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攔住了中國電動車,歐洲也不會愛上美國的皮卡

攔住了中國電動車,歐洲也不會愛上美國的皮卡

樞密院十号

2024-06-12 23:51釋出于海南環球時報旗下樞密院十号官方賬号

攔住了中國電動車,歐洲也不會愛上美國的皮卡

圖為停靠在不來梅港的比亞迪貨輪一次運來數千輛電動車。

1、歐盟這次是真的要跟随美國征稅了嗎,準備征多少?

歐盟将從下個月起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最高加征38.1%的額外關稅。歐盟委員會6月12日釋出公告稱,如無法與中方達成解決方案,加征關稅将于7月4日左右實施。歐盟委員會表示,并根據其“疑似獲得的政府援助程度”,對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關稅;中國其他配合調查但未單獨抽樣的純電動汽車生産商:21%;中國其他不配合調查的純電動汽車生産商:38.1%。

進口自中國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适用單獨的稅率。新關稅是在歐盟現有的10%關稅基礎上加征的。新關稅被認為超出了此前的預期。

目前,咱們國家對歐盟的電動汽車征收15%的關稅。

2、德國為什麼沒攔住?

美國“政治新聞網”稱,德國在最後一刻,仍在努力采取行動,希望把這一關稅壓到盡可能低。

攔住了中國電動車,歐洲也不會愛上美國的皮卡

德國總理朔爾茨最近警告說,“孤立和非法的關稅壁壘……最終隻會讓一切變得更貴,讓每個人都更窮。”

據“政治新聞網”報道,這次歐盟裡反對對中國電動車加稅的有德國、瑞典和匈牙利。

吉利是受調查的中國公司之一,旗下擁有瑞典的沃爾沃。瑞典首相克裡斯特松一直在吸引中國的電動汽車投資,他加入了朔爾茨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的行列,公開反對歐盟征收關稅。

但這3位上司人需要争取到至少11個其他國家的政府,才能推翻歐盟委員會的關稅決定。今天通知的關稅是一項臨時措施,之後歐盟委員會将有4個月時間與成員國協商,是否将臨時關稅變為永久性關稅。歐盟成員國将被要求在11月2日前就關稅問題進行投票。一旦确定了,這一關稅通常征收5年。

金融時報稱,在這4個月裡,預計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歐國家會加入反對陣營。

3、這是一項經濟決定,還是一項政治決定?

歐盟的決定顯然是跟随美國,而在稅率上,歐盟對中國不同企業作了令人驚訝的細分。是以,這是一項算過經濟細賬的政治決定。似乎在測算中國企業的營利底線,進而“精确地保護”歐洲本土産品的價格競争力。

此前,有歐洲汽車商認為,20%-30%左右的關稅增幅将為他們“提供一些喘息空間”,但現在這個關稅一旦施行,歐盟差不多可以将大部分中國電動車排擠到門外,即便生存下來,利潤空間也會被壓到最低。

歐盟這完全是要跟美國站在一塊兒跟中國“脫鈎”的架式。是赤裸裸的政治決定。

是以,12日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表聲明稱“深感遺憾”,并表示“堅決不能接受”。

4、歐洲會面臨什麼報複?

《金融時報》說,許多歐盟汽車制造商譴責了這項關稅,擔心中國可能“以牙還牙”,擔心中國會阻止它們的汽車進入中國市場。2022年,歐洲品牌約占中國電動汽車銷量的6%。此外,意大利等食品和奢侈品出口國也擔心來遭到中國的報複。

此前西方媒體預測的遭報複對象,除了法國的白蘭地,還有豬肉和奶制品,2023 年,這兩種食品對中國的出口額達到近 50 億歐元——占歐盟對亞洲大國農産品出口的四分之一。

歐洲最大的農民遊說團體 Copa-Cogeca 已經表示,他們不想陷入歐中貿易戰的交火之中。“中國市場的規模如此之大,無人能忽視” 。

5、中國電動車發展會受影響嗎?

歐盟在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之前,已經經曆了一段所謂的“反補貼調查驗證”過程。一個有趣的數字是,就在歐盟啟動反補貼調查之際,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經曆了“爆炸式”增長,據英國《金融時報》本月4日報道,今年1-4月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在歐洲的注冊數量同比增長23%。低廉的價格和豐富的配置使中國電動汽車對于西方消費者頗具吸引力。

還有個有趣的現象,就在歐盟考慮用關稅阻止中國電動車時,歐洲國家争奪中國的電動汽車在本國設廠和就業機會的節奏一點兒也沒慢。

攔住了中國電動車,歐洲也不會愛上美國的皮卡

上圖為在米蘭的比亞迪專賣店

匈牙利獲得了中國汽車制造商在歐洲的第一家工廠投資,在2023年生産了約50萬輛汽車。

受益于西班牙2020年啟動的37億歐元吸引電動汽車和電池工廠的計劃,奇瑞将于今年晚些時候與當地一家合作夥伴在巴塞羅那的一家前日産工廠投産。

一名了解該公司計劃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奇瑞還計劃在歐洲建立第二家規模更大的工廠,并已與包括意大利等國政府進行了談判。

目前中國電動車的競争力是有目共睹的。而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将達4500萬輛,是2022年的4.5倍。可見,電動車産業方興未艾,市場潛力巨大且尚待激活,西方一些人炒作所謂中國“産能過剩”,真實目的無非是要打壓中國新興産業發展。

既然還有許多地區和國家對中國電動車笑臉相迎、提供良好營商環境,我們的企業是不是要委屈地留在歐洲市場争這點薄薄的利潤,這确實是一個問題。

現在好像有點明白了美國政府的想法:就算歐洲的汽車工廠越來越不願意生産福特、雪佛蘭和克萊斯勒,就算歐洲人不能再愛上皮卡和三排座suv等耗油汽車,也不能讓歐洲的工廠生産小型中國電動汽車。

好吧,上世紀80年代,他們也是用關稅和制裁排斥日本制造汽車,今天他們又得上了“汽車恐華症”。不過,當年他們好像也沒能擋住日本車的崛起。

樞密院十号/燕燕俠

檢視原圖 454K

  • 攔住了中國電動車,歐洲也不會愛上美國的皮卡
  • 攔住了中國電動車,歐洲也不會愛上美國的皮卡
  • 攔住了中國電動車,歐洲也不會愛上美國的皮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