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孩子,21年研究所學生畢業,找5千私營工作都找不到,更别說公立了

作者:千山為卷,山河作答
華南師範大學,一個聲名顯赫的教育殿堂,我兒子曾在那裡度過了四年的大學生活,又連續兩年攻讀碩士研究所學生學位。專業是漢國文學,一個充滿着傳統韻味和文化底蘊的領域。我曾以為,他的學曆和專業将是通往美好職業生涯的敲門磚,然而現實卻殘酷得超出了我的想象。

畢業後,他投入了找工作的漫漫求職路,但三年的時間裡,卻始終未能如願。他在私立學校找過,公立學校也試過,考過公務員和事業機關很多次,然而都未能如願。他的月薪期望不高,隻是5000元,但連這樣的條件,也成了如此困難。我開始思考,這究竟是什麼讓他如此艱難地融入職場,教育的悲哀何在?

我孩子,21年研究所學生畢業,找5千私營工作都找不到,更别說公立了

或許,問題出在教育的本身。現今的教育,似乎更多地注重的是知識的灌輸,而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我們的學子們在大學裡,被塞滿了各種理論知識,但卻很少有機會去實踐運用。漢國文學專業,更是如此。雖然充滿着文化底蘊,但在當今社會,對這方面的需求卻越來越少。而學校也很難及時調整課程,适應社會的變化。

我孩子,21年研究所學生畢業,找5千私營工作都找不到,更别說公立了

另一方面,職場的需求也在不斷地發生着變化。傳統的崗位需求逐漸被新興行業所取代,而漢國文學這樣的傳統專業,在職場上顯得力不從心。私立學校或許更願意招收與實際需求更為貼合的專業畢業生,而公立學校,更多地受到政策和資源的制約,無法輕易招納新人。

我孩子,21年研究所學生畢業,找5千私營工作都找不到,更别說公立了

更為重要的是,競争的激烈也加劇了教育的悲哀。公立學校的編競争難度之高可想而知,衆多優秀的應屆畢業生紛紛湧入,而名額卻有限。私立學校的情況也并不樂觀,雖然崗位相對較多,但求職者更是絡繹不絕。在如此激烈的競争中,即便是優秀的畢業生也難以脫穎而出。

我孩子,21年研究所學生畢業,找5千私營工作都找不到,更别說公立了

教育的悲哀,不僅僅是個體的悲哀,更是整個社會的悲哀。我們的教育體系亟待改革,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實際能力培養,而非僅僅是課本知識的傳授。同時,職場也需要更開放的心态,給予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更多的機會和空間。隻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也讓更多的人受益于此。

我孩子,21年研究所學生畢業,找5千私營工作都找不到,更别說公立了

我希望,我兒子所經曆的這段困境,能成為我們思考教育問題的一個契機。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教育的未來鋪平一條更為寬廣的道路,讓每一個學子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