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軍故事,新兵連那些事兒。

作者:普陀山西方船741

海軍故事,新兵連那些事兒。

——紀念逝去的普陀山海軍歲月!

1990年3月,一路風塵踏上東去的綠皮火車,從成都出發到上海轉至杭州,再轉運到浙西江山火車站,解放大卡把我們拉到了虎山軍營,成為了革命軍人,開始了當海軍的生活。沒有一天的休息與緩沖,無縫銜接開始新兵生活,立刻參加到新兵連集訓中,接受對新兵體能與意志的考驗,拉開了社會青年到革命戰士轉變的序幕。江山海軍十四隊,包括約200名官兵,全隊穿尉官服的幹部有二位,即是華連長和闫指導員,孫副連長身穿志願兵服裝,司務長軍銜兩條虛線條,三個區隊(排)長是“兩細一粗”的海軍中士,班長是“兩細條”的上等兵和“一細一粗”的下士,他們組成了連隊的骨幹架構。到江山海軍部隊後,入伍教育第一件事,明白自己現在是一名士兵一名戰士,要以服從指令為天職,絕對的服從指令,沒有任何條件可講,對上級的指令,做到無條件執行。具體來說,來自上級的指令,對新兵就是老一年兵的班長,老兩年兵的區隊(排)長,基本上少有隊(連)長及指導員下達的指令,至于中隊、大隊上司的指令基本沒有可能。

海軍故事,新兵連那些事兒。

入伍集訓第一周,四班周班長及黃區隊(排)長,反複強調部隊紀律,不斷提醒與說“軍人要服從指令”,尤其是下級服從上級,對上級的指令必須執行,并就如何貫徹好落實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有老兵進入寝室内,新兵要立刻停止動作,立刻面向老兵立正站好,等待老兵說好或坐下,不允許不理睬隻顧做自己的事,違反的會收到嚴厲的批評或加訓處罰。在道路上,遇見老兵時要立正,等老兵手勢示意或口頭指令後,或者其通過後再繼續正在進行的動作。在操場上集訓時,以班為機關的集體,遇到區隊(排)長及以上連隊幹部時,要立刻停止訓練,原地立正站好,向其報告XX班正在進行XX訓練,等待“繼續訓練”的訓示。參加新兵訓練二周後,“服從與指令”牢固融入到了身體,看到上級就會蹦的站起立正,類似條件反射的機器人,“上級”就是啟動指令,立刻觸發“站起來”的按鍵,“刷,趴”的蹦起來,面向上級立正站好。

海軍故事,新兵連那些事兒。

江山海軍是個完全封閉的世界,專業訓練新兵,搞得新兵思想非常緊張,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繃得很緊,腦袋裡裝滿“指令、該做什麼,下個指令是什麼”,有時感覺自己神經兮兮,略微機械麻木的做着對應動作。江山訓練團執行軍人條例十分嚴格,連隊要求白天不允許坐床鋪,不能破壞整潔得被子床單内務,休息時僅能坐在床前小闆凳上,可以與戰友聊天,或者寫家信,或者看書看報等等。不過偶然有區隊(排)長或者隊(連)長走進寝室,走到床鋪面前,面對突然而至的上級,不想被嚴厲批評或處罰,就必須立刻站起來,面向上級立正。實際新兵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個情況,專心沒注意上級的來到,迅速起立頭撞到上鋪,一陣鑽心的疼痛,不過隻能強忍着站好,不敢拿手去摸緩解疼痛。這樣撞到床的情況,八個月的新兵生活中有五次,每次都是撞得頭疼,還不敢唉約叫出聲來,隻想快些結束此地訓練,早點逃離這個嚴厲的“鬼地方”,這個新兵訓練的“火坑”。記得當時的心情糟透了,不過想着既然是當兵,那就必須學會忍耐與承受,必須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任何困難,要不當兵怎麼磨煉身心,怎麼培養堅強的革命意志呢?

海軍故事,新兵連那些事兒。

三十多年過去了,盡管江山是軍旅生活,軍人生命開始之地,對他的美好記憶真的少,甚至沒有什麼美好的事情,反正就是不喜歡它。生活艱苦,生活條件差,那是非常艱苦的一段生活,沒有輕松清閑可言,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軍體訓練,一切都圍繞軍體訓練在運轉和做安排,中心與核心就是訓練。每天睡醒時,就是訓練開始時,除了吃飯可以短暫的休息,每日超負荷的軍體訓練壓力山大,真累到身心疲憊,不過對晚上睡覺好,上床十來分鐘就入睡了。作為十八歲的青年,突然而至的艱苦當兵生活,有時會想為什麼當兵,甚至會有一點點後悔,為什麼不選社會青年之路,有時閃念好想逃離這一切,不過想到“别人行我為什麼不行”,“我也一定行”,理智最終徹底戰勝錯誤的沖動,放棄做怕苦怕累的“逃兵”,把軍旅軍人生活繼續下去。

海軍故事,新兵連那些事兒。

為什麼當兵,除了保衛祖國的目的,既要增長見識,又要鍛煉身體,培養堅強的革命意志,還有重要一點是回家會安排一份工作。冷靜思考後,理清當兵的邏輯,來到江山海軍,不可能逃離江山,則必須要适應江山,順利完成訓練團的教育訓練,必須接受躲不了的訓練生活。說實話作為青年人,當時心理非常不夠成熟,心想軍事訓練躲不了,那會不會有逃避訓練的機會呢?哪怕是半小時,甚至十分鐘也好,隻要不做軍體訓練,幹什麼重活累活都願意,單純想有個偷懶歇一歇。十四隊裡躲避艱苦訓練的情況有四種:一是幫廚,以“周”為界限,到夥房幫忙,為連隊準備一日三餐,工作很辛苦,不過能讓肚子舒服些;二是白天站崗,每次二小時,不參加軍體訓練,身體可以放松些,感覺身體要輕松舒服些;三是出公差,到連隊菜地弄菜園,或去某處做些體力活;四是其它類型。當時戰友十分青睐幫廚,遇到幫廚機會,踴躍報名參加,一次幫廚沒輪到我,幫廚生活沒有體驗到八個月江山生活就結束了。江山生活中,養成了寫日記習慣,清楚記下了躲避訓練的情況,二次白天站崗,四次到菜地弄蔬菜,還遇見了一次特殊的連隊公差。

海軍故事,新兵連那些事兒。

1990年5月的一天上午,天氣非常的熱,二小時軍體訓練後,渾身熱的遭不住,身上衣服汗水濕透了,訓練非常艱苦。四班周班長正在大課間休息,這樣的休息大概會有5-10分鐘,大家在樹蔭下沒有像往常做擊掌活動,而是席地而坐的純休息。突然黃區隊(排)長走過來,揮手示意大家原地不動,然後手一指,示意我站起來,安排我出一趟公差。聽到“公差”後,心裡很高興,馬上可以躲避艱苦體能訓練,不知道是出什麼公差,反正是“公差”就行了,内心蹦出幾個字“我願意,我願意….我願意”。懵裡懵懂中,搞清楚這次“公差”十分特殊,到家屬樓闫指導員家搞衛生。管他三七二十一,“搞衛生”的公差也是好差事,反正比一邊嗮太陽,一邊軍體訓練舒服,帶着明确的工作任務去了家屬樓。掃地、拖地、洗碗、抹桌子、整理炊具及扔垃圾,半小時的清掃任務拖了一小時多,高高興興的完成了特殊的公差,哼着小曲一個人慢悠悠快步走回了連隊。

海軍故事,新兵連那些事兒。

在江山海軍遇見的特殊的連隊公差,三十多年過去了,想起來還是覺得挺有意思,那是當時軍人的親身經曆,一段忘不了也不能忘的真實軍人生活。海軍的故事,畢竟過去三十多年,海軍的故事很多,不要太當真,也不要對号入座,因為你聽見的也許和我不一樣。不論怎樣,海天佛國”、“南海聖境”,大自然的祥和甯靜之地,值得你親身去體會與感悟。

2024年6月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