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分”出文明新風尚 獅山橫塘街道打造垃圾分類綠色“樣闆”

作者:蘇城風采

近日,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上司小組辦公室公布2023年度全市垃圾分類工作優良街道,獅山橫塘街道榜上有名。在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星級小區排列中,星悅灣小區榮獲五星小區,獅山花苑、名城花園、香缇花苑榮獲四星小區。

自垃圾分類工作全範圍全覆寫開展以來,獅山橫塘街道堅持落實上級工作部署,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廣泛開展宣傳、打造示範樣闆,全力推動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

高标準奏響垃圾分類“共治曲”

來到位于濱河路的星悅灣小區,小區環境清新,綠植環繞,公共區域和樓道空間幹淨整潔,每走幾步,便能看見關于垃圾分類的宣傳智語。這裡剛剛被評為“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五星小區”,“會分、能分、善分”的文明風尚影響着這裡的每個居民。

“分”出文明新風尚 獅山橫塘街道打造垃圾分類綠色“樣闆”

星悅灣小區所屬青春社群,總戶數476戶,常住人口1470餘人。小區自2020年8月開始實行“三定一督”模式,目前共有3個清潔屋,每個清潔屋設施裝置配置齊全,均配備分揀平台、雨篷、照明、破袋、監控及洗手裝置、分類投放容器等設施。

每天,清潔屋督導員都會按時到崗,做好垃圾分類的“投”和“收”。街道專班、社群、物業定期開展例會、定時巡查督導,堅持高要求、細标準,嚴格把控投放督導、誤時投放、點位保潔、入戶宣傳、分類收運等環節,確定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分”出文明新風尚 獅山橫塘街道打造垃圾分類綠色“樣闆”

近年來,社群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抓手,深入推進“黨建+網格”服務模式,組織引導小區黨員、網格員以及物業志願者做好示範引領作用,共同奏響垃圾分類“共治曲”。小區成立了一支13人的志願者隊伍。網格員廣泛開展宣傳,做好垃圾分類宣傳員、指導員;物業志願者加強勸導,當好監督員、服務員;業主群内招募的熱心業主和黨員則做垃圾分類的示範戶,以身作則影響和帶動左鄰右舍。

如今,小區已形成了熟人幫熟人、對門幫對門、黨員帶領群衆、網格指導居民、志願服務小區的工作體系,有力推進小區垃圾分類工作“精細化管理”程序,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動垃圾分類“新時尚”變為“新習慣”。

因地制宜引導居民自覺分類

“您好,這是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手冊,請參考對照做好垃圾分類工作,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在獅山花苑的垃圾分類“敲門行動”中,志願者正耐心向居民介紹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勸導居民做好垃圾分類。

“分”出文明新風尚 獅山橫塘街道打造垃圾分類綠色“樣闆”

獅山一社群的獅山花苑南臨獅山路,位于獅山核心區域。小區規模較小,總戶數212戶,常住人口850人左右,附近有5000餘平米的商業門面,垃圾分類管理難度較大。

針對小區出租戶多、人員流動大的特點,社群突出垃圾分類的日常宣教工作,常态化通過圖檔、文字、大屏電視等方式宣傳垃圾分類理念,提高居民群衆垃圾分類意識。同時,社群發動保安、清潔、督導員、志願者等,持續開展有針對性的引導、幫扶和教育,讓流動人員及時準确掌握垃圾分類知識和投放時間。

小區增設紅黑榜來褒揚“優等生”、激勵“落後生”,對于垃圾分類做得好的業主,向他們送出垃圾袋、多肉植物等小禮物,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對于年紀較大、腿腳不便、不便投放的住戶,通過約定承諾等方式,要求居民在家先做好分類,後由物業上門清理。對于新進出租戶,則加強垃圾分類手冊的分發、與房東溝通協調等,督促引導租客落實垃圾分類。

社群通過居民自治和物業管理等形成多方合力,借助“文明樓道”等陣地,有效加強垃圾分類宣傳,廣泛開展活動,營造垃圾分類氛圍,引導社群居民養成垃圾分類、垃圾減量、“零廢棄”等可持續生活方式。

垃圾分類牽着民生,連着文明。近年來,獅山橫塘街道常态長效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聚焦垃圾分類“小切口”,厚植生态優勢,擦亮宜居底色。獅山橫塘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社群、物業等職能部門和機關,通過進社群、進工地、進商超、進學校等“七進”活動,開展形式豐富的垃圾分類公益活動,持續擴大垃圾分類宣傳範圍,引導居民自覺養成分類習慣,讓轄區居民人人成為“會分、能分、善分”的行家裡手。

在小區清潔屋規範化管理基礎上,獅山橫塘街道垃圾分類專班以“綠色、低碳、環保”理念為重點,廣泛開展督導員分類能力面對面授課,提升督導員“實戰”能力,同時加強智慧化、協同式、高效能管理,通過電子監控巡視等,縮短小區垃圾分類案件整改時效。

2023年,轄區清潔屋數量新增至261個,舉辦垃圾分類宣傳活動78場次。目前,轄區共有五星小區4個,四星小區5個,三星小區40個。

接下來,獅山橫塘街道将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常态長效管理,不斷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意識,聚焦垃圾分類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對标先進、借鑒經驗,持續推動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的新時尚,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獅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