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越身體層面的瑜伽體位法練習

作者:瑜伽徒

一提到瑜伽的體位法練習,多數人聯想到的可能是提升靈活度、肌肉力量……等身體方面的素質,不過體位法的效用并不僅于此。在瑜伽療愈(Yoga Therapy)的應用中,我們時常把體位法練習作為建立“内在資源”(Inner Resources)的一種方式,以及提升心理認知層面的“自我性能”。

超越身體層面的瑜伽體位法練習

大腦及神經系統無時無刻都在偵測我們的身體狀态,這通常是我們難以意識得到的内在運作曆程。大腦除了會根據偵測到資訊進行調控之外,也會形成我們對于自己的“看法”。

《越動越成功》作者Caroline Williams便指出,如果我們放任自己的身體變得虛弱,那麼肌肉骨骼系統傳來的自我資訊就會是:僵硬、衰弱。心理學家Louise Barrett指出,這與我們對于“自己能在這世上成就什麼”的看法有關。這可能就是為何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态,會令人感到焦慮和自尊心低落的原因之一。

超越身體層面的瑜伽體位法練習

身心整合的瑜伽療愈課程中,我經常會邀請學員練習細緻感覺自己的身體,并從這些資訊中去創造及強化個人的“能動性”(Agency)。這樣的練習不僅能夠提升自我的性能感,讓大腦産生一定程度的“安全感”,也能建立更多自我掌控及安定的内在資源。

超越身體層面的瑜伽體位法練習

此外,體位法練習也能作為自我“表達”的一種媒介。人類的表達方式除了口語之外,表情和動作也是舉足輕重的部分。許多長期背負社會群體壓力的人們,時常會有表達“拒絕”,以及為自己與他人劃立适當“界限”的困難。因而不斷地委屈自己附和他人,勉強地去做許多自己不願意進行的事情,甚至承擔自己難以負荷的工作,造成身心的壓力與情緒上的困擾。

超越身體層面的瑜伽體位法練習

針對這樣的狀況,體位法的練習同樣也能夠派上用場。我曾經在課堂中運用體位法的方式,讓學員們練習“拒絕”的身體表現。曾有學員在練習後驚喜地表示,這樣的練習讓他明顯地感受到情緒的釋放,也讓他更不害怕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學習瑜伽療愈的過程中,許多老師都曾鼓勵過我,要以更整體的思維來善用每一種瑜伽練習“工具”,每一種練習都可以同時針對身體、呼吸、情緒、認知及内在資源層面進行提升。雖然,這樣的教學思維及課程設計并不容易,但它确實讓我看見了更多對人們産生的幫助,并遠遠超越單純身體操練所産生的效益。

超越身體層面的瑜伽體位法練習

不過我必須強調,如果要進行此類的嘗試,引導者仍須對“心理健康促進”具備足夠的了解,同時掌握好原則及注意事項。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掌握得當,我們将能協助人們在自我療愈的曆程中,獲緻更多的成長與支援;反之,可能産生其他無謂的自我貶低和傷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