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财經故事會

2024-06-12 15:13釋出于河南财經領域創作者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采寫/陳紀英

編輯/萬天南

5月24日晚間,iOS使用者銀白點開抖音直播間,打算搶購愛奇藝會員時,卻圍觀到詭異的一幕,主播還在賣力講解,月卡、季卡、年卡等商品連結卻瞬間消失,迄今仍未上線。

銀白詢問客服後得到的解釋是,“親,非常抱歉呢,蘋果手機受到平台限制,無法檢視商品連結,也無法下單購買,建議親換個安卓手機下單。”

無奈之下,銀白最終用OPPO手機,登陸了同一個抖音賬号,搶購了愛奇藝的年卡。

5月24日至今,恰逢火熱的618大促,無論是抖音還是商家,自然都不願主動缺席。

有知情人士透露,抖音下架前述數字商品,實屬無奈。

每一個iOS App的新版本,都需通過蘋果App Store的稽核才能上架。這是蘋果獨有的卡脖子能力。

618大促前夕,抖音需要更新App版本,設定一些關于電商促銷的新入口和新功能。蘋果則趁機施壓抖音下架iOS端影音會員、網盤會員、知識付費等數字商品。據悉,抖音為了618大促不得不“服軟”。

蘋果與抖音博弈,本質是為了增收——抖音上銷售的這些産品,沒有向蘋果繳納30%的傭金(也被稱為“蘋果稅”)。

而抖音下架相關商品後,iOS使用者被迫回流到相應的APP内,購買價格更高的會員服務,蘋果也可以名正言順,從中抽傭三成。

相比在中國市場輕松躺赢——收着全球最高的蘋果稅,并且還要擴大稅基繼續“加稅”,蘋果在海外其他市場,卻沒有如此任性的機會,還要被迫減稅。

今年3月,在歐盟的反壟斷大棒之下,蘋果被迫認罰超百億人民币,還被迫下調“蘋果稅”抽傭比例——從原本的30%、15%(針對年收入100萬美元以下的小型開發者)兩檔,分别下調至17%、10%。

其後,美國、日本等也相繼宣布,要對蘋果啟動反壟斷調查。

庫克來華示好之後,蘋果還如此雙标,直接讓中國使用者、商家、平台破大防了。

抖音App新版本更新,被蘋果卡了脖子

此次抖音下架風波,波及的平台和商家,不在少數。

《财經故事荟》6月12日測試發現,愛奇藝、芒果TV等抖音官旗仍未上線會員商品。

空白的商品頁面徒留一句解釋,“商品不見了”,“沒有更多啦”,“新品上架中”。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遠不止長視訊,多個行業也被殃及。比如迅雷、喜馬拉雅FM、百度網盤、聯通網盤等售賣數字商品的網際網路平台店鋪,還有一衆知識付費的獨立商家等。

由于iOS使用者消費水準高、付費能力強——據Asymco 機構分析師賀拉斯·德迪歐釋出的調研,蘋果 iPhone 使用者在應用上的平均支出,是安卓使用者的 7.4 倍,自然也在知識付費使用者中占據了主流。此次下架風波之後,一些抖音知識付費類商家甚至被迫停播。

受損的既有民企,也有國企。比如,聯通雲盤與芒果TV等堂堂國企,也得忍氣吞聲低頭,至今沒有恢複上架相關商品。

有些抖音官旗和商家,不得不臨時調整了直播間貼片,向觀看直播的iOS使用者緻歉;同時緊急更新了話術, “水果機(蘋果手機)看不到連結,可以用安卓機購買,買完後水果機也能用。”

其實,這不是抖音與蘋果的第一次交鋒。

據新京報報道,去年3月底,抖音就曾下架過課程虛拟商品,恢複上架後, “暫僅支援安卓用戶端使用者檢視與下單”。

事出蹊跷,新京報記者多番調查得出結論,那次下架原因也與“蘋果稅”有關。

此前,抖音的付費課程商品走“小黃車”完成交易,不是通過蘋果支付,也沒被抽取到“蘋果稅”。

所謂“蘋果稅”,是指蘋果App Store對應用内的虛拟物品交易,收取30%的“過路費”,常見的包括遊戲充值、娛樂性打賞、會員服務(如視訊會員、社交軟體)等。

時隔一年,類似一幕再度上演。抖音受了委屈也不敢聲張,官方對外口徑是“系統更新”。

業内人士分析,假如蘋果繼續施壓,可能淘天、京東等平台的虛拟數字商品,同樣要對iOS使用者“說不”。

這樣的猜想也并非空穴來風。

關于蘋果是否有權向電商管道數字商品“征稅”,有行業人士解釋稱,蘋果依據的是其《App稽核指南》的相關規定。

但制定規則、解釋規則全在蘋果,是以蘋果既可以默許百度網盤旗艦店等在抖音上經營三年之久,也能突然施壓抖音将其下架。

淘天、京東等電商平台能否過了這一關,還得看蘋果臉色。

“免稅”的芒果會員,電商價不到蘋果價4折

在這場零和博弈中,唯一的受益者可能有且隻有蘋果。

使用者被割——同樣的服務,定價高了,付費多了。

由于在電商平台售賣的數字商品,無需繳納高達30%的蘋果稅,再疊加電商平台的大促等,定價要低于iOS端的APP内定價。

我們對比一番發現,愛優騰芒在電商平台的年卡價格,均遠低于其iOS端定價,其中,優酷視訊會員年卡的價差最小,在10-20元之間,電商價最低是iOS價的84折;價差最大的是芒果tv會員,高達149元,電商價不及iOS定價的四折。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未來,如果天貓、京東跟風抖音,針對iOS使用者全面下架上述會員商品,将會徹底截斷iOS端的長視訊使用者享受電商低價的權利。

随後,我們又對比了安卓和iOS使用者在APP内的定價差異。發現在标杆類的年卡産品上,兩端定價基本保持一緻,但在連續包月等定價上,iOS端定價也要持平或高于安卓端定價。

比如,愛奇藝基礎VIP安卓使用者的連續包月價為8元,而iOS使用者的價格則是15元。

其實,不止長視訊行業。今年5月,新媒體科技狐曾統計了50 項熱門 App 的虛拟商品定價,發現其中19 項付費服務,在安卓端有更多折扣,比例占到了 38% 。

使用者多付費,在扣除蘋果稅後,APP們也沒有多受益,相反可能還會受損。

長視訊等行業在抖音的超級流量池中,失去了引流拉新、拉動營收的機會,多年管道布局也折損近半。

以優酷為例,其抖音官旗積攢了574萬粉絲,1.1億獲贊,其中不少是iOS使用者。

我們查詢蟬媽媽資料還發現, 沒了iOS使用者的氪金支援,不少虛拟數字商品的抖音直播間場觀與銷售額都在斷崖式下跌。

以百度網盤官旗為例,從5月中旬至今,其直播帶貨業績的峰值出現在5月15日和5月18日,每場觀看人次均在51萬左右,銷售額估算都在100萬-250萬區間。

而在5月24下架風波之後,百度網盤官旗又開啟了數次直播,場觀打了2-4折,銷售額也回落至100萬元以下。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在某種程度上,過去長視訊平台陷入長期虧損,高昂的蘋果稅也算是負累之一。

以愛奇藝為例,從2019年到2022年,累計虧損235億元,2023年勉強扭虧為盈,當年淨利潤為19.5億元。

而在2023年,愛奇藝會員收入為203億元,是其第一大營收來源。假設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會員收入,由iOS使用者貢獻,意味着當年愛奇藝繳納的蘋果稅最高可能達到15億之巨。

不止愛優騰芒們,遊戲行業同樣作為數字付費行業,更為典型。

由于iOS使用者通常消費能力更強,是以也是遊戲營收的主要貢獻者。此前第三方機構Sensor Tower曾披露,《英雄聯盟手遊》玩家在App Store的支出,占總營收的84.2%;谷歌Play玩家支出,占比僅為15.8%。

在中國市場,雖然安卓和iOS都對遊戲行業抽傭,但由于安卓廠商開放了第三方下載下傳和第三方支付,是以,不缺流量的頭部遊戲廠商,可以選擇繞開手機廠商的官方應用市場,通過“切支付”模式,引導使用者在其他管道下載下傳和充值,避開抽傭。

比如米哈遊旗下熱門遊戲《原神》,不上國内安卓手機官方應用市場,使用者可以通過其官網等管道下載下傳、充值等,米哈遊也無需為安卓廠商繳納任何傭金。

但iOS卻沒有開放第三方下載下傳和支付,是以,30%的蘋果稅,《原神》等遊戲廠商,一分也少繳不了。

“蘋果哪天不開心了,很多行業都會大地震”

高大上的蘋果,多少有些雙标——在歐盟、美國、日韓等市場,乖乖減稅、交罰款時,在中國卻驕縱“加稅”,輕松躺赢。

作為蘋果全球第二大營收來源國、第三大營收來源地區,中國開發者繳納的“蘋果稅”,是全球最高标準——30%、15%,比歐盟貴了快一倍,比南韓都多出4個百分點。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根據第三方資料統計機構Sensor Tower的報告,2023年,“蘋果稅”為蘋果帶來了約223.4億美元的全球收入,折合人民币約1608億元,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480億元左右,占比超過四分之一。

另據今年第一季度财報,蘋果服務收入的毛利率百分比高達74.6%,其中就包含了高額的蘋果稅。

在中國市場稅率最高、躺賺暴利之外,蘋果還通過施壓電商下架虛拟數字産品,繼續擴大稅基實作實質“加稅”擴張,從遊戲到教培再到知識付費等。

以教培為例,2019年9月1日,教培企業“跟誰學”在其公号上發文稱,因蘋果要求其取消微信和支付寶支付通道、改為蘋果IAP支付并增付30%的“蘋果稅”,跟誰學已被迫下架蘋果App Store中的跟誰學App。App上架之後,蘋果使用者通過App購買課程,價格将上漲30%。

面對蘋果的“躺赢”,不願當冤大頭的中國iOS使用者宿怨已久。

2021年2月,蘋果使用者金某起訴蘋果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今年5月29日,上海知識産權法院一審宣判,判定蘋果在中國區軟體市場确實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APP開發者們同樣負擔深重——類似愛優騰芒等頭部平台少賺錢多虧錢,大量中長尾開發者也負累不小。

共研網報告顯示,從2017至今,中國應用商店APP總數數量持續下滑,從超過400萬下滑到250萬左右;再從收入規模來看——2023年,中國應用商店使用者支出達到520.6億美元,自2018年來以,總營收首次同比下滑。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不堪重負的部分開發者,開始铤而走險,不惜通過作弊避開蘋果稅。

有遊戲行業人士向《财經故事荟》透露,有些遊戲開發者會把虛拟權益商品,與實物産品進行打包銷售,“比如使用者想要買虛拟道具,或者想要角色抽卡的機會,遊戲開發者可以同時打包一個實物産品,捆綁銷售,應付蘋果其售賣的并非虛拟産品”,進而繞開蘋果稅。不過,此舉也有風險,一旦被查實可能會被下架。

而針對抖音下架多種虛拟産品,一些商家也被迫另想他法。

比如,一家在抖音售賣理财教育課的商家告訴《财經故事荟》,他們打算把課程權益包裝成書本、實體卡片形式,以此應對下架風波。

但此舉,第一提高了引流轉化的難度,還要在直播中多次向iOS使用者解釋;第二公司要額外付出引流、物流等成本,“因為我們标準課程客單價在5000元以上,比較貴,是以這個成本還算能負擔”。

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對商家來說并不好過。

一位知識付費領域的大V在短視訊中吐槽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蘋果公司哪一天不開心了,我們很多行業都會大地震。這次隻是數字商品被卡了脖子,有沒有可能下次就變成實物産品了?”(銀白為化名)

檢視原圖 175K

  •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 蘋果拿捏抖音618:為歐美“減稅”,對中國“加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