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作者:旭華說史

«——【·前言·】——»

在《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中,黃忠的形象得到了豐富,“老當益壯"成為其獨特的形象辨別,千百年來為世人所傳頌。黃忠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關于黃忠的曆史文獻記載·】——»

作為漢末劉備帳下的一員勇将,黃忠為集團的發展與壯大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然而與關羽、趙雲等蜀漢衆武将相比,後世對黃忠的關注與研究比較少。

學界尚無專門論述黃忠的文章,故不揣淺陋,草成此文,求教于方家。漢末三國時人取字多采用“排行十字飾”的形式,如司馬懿字仲達,他的兄長司馬朗字伯達。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在當時也有以“字飾十排行”取字的,如杜畿的三個兒子杜恕、杜理、杜寬的字分别是務伯、務仲、務叔,前面均為“務”字,其後加排行以示差別,“漢叔”便屬于這種模式。

漢朝用“漢”字作字飾的也不在少數,尤其在東漢時很常見,如曹節字漢豐,呂強字漢盛,“漢升”即符合這種情況。根據名與字相對應的規律來看,“忠”與“漢升”的關聯更強一些。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未見黃忠有其他兄弟的記載,故黃忠字漢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史書關于黃忠的籍貫也存在着争議,根據《三國志·黃忠傳》的記載,黃忠籍貫為豫州南陽郡。

然《後漢書》記載同時代又有另外一個陳留郡人黃忠,申根據史書記載,黃忠最先擔任的是荊州牧劉表帳下中郎将一職,并“與表從子劉磐同守長沙攸縣”。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漢朝時中郎将為重要武職,品秩比二千石,掌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勳管轄。東漢中後期由于戰事頻繁,中郎将不再限于掌管衛隊,不少帶兵武将也被冠以中郎将之職。

到了漢末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武将被封為将軍,中郎将反而成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李催、郭汜人主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關東勢力,遂“以(劉)表為鎮南将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但從實際掌權來看,與黃祖、文聘等大将相比,黃忠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很多戰鬥都沒有機會參與,位高權輕罷了。自初平元年(190)出任荊州刺史至建安十三年(208)去世。

劉表執掌荊州近二十載,安撫流民,發展生産,招攬學士,開立學官。荊州成為漢末亂世中一方淨土,劉表功不可沒。史載:除了開設學官,延攬儒者外,劉表也很注重軍事實力的發展。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以黃祖為江夏太守,常年與孫吳對戰。還曾接納張繡、劉備為附屬勢力,為已北部門戶,作為與曹操抗争的緩沖。滅張羨後,為鞏固荊南局勢,劉表造重兵前往,從子磐和黃忠應為此時進駐。

劉磐、黃忠到任後并非一味固守,而是向東不斷擴張勢力。《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載:“劉表從子磐,骁勇,數為寇于艾、西安諸縣。”雖然劉表注重軍事,但始終未有明顯效果。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不能知人善用。其實,劉表帳下不乏甘甯、黃忠等優秀武将,然其缺乏識人、用人的眼光與膽識。劉表用人,一方面注重任用地方豪族。

«——【·劉表不能知人善用·】——»

劉表重用家族成員,如以長子劉琦為江夏太守,從子磐、從子虎等皆使領兵作戰。另外,還有像呂公、韓晞等武将也都出現在不同的戰鬥中,但自始至終都沒有黃忠參戰的記都。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征荊州,劉表去世,幼子劉琮舉州投降。黃忠轉仕曹操,被授予代理裨将軍之職,仍就故任,歸屬長沙太守韓玄管理。倉皇逃回北方,留下大将曹仁坐鎮江陵(今湖北江陵)。

很快,周瑜擊敗曹仁,劉備也趁機攻打荊南四郡,長沙太守韓玄等人皆降,黃忠亦轉仕劉備。自漢末涿郡起兵以來,劉備由于缺少軍師為之謀劃,雖有關羽、張飛等當世虎将,卻一直東奔西走。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時而依附袁紹,時而投靠曹操,經常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戰袁紹戰敗,作為袁紹附屬的劉備也在曹操的攻擊下敗走荊州,投靠劉表。

“(劉)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s劉備屯駐新野(今河南新野)期間,大力籠絡人才,徐庶、諸葛亮等衆謀士盡歸帳下,“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在此期間,劉備是否曾招攬黃忠不得而知,但荊州豪傑多歸劉備的形勢黃忠自然是了然于胸的,這與他後來主動委質不無關系。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回北方,周瑜亦将曹仁逐出。

孫劉兩家關于荊州歸屬的沖突日益突出。關鍵時刻,魯肅力主孫權借荊州于劉備,孫權許之,“進妹固好”,沖突暫時緩和下來,但這始終不是長久之計,何況荊州本為四戰之地,難以為據。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東漢末年,漢中本為張魯盤踞,建安二十年曹操西征張魯,漢中平。為奪取漢中這塊益州北部咽喉要地,建安二十三年,劉備率諸将進兵漢中,駐紮于陽平關(在今陝西勉縣西武侯鎮)與夏侯淵、張邰相拒。

夏侯淵字妙才,夏侯惇族弟,自曹操陳留起兵,便随軍征讨,二十餘年,平叛讨逆,未嘗敗績,曹操贊其“虎步關右,所向無前”,無人出其右。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百戰百勝、功勳卓著的當世虎将。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被名聲不顯的黃忠斬殺,可見黃忠能力之強。黃忠臨陣斬殺夏侯淵後,随即由讨虜将軍升為征西将軍,從此跻身名将序列。從《上先主漢中王表》的排序來看,黃忠已然是僅次于關羽、張飛的集團核心人物。

可惜就在斬殺夏侯淵後不久,黃忠于次年(220)溘然長逝,未能親眼看見蜀漢建國。如果黃忠能夠多活幾年,或許能夠幫助劉備出征東吳,輔佐諸葛亮南征北戰。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憑借其多年的作戰經驗與勇猛頑強的鬥争精神,定能發揮重要作用,為蜀漢集團再建新功。根據史書記載,黃忠隻有一個兒子,名叫黃叙很早便去世,黃忠從此絕後,殊為可惜。

«——【·黃忠後繼無人·】——»

黃忠去世後不久,劉備也于蜀漢章武三年(223)去世,後主劉禅即位。蜀漢景耀三年(260),“追谥故将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其中黃忠被追谥為剛侯,強毅果敢曰剛。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剛”字很好地突出了黃忠勇猛頑強的英雄品質。雖然曆史上關于黃忠的記載隻有短短200餘字,然而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黃忠卻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絕倫的故事。

羅貫中用他的生花妙筆,在為數不多的曆史記載的基礎上,為黃忠叙寫出一則則諸如關羽戰長沙、計奪天蕩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于是一位慣使刀、尤善射、永不服老的老将躍然紙上。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結語·】——»

曆史上黃忠英勇頑強的勇将形象更趨豐滿。漢末名将黃忠出自河南南陽,先事劉表,後轉曹操,最後投靠劉備,在進攻益州和争奪漢中的戰役中表現出色,尤其是定軍山一役力斬曹魏大将夏侯淵,一戰成名。

最終以降将身份跻身蜀漢五将,殊為不易。然就在功成名就之後不久便撒手人寰,不免令人唏噓。黃忠雖已逝去千餘載,但他英勇頑強的精神品質仍激勵着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開拓進取、自強不息。

曆史有無數英雄,黃忠卻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真相究竟如何

資訊來源:

《三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