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溢出的軟泡産業在越南生長

作者:經濟觀察報
溢出的軟泡産業在越南生長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田進 五月中旬,在越南進入雨季之際,卓創資訊分析師吳燕妮帶着十幾位聚氨酯軟泡(下稱“軟泡”)行業的企業家前往越南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此行,他們想弄清楚兩個問題:在越南這塊投資熱土,軟泡行業還有多大的增長空間,以及中企的機會和風險是什麼。

軟泡産品廣泛應用于床墊、沙發、汽車座椅等領域,上遊企業為TDI(甲苯二異氰酸酯)、聚醚等海綿原材料生産商。國内多項行業調研報告顯示,中國聚氨酯泡沫(包含軟泡和硬泡)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

在同行的十餘家企業中,既有南韓的老牌出口商,也有來自福建、江蘇、浙江等地的海綿原材料生産商及供應商。接受調研的十二家在越企業絕大多數是從中國遷徙過去的,其中不乏敏華、賽諾這樣的大型海綿和軟體家具生産商。

調研團的目的地是緊挨着越南胡志明市的平陽省及隆安省。其中,平陽省是中國軟泡家具企業在越南最集中的一個區域,目前共有48個産業叢集、工業園區,總面積14790公頃,占據越南南部工業面積的四分之一,當地計劃再開發34個工業園區。

曾經,東莞、佛山等地在全球軟泡行業擁有着絕對優勢。但近兩年,其領先地位開始動搖。今年一季度,佛山出口同比下降40.4%,其中涉及軟泡行業的家具及其零件出口同比下降50.8%。

這些遷移過去的軟泡産業正在越南當地“生長”,與海外貿易保護政策“賽跑”。另一方面,調研中也顯現出了企業火熱背後的很多問題:比如,盡管訂單源源不斷,但一些企業的利潤空間卻已被大幅壓縮;再比如在市場規模“天花闆”的限制下,越南市場在基礎設施建設、産業配套等方面仍存在的不足。

八成以上為中資企業

十多年前,已經有部分中國軟泡家具制造商去越南建廠,并帶動相關原料供應商一同前往;2018年後,這種現象變得更為常見。

2018年9月18日,美國多家企業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送出對中國床墊的反傾銷調查立案申請。

一直以來,因頻繁更換床墊的消費習慣,北美市場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床墊消費市場。一旦床墊制造企業被裁定存在反傾銷問題,出口至美國市場的産品關稅将面臨大幅度增長。

外貿企業的第一原則是“做老不做新”,為了抓住原有訂單,企業被迫外遷。吳燕妮說,從反傾銷調查到最終裁定,整個過程一般會持續幾年時間,這給外貿企業外遷提供了時間視窗。當時,隻要把工廠遷到東南亞,大部分企業的訂單都能夠“無縫銜接”。

多家接受調研的企業說,當時考察過高棉、印度尼西亞等幾個國家,對比下來,越南的基礎設施、人口密度、營商環境等綜合條件最好。

越南也在積極主動承接這樣的産業轉移。2016年以來,越南持續出台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外商投資。越南平陽省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當地中資企業給吳燕妮的回報是:招商引資政策非常有誘惑力,且優惠政策相對成熟、延續性較好,能感受到當地政府發展的急迫性。

随着國内床墊制造企業的外遷,其上遊供應商,如海綿、金屬架構、木材等企業也緊随客戶腳步開始了遷徙。目前,在平陽省區域内,已有30餘家海綿發泡工廠建成投産,其中八成以上為中資企業,其餘部分則來自南韓和馬來西亞,而越南本土企業寥寥無幾。此外,這裡還聚集了衆多床墊、沙發、辦公桌椅等制造工廠。

被調研的企業說,越南平陽省當地的工業園區幾乎完全借鑒了國内經濟特區的管理模式。他們正采用“拿來主義”,沿着國内曾經走過的發展軌迹前進,并将城市發展與東莞、深圳等城市對标。目前,當地的發展階段與國内的世紀之交頗為相似——工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初步顯現出集聚效應,到處可見正在建設的工廠和大量方正的閑置地塊。盡管當地預留了大量的工業用地,但受訪企業回報,許多工業園的可用土地已經不多,且土地成本正在逐年快速上漲。

近幾年,在平陽省當地掀起了一股“炒地皮”的熱潮,大量越南本地商人紛紛囤積地皮、待價而沽,短短幾年就實作了收益翻倍。而現在,這些賺取了地皮差價的商人們,又開始将資金投入到水泥廠等實業中。

越南工廠的活力

放眼望去,在接受調研的越南工廠中,二十多歲的年輕勞工占據了絕大多數。越南擁有超過一億的人口,且以年輕人為主力。2023年,越南15歲以下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25%,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則約占5.5%。

被迫遷徙至越南的中資企業,享受到了越南當地的人口紅利。

多年以來,海綿制造行業并沒有太高的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一家中小規模的工廠雇傭四五十人就可以投入生産,企業成本更多集中于原材料的購買。是以,人力成本成為競争的一個重要變量。

一些受訪的中資企業表示,越南當地工廠的用工成本約為國内的三分之二。

吳燕妮說,國内工廠競争激烈,且訂單量不足。越南的海綿工廠似乎不用為此發愁,多數工廠一直保持滿負荷生産。但也有企業回報,産品的毛利空間已經壓縮至非常低的水準。

因工業區的快速發展,當地管理上也出現了一些“真空”地帶。

調研中,許多企業反映,因當地政府職能部門人手嚴重不足,部分審批流程耗時過長。監管部門會經常更新監管标準,調整或增加條款内容。

除此之外,許多中資企業也苦惱招不到兼具成本效益與本地化的管理人才。吳燕妮說,多家受訪企業表示,由于近年來工業區遷入的企業數量增多,對普工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劇上升。在一把手、二把手都是中國人的背景下,中資企業急需找到能夠“上傳下達”、協助推進工廠穩定營運的越南本地管理人才。

吳燕妮表示,無論在工廠還是餐廳以及超市等人群聚集的區域,随時都能遇到會講中文的越南人。

紮根生長

近兩年,北美市場針對床墊的反傾銷逐漸蔓延至整個東南亞。中國貿易救濟資訊網顯示,2020年至2023年以來,美國陸續對越南、泰國、高棉等多個東南亞國家啟動了床墊的反傾銷調查。2022年,加拿大也對原産于或進口自中國的床墊發起了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當床墊産品的生存空間逐漸緊縮時,遷徙至越南的中資企業隻能改變産品結構。

吳燕妮在調研中發現,越南的海綿生産商已将産品方向調整至生産沙發座椅或純海綿床墊所需的海綿,這些産品可以規避貿易限制。

但生産企業仍然面臨新的問題。目前,越南出口至美國市場的海綿沙發需要有越南的原産地證書,這要求海綿沙發使用一定比例在越南本地生産或采購的原材料;原材料也實行兩級追溯制度,要追溯生牛皮、面料、海綿、闆材等上遊原材料的來源。

為了獲得原産地證書,越南一部分中資企業隻能增加越南本地的原材料采購,減少采購直接來自中國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原料供應商也會在越南設立辦事處或尋找一家代理商,通過這種方式滿足下遊使用者的采購需求,規避兩級追溯制度。

因思維方式存在差異,企業管理者與當地監管部門的互相磨合也成為一道不小的難題。

調研中,有企業提及建廠時,在不涉及安全的情況下,按産業正常流程完成的投資,被越方認定不合規并開出罰單。為此,後續中資企業為規避風險,都會盡量雇傭一位熟悉當地政商情況以及懂中文的越南員工同步跟進工廠建設流程。

随着雙方的逐漸磨合,現如今,當地中資企業和政府也達成了諸多默契——政府突擊性的檢查比較少,即使進行突擊性檢查也會提前通知企業,給企業做好充分準備;企業也逐漸熟悉了政府對環保、安全生産等方面的要求。

不過,一些企業也回報,當地的環保、安全生産監管依舊不規範。

天花闆

伴随着雨季的到來,越南這片投資熱土的另一面才逐漸顯現。

一場持續一小時的暴雨導緻吳燕妮調研的一個工業園區積水嚴重,甚至蔓延至腳脖子以上。企業告訴吳燕妮,由于該工業區規劃較早,未能充分考慮到目前的排水需求,下水管道的口徑相對較小,容易發生積水問題。此外,落葉等雜物也時常導緻排水管道堵塞,但園區内安排的日常維護人員卻嚴重不足。

從越南胡志明市到平陽省的城市主幹道僅能允許兩輛車并排行駛。由于未明确劃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轎車、卡車和機車在道路上交錯穿梭,形成了巨大的車流量。這種複雜的交通狀況導緻慢速行駛在這裡成為常态。

盡管軟泡産業下遊的遷移已經持續了十多年,但上遊産業例如聚醚、TDI制造企業仍聚集在國内。吳燕妮表示:“一家原材料供應商的産能往往就能超過10萬噸,而越南的海綿制造企業總體需求較小,需求量遠少于國内一個海綿産業集中的省份,無法消化這樣規模的産能。此外,中國出口配套服務發達,中越海運距離短,自中國進口的穩定性和時效性并不差。”

2023年,越南GDP總量約為3.1萬億元,約為廣東GDP總量的23%。其中,2023年越南商品出口金額為2.58萬億元,約為廣東出口金額的47.8%。

盡管當地聚集了大量的海綿企業,但産業叢集的完整度仍難以與中國的珠三角地區相提并論。吳燕妮說,一些小的輔助材料,如面料、金屬配件等,并未像軟泡企業那樣跟随遷徙至該地。而在中國的珠三角地區,床墊或沙發制造工廠可以輕松在周邊購買到任何所需的原材料。

在調研過程中,除了基礎設施方面的問題,匯率問題也成為大量企業普遍反映的最為棘手的難題。自2023年年中以來,美元兌越南盾的匯率總體呈現出持續上升的态勢,且今年以來上升速度更快,不斷重新整理曆史最高位。5月,越南盾較年初已累計貶值近5%。

受越南盾貶值影響,紮根越南的中資企業将需要花費更多的資金從海外采購原材料,而賺取的利潤放在公司賬面上,也将面臨進一步貶值的壓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