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掌舵17年原董事長被查,千億中泰證券風波驟起!

作者:獨角金融
掌舵17年原董事長被查,千億中泰證券風波驟起!

作者 | 謝美浴

編輯 | 高岩

來源 | 獨角金融

職業生涯橫跨金融、鋼鐵、政界三大領域,李玮于耳順之年陷入調查風波。

在金融領域,李玮曾掌舵中泰證券(600918.SH)長達17年。

自2003年7月起,李玮就出任齊魯證券(中泰證券前身)董事長。直到中泰證券成功登陸A股後,李玮才于2020年底辭去這一職務。

截至2023年末,中泰證券資産總額1956.59億元,比上年末減少 32.35 億元,降幅 1.63%;2023年,中泰證券實作營業收入127.62億元,同比增長36.86%;實作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204.94%。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中泰金融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泰國際”)是中泰證券唯一虧損的子公司。

在登陸A股不到四年時間,包括李玮在内,中泰證券已經有三任董事長,管理層變動也十分頻繁。另一面,中泰證券還存在内控隐憂,旗下分支中心頻頻領罰。

截至4月19日收盤,中泰證券股價為6.36元/股,總市值443.2億元,較2020年的股價高點22.55元/股,中泰證券股價已跌去7成。

推進财富管理業務轉型之際,原董事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中泰證券何時能夠成功闖入行業第一方陣?

1

李玮被查,

魯信集團、中泰證券淵源不淺

李玮出生于1962年,1983年于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鋼集團”)開啟職業生涯,從基層一路幹到高層,穿梭于金融、鋼鐵、政界三大領域。

2002年,萊鋼集團打拼近20年,李玮出任萊鋼集團旗下魯銀投資(600784.SH)總經理、董事長。而就在此前一年,2001年5月,中泰證券的前身齊魯證券成立,彼時持有這家券商公司32.53%股份的大股東——山東省齊魯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正是魯銀投資控股的企業。

而萊鋼集團在2016年便是中泰證券大股東,直至2022年被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棗莊礦業”)取代,退居第二大股東,中泰證券實際控制人仍為山東省國資委。

掌舵17年原董事長被查,千億中泰證券風波驟起!

圖源:罐頭圖庫

2003年7月,時任萊鋼集團總經濟師、魯銀投資董事長的李玮開始兼任中泰證券董事長;2007年卸任魯銀投資董事長,專注中泰證券業務。

2004年至2020年,中泰證券的營收從9796.03萬元攀升至103.52億元;資産規模由15.6億元增至1745.1億元。在此期間,李玮一直擔任董事長,并帶領這家券商于2020年完成IPO上市,成為山東首家上市券商。上市前夕,中泰證券正式宣布全面轉型财富管理。

李玮曾表示,A股上市将是中泰證券發展曆程中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有利于公司提升資本實力,擴大業務規模,優化業務結構,助力公司沖擊行業第一方陣。

不過,2019年4月,李玮已接棒汲斌昌,出任山東省魯信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信集團”)董事長。

魯信集團與中泰證券的淵源,可追溯至2001年。據《經濟導報》新媒體“山東财經報道”文章,2001年齊魯證券成立時,二股東為山東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持股20.58%。山東國托是1988年2月由山東省發展計劃委員會投資設立的國有企業,該公司後與山東省高新技術投資有限公司合并為一家新的企業,就是魯信集團。

截至2023年末,魯信集團持有中泰證券3.98%的股份,為其第四大股東。此外,魯信集團還參股了中泰證券第一大股東棗莊礦業,并委派一名進階管理人員擔任棗莊礦業董事,棗莊礦業持有中泰證券32.62% 的股份。

掌舵17年原董事長被查,千億中泰證券風波驟起!

圖源:中泰證券2023年年報

2022年8月,時任中泰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峰一行到魯信集團座談交流。魯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秀興表示,希望雙方進一步在企業投融資、财富管理等方面探索開展深層次合作,實作雙方互利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李玮,除了曾掌舵中泰證券17年外,同時也是魯信集團第二位被查的董事長。2023年1月6日,已擔任山東省青島市政協主席的汲斌昌在任上被查。

2

四年三任董事長,業績坐上“過山車”

包括李玮在内,登陸A股不到四年時間,中泰證券已經有三任董事長。

2020年底,随着時任山東财政廳副廳長的李峰成為中泰證券董事長,中泰證券正式迎來新一屆上司班子,但2022年8月,上任不足兩年的李峰調任山東省财政廳黨組書記。

2022年12月,王洪正式出任中泰證券董事長,在此之前,其曾任山東省交通開發投資公司國際業務部經理,山東省國有資産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國投”)黨委副書記、總裁。

當年7月,山東國投與中泰證券曾進行戰略合作協定簽約并啟動“1+N”綜合金融服務,彼時王洪與中泰證券總經理畢玉國代表雙方簽署協定。

掌舵17年原董事長被查,千億中泰證券風波驟起!

圖源:罐頭圖庫

随着掌門人兩度變更,中泰證券的管理層同樣頻繁變動。

據“财聯社”此前報道,李峰上任不到三個月,中泰證券于2021年2月召開了分公司總經理級别的中層會議,會議上直接作出人事任命,宣布各分公司總經理異地調任,此次人事變動至少涉及數十位分公司總經理。值得一提的是,李峰還親自掌管投行和資管業務。

此外,2022年上半年,中泰證券首席風險官李恒弟、總法律顧問張雲偉、副總經理鐘金龍相繼離任。同年10月,畢玉國辭任中泰證券總經理,馮藝東接任;董事曹孟博因工作調整辭職。12月,畢玉國出任副董事長。2023年3月,副總經理孫培國離任。

上司班子的密集更換,也對中泰證券的業績産生了影響。2022年,中泰證券營收及淨利潤急轉直下,營業收入93.25億元,同比下滑29.09%;實作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5.9億元,同比下滑81.55%。

值得一提的是,中泰證券2022年經紀、自營、投行、資管四大業務淨收入分别為36.8億元、-3.51億元、10.18億元和5.52億元。其中,自營業務的虧損直接影響到中泰證券自營部門的人員調整。

據“鳳凰網财經”報道,2023年5月19日,中泰證券四位負責人被免職。其中,潘冬被免去證券投資部總經理職務,陳骥甯被免去證券投資部聯席總經理職務,王昊天被免去證券投資部聯席總經理職務,王勝青被免去證券投資部副總經理職務。

掌舵17年原董事長被查,千億中泰證券風波驟起!

圖源:罐頭圖庫

進入2023年,中泰證券業績已大幅回升。2023年财報顯示,中泰證券實作營業收入127.62億元,同比增長36.8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204.94%。

中泰證券在2023年年報中解釋稱,公司業績增長是因為投資銀行業務、資産管理業務、投資業務等收入同比明顯增長,以及本期合并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産生股權重估收益。

兩年之間,中泰證券業績經曆暴跌猛漲,留給現任董事長王洪的考驗還很多。

3

轉型任重道遠,内控隐憂仍存

中泰證券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公司财富管理轉型成效明顯,推出“中泰财富”品牌,财富管理客戶超850萬戶,管理客戶資産超1.2萬億元。

實際上,在業績增長的背景下,中泰證券财富管理業務的表現并不如人意,2023年實作營收32.98億元,同比下滑17.84%,主要是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同比減少;毛利率10.2%,同比減少20.42%。

掌舵17年原董事長被查,千億中泰證券風波驟起!

圖源:中泰證券2023年年報

另一面,中泰國際成為中泰證券2023年唯一虧損的子公司。

2023年,中泰國際完成2個港股保薦項目,按保薦家數在香港市場排名并列第13;完成16 個 IPO 承銷項目,承銷金額 0.99 億美元,按項目數量在香港市場排名第11名;2023 年中泰國際完成 97 個境外債項目,承銷金額約12.88億美元,按項目數量在香港市場中排名并列第19名。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泰國際總資産81.3億元,淨資産8.7億元。2023年實作營業收入6803.69萬元,主營業務收入7343.37 萬元,營業利潤-6.83億元,淨利潤-6.89億元。2023年,中泰國際持有的債券計提信用減值準備。

中泰證券表示,2024年中泰國際将推進财富管理業務轉型,加強金融科技賦能,擴大客戶基礎及開發存量客戶;加強投資銀行業務發展,聚焦重點市場區域的港股上市保薦承銷、離岸債券發行,提升收入貢獻和市場聲譽。

此外,中泰證券旗下分支機構還是監管名單中的“常客”。

掌舵17年原董事長被查,千億中泰證券風波驟起!

圖源:罐頭圖庫

今年3月,中泰證券漳州延安北路證券營業部員工林潤,在開展基金銷售業務時,存在向客戶承諾贈送禮金、承諾本金不受損失的行為,且在個别客戶出現虧損時向其提供經濟補償的情況。為此,福建證監局依法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今年1月,中泰證券湖南分公司楊文明監管警示。監管指出,楊文明在擔任中泰證券湖南分公司負責人期間,分公司及其本人存在提供與私募基金托管業務利益沖突的投資建議、直接推薦非中泰發行或代銷的私募産品、通過為其他機構介紹客戶或親屬直接獲得提成、向他人提供公司托管産品的未公開資訊、微信群管理缺失、手機備案資訊不完整、固定資産管理不規範等問題。

對于2024 年的發展展望,中泰證券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将加強投行、投資、投研“三投關聯”,聚焦重點行業,提升研究水準和專業能力,打造行業專精的差異化優勢;将聚焦優質客戶,持續提升專業化、綜合化服務水準;加大 IP0、再融 資等多元化業務布局,探索創新債券融資産品,不斷提升創收和盈利能力,鞏固行業排名。

你認為中泰證券能否成功突圍行業第一梯隊?歡迎評論區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