物,他們以國為家,以民為心。陳赓大将便是其中之一。他的一生跌宕起伏,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面對被迫退居二線的指令,他的不服與困惑顯而易見。為何在“哈軍工”尚未完成、在國家最需要他之時,他卻要被迫離開他的工作崗位?這位周總理極為欣賞的将軍,為何在關鍵時刻被停職退居二線?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下面就由小朱帶大家走進這個故事吧。

1903年2月27日陳赓出生在湖南湘鄉的一個軍人世家,自幼耳濡目染于軍事環境,他在13歲那年,選擇放下書本,踏入了軍旅生涯。他的命運與軍事緊密相聯,這種與生俱來的軍人氣質在他後來的人生旅程中愈發明顯。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1922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成為了一名為理想奮鬥的革命者。兩年後他又邁入了黃埔軍校的大門,成為第一期的學生之一。在這所新成立的軍校裡,陳赓不僅學習軍事技能,更是與賀衷寒、蔣先雲共同被譽為“黃埔三傑”,這一榮譽不僅代表了他們在軍事技能上的卓越,也象征着他們在思想政治素質上的高度認可。尤其是蔣介石,對陳赓有着特别的青睐和重視。

1924年11月,陳赓畢業于黃埔軍校,緊接着在1925年,他留校擔任第2期入伍生連的連長,随後成為第3期大學生的副隊長,這一時期的經曆,為他後來的軍事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25年的春夏之交,他參與了平定楊希闵、劉震寰叛亂的戰役,展現了他出色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革命立場。緊接着在同年6月23日,他又參與了抗擊英法聯軍的戰鬥,這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不僅鍛煉了他的軍事指揮能力,更加深了他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在1934年的秋天,陳赓被任命為紅軍幹部團的上司,開始了他在長征中的傳奇旅程。這一年10月,他帶領幹部團參加了這場偉大的曆史行進。到了1935年的春天,正是在5月1日,陳赓展現了他卓越的軍事才智,率領紅軍幹部團巧妙地穿越了金沙江,成功實作了對皎平渡的突破,這一壯舉為紅軍的長征增添了濃重的一筆。

随着長征的深入,1935年8月,紅軍幹部團與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進行了合并,陳赓的職責也随之發生了變化,他被調至紅一軍團擔任重要職務。在同年的9月随着紅一、三軍團在甘肅哈達鋪的會師并改組為陝甘支隊,陳赓被任命為第13大隊的隊長。陳赓的軍事指揮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進入1935年10月,當中央紅軍抵達陝北的吳起鎮時,陳赓又被任命為紅軍第十三團的團長。這一角色的轉變,标志着他在紅軍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同年11月陳赓在直羅鎮的戰鬥中再次展現了他的英勇,這也是他第三次在戰鬥中負傷,一顆子彈穿透了他的左手拇指。

到了1935年的歲末,陳赓被委以更重的責,擔任紅軍第一師的師長。這一時期他不僅在軍事上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更是在組織和上司上顯示出了非比尋常的素質。陳赓的這段經曆,不僅是他個人軍事生涯的高光時刻,也是紅軍長征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部分,展現了他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巨大犧牲。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在1937年的秋季,随着紅軍的正式更名為八路軍,陳赓被任命為八路軍129師386旅的旅長。在這一新的職位上,陳赓迅速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上司部隊參與了多場對抗日軍的關鍵戰鬥,包括在神樂村、黃崖底、神頭嶺、響堂鋪等地的輝煌戰鬥,展現了八路軍敢打硬仗的英勇精神。

到了1938年日本軍隊集結了三萬多名士兵,分九路進攻八路軍在晉東南的根據地,目标是一舉消滅八路軍并占領黃河渡口。面對日軍的強大壓力,八路軍并沒有選擇正面硬碰硬,而是采用靈活多變的遊擊戰術,四處出擊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使其陷入混亂屢次空手而歸,最終不得不選擇撤退。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1938年4月的一個清晨,陳赓率領的386旅在武鄉縣長樂村附近發現了大量的日軍辎重隊和撤退部隊,他們正擁擠在公路上行進緩慢。陳赓果斷下令發動攻擊,部隊士氣高昂,勇猛沖鋒,瞬間打亂了日軍的行列,使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這場突襲讓自認為無敵的日軍遭受了重大打擊,死傷慘重。

此次戰鬥八路軍共計擊斃和傷害日軍2200餘人,成為抗日戰争期間我軍在單次戰鬥中消滅日軍數量最多的一次輝煌記錄。這不僅是對日軍士氣的重大打擊,更是對我軍士氣的極大鼓舞。陳赓的英明指揮和386旅士兵的英勇作戰,為抗日戰争的勝利貢獻了重要的力量。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在解放戰争的關鍵時刻,陳赓在淮海戰役中擔綱了極為關鍵的角色。他指揮的部隊在包圍黃維集團的行動中,肩負了極為艱巨的任務。面對複雜多變的戰場局勢,陳赓運用其精湛的戰術思維和卓越的上司能力,成功地将己方的傷亡控制在極低的水準不足20人,而在他的巧妙指揮下,卻能夠擊潰敵軍的85師及隸屬的兩個團。

淮海戰役後,渡江戰役成為陳赓軍事生涯中的另一高光時刻。随着渡江戰役的圓滿結束,陳赓未有片刻停歇,迅速投入到了粵桂邊戰役的激戰中。在這場規模龐大的戰役中,解放軍共計殲滅國民黨軍16.8萬人,而陳赓指揮的兵團,僅憑一己之力便貢獻了殲敵7萬的輝煌成績。這一顯赫的戰績,不僅彰顯了陳赓部隊的強大戰鬥力,更是展現了他作為指揮官的卓越戰術眼光和高效指揮能力。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在連續的戰役中,陳赓的部隊不斷壯大,他們在每一次戰鬥中都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戰鬥力。這背後,是陳赓對部隊訓練的精心策劃和嚴格執行,以及他對戰場變化的敏銳洞察力和靈活應變能力。正是這些,使得陳赓和他的部隊能在解放戰争的每一場關鍵戰役中,都能夠取得顯著的戰果,為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43年陳赓結束了前線的戰鬥任務,傳回到革命聖地延安,成為了延安整風運動的一員,并積極參與了這場旨在加強黨的建設、糾正黨内不正之風的運動,在1945年中國共産黨的“七大”上,陳赓以其出色的表現和對黨的忠誠,被選為中央委員會的候補委員,這标志着他在黨内地位的進一步提升。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陳赓沒有片刻的休息,急忙趕回太嶽根據地,肩負起重建和指揮新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太嶽縱隊司令的重任。他迅速組織部隊,參與了上黨戰役,這是一場旨在反擊國民黨軍對共産黨控制區的進攻的關鍵戰役。在這場戰役中,陳赓展現了他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不僅成功阻止了國民黨軍的進犯,還在戰鬥中活捉了敵軍的第19軍軍長史澤波,這一戰功進一步增強了共産黨在民間的影響力和号召力。

陳赓在這一系列活動中的表現,不僅是他個人軍事才能和上司力的展現,更是他對共産黨事業忠誠不渝、勇往直前的精神的展示。他的這些貢獻,為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争勝利後進一步統一全國、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1957年12月19日陳赓在結束對蘇聯的通路歸國後不久,突然遭遇了心肌梗塞的打擊,這個消息令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因為陳赓向來以強健的體魄著稱。幸運的是,得益于迅速有效的醫療救治,陳赓的病情被及時控制住了。在北京的一家醫院裡,他度過了三個月的床休養期。

休息期陳赓那顆充滿熱忱的心并未平靜下來。三個月後他開始向醫生表達複工的強烈願望。盡管醫生們最初對此持保留态度,認為陳赓應當繼續休養以保證健康,但陳赓每日不懈地勸說、甚至是軟磨硬泡,終于打動了醫生。在得到中央上司的同意後,醫生們最終讓步,允許陳赓試着每天抽出少許時間投入到工作中。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這一段經曆不僅展現了陳赓對于工作的無比執着和熱愛,也展示了他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堅韌不拔。他的故事激勵着人們,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态,積極面對生活的每一次考驗。

在1959年陳赓将軍再次遭受心髒病的折磨,不得不入院治療。這一次他雖然僥幸逃過一劫,但中央上司層決定不再讓他繼續承擔重任。盡管這位将軍意志堅強,希望繼續為國效力,但考慮到他的健康狀況,彭德懷元帥堅決要求他放下職責,專心養病。面對這一決定,将軍雖不甘心,但也無奈接受。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他尋求周總理的支援,希望能夠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但周總,這位平日裡支援他的老上司,這次出于對他健康的關心,也堅決不同意。這位英勇的将軍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黯然退居二線。雖然他被迫離開了心愛的工作崗位,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工作的熱愛從未減退。

1961年3月16日,這位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了一生的将軍英勇離世。他的去世讓無數人深感悲痛,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卻永遠銘記在人們心中。他不僅是一位軍事英雄,還是一位教育家,為大陸的軍事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特别是他在哈爾濱創辦的軍事工程學院,為大陸培養了大批軍事技術人才,為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59年,中央找陳赓談話,要求他退居二線,陳:這不是開玩笑嗎

這位将軍的一生是對堅持和奉獻的最高贊歌。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他依然心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遠激勵着後來人,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資料:《陳赓大将》《陳赓軍事文選》《八路軍抗戰秘檔全公開》《八路軍新四軍征戰傳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