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安石陪宋仁宗釣魚,卻偷偷把魚餌吃光,宋仁宗:這人絕不可重用

作者:黎筱洛

嘿,朋友們,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故事的主角可不是一個随随便便的小人物,而是我們熟悉的宋代大儒王安石。王安石這位賢哲,不僅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而且還是一位鼎鼎大名、家喻戶曉的人物。可就是這位如此傑出的人物,有一次竟在陪宋仁宗釣魚的時候幹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以至于宋仁宗對他徹底改觀,斷言:"這人絕不可重用。"究竟王安石做了什麼,讓宋仁宗如此震怒?

王安石陪宋仁宗釣魚,卻偷偷把魚餌吃光,宋仁宗:這人絕不可重用

一. 聰明能幹卻古怪異常的王安石

王安石出身書香世家,自小就聰穎過人。10歲時父親便教他讀詩書,16歲時他已能撰寫華麗詩文,詞藻之美令人贊歎。22歲高中進士,成為朝野間銳不可當的青年俊傑。

然而王安石個性古怪,行事率爾,常被人诟病為"癖人"。他不事世故,不理旁人非議,對一些陋習大加痛斥,引起很多人的不滿。舉個例子,那時喜歡養貓的風氣很盛行,王安石批評這種行為是"玩世不恭"的表現。再比如他曾任知制诰,主要職責是為皇帝起草诏令,但他偶爾會在诏書中夾雜些自己的奇談怪論,引起皇帝不滿。

王安石陪宋仁宗釣魚,卻偷偷把魚餌吃光,宋仁宗:這人絕不可重用

盡管如此,王安石的才學和政績無可厚非。在溫州任職時,他施行了開墾荒地、鼓勵農桑的政策,使當地民豐物阜。在杭州任職期間,他又刻意清除了積重難返的弊政陋規。由于做事很有主見和魄力,王安石在各地流傳着"小宰相"的雅号,被視為未來的宰相之才。

不過,一個人如果過于固執己見、不知變通,很容易招緻反感和非議。王安石的這些特點當時就已經讓一部分人對他有所微詞,不看好他前程。朝野上下對他是非常有分歧和争議的。一方面,有人大力提攜,認為他必将是未來的宰相重臣;另一方面,也有人對他向來持謹慎态度,認定他多有古怪之處,不可重用。而當時的宋仁宗皇帝便屬于後一種觀點的持有者。

二. 陪宋仁宗釣魚的怪異行為

一日,宋仁宗在後花園設宴,請王安石及其他幾位大臣前來賞花釣魚。釣魚這項活動素來是皇家貴族的消遣,既悠閑雅逸,又富有文雅情韻。宋朝皇帝尤其鐘愛這一休閑運動,常在池塘邊臨流垂釣,賞心樂事。

這次釣魚會的場面布置得極為隆重。花園裡各處擺放了精緻的釣台,一旦有貴客上鈎,立即有宮女前來招呼。池塘中已投放了各種鮮活的釣餌,水面上漂浮着綠油油的浮萍,岸邊的垂柳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與倒映在水中的庭院景色交相輝映,煞是好一番雅緻景觀。

在每個貴賓的座位旁,内侍都備有金制的餐盤,盤中盛放着香噴噴的魚餌。這些魚餌看上去晶瑩剔透,顔色各異,或呈深紅、或泛黃綠,似乎都是上等的釣餌。宮女們謹遵着仁宗的囑咐,定時為貴賓們添置新鮮的魚餌,以防中途枯竭。

衆位大臣個個專注垂釣,面帶微笑,見釣竿一動,便齊聚過去相看究竟。唯獨王安石獨樹一格,在其他人全神貫注釣魚時,卻時不時瞄向身旁的金盤,似乎對那魚餌頗有些興趣。過了一會兒,隻見他竟大剌剌地伸手撚起一塊魚餌,放入口中嚼了起來。

旁人雖有所覺,卻也未曾深究。可半個時辰後,當侍從重新添置魚餌時,都驚訝地發現王安石身邊的金盤已然空空如也,魚餌竟然被他盡數吞食入腹!有幾位大臣終于忍不住側目而視,面面相觑,隻是難免有些失禮,無人開口勸阻。

王安石陪宋仁宗釣魚,卻偷偷把魚餌吃光,宋仁宗:這人絕不可重用

三. 宋仁宗對王安石改觀的緣由

釣魚之會未半,王安石吞食魚餌的怪異行徑已在場内散布開來。先是有宮人暗暗竊笑,接着一些大臣也開始私下裡交頭接耳。雖然沒人當面指責,但王安石露骨的行為已在場内引起不小的騷動。

宋仁宗雖未當場說破,但對王安石這般無理之舉卻頗為不快。後來在散場之際,他特意将王安石留下,親自詢問他為何做出如此怪誕的事。然而王安石的回答卻讓仁宗大為惱火。

原來,王安石并非不知那是魚餌,而是覺得魚餌看上去頗為可口,味道應當極鮮美,是以才會貪食難忍。仁宗聽後勃然大怒,斥責王安石為人處世毫無規矩,竟連簡單的魚餌也會口不擇食,豈非是極不檢點的行為?況且這還是在皇家釣魚之會上,身為賓客,理應尊重場合,遵循禮數。如此放蕩形骸,确實無狀。

王安石陪宋仁宗釣魚,卻偷偷把魚餌吃光,宋仁宗:這人絕不可重用

其實,王安石偷食魚餌的荒唐行為固然令人啼笑皆非,但仁宗之是以對他如此反感,還在于另一層原因。按理說,一個如此任性妄為、不拘小節的人,怎能被委以重任?即便王安石學富才高,但如果缺乏基本的操守和涵養,恐怕難當大任。是以這件事讓仁宗對王安石的人品徹底失望,認定他非馭衆之材,斷然不可重用。

在仁宗心裡,一個人的思維和行為如何,決定了他能否被托付重任。偷吃魚餌雖然隻是一件小事,卻可見王安石思想散漫、舉止無度。作為一代明師,仁宗自然希望能選拔出可靠謹慎的人才,而不是如王安石這般行事乖張,難以把持大局。于是從那以後,仁宗便将王安石列為"險餒之徒",斷然不予重用。

四. 王安石的不滿和反擊

被仁宗斥責一番後,王安石自然深感委屈。他本就性格剛直,加之才華出衆,自視甚高,哪裡受得了如此羞辱?于是王安石在心中暗暗記恨,并漸漸積累了不少反抗的想法。

不久後,王安石上書仁宗,建議推行一系列變革,包括裁汰苛捐雜稅、革新科舉制度、打擊遺老遺窮等。然而仁宗根本不予理睬,視其建議如無物。王安石大怒之下,轉而诤谪詩文,暗中諷刺朝政。比如他寫下了這樣一首無題詩:

"十年減,千萬術亦窮。但将饑渴理,哪怕卮酒甕。向使同從容,今作孤标衷。若逢浪迹人,對酌最高咡。"

詩中寫道"十年減,千萬術亦窮",隐晦地指摘朝廷财政困難,百姓流離失所。"但将饑渴理,哪怕卮酒甕"更是借酒消愁,反映了當時黎民疾苦。最後幾句則暗示自己已成"孤标衷",被朝野冷落,現在隻得"對酌"同路之人。

除了這種諷喻之作,王安石還曾多次直接以詩文對簿公堂,呼籲推行新政。他在詩裡說:"百年積虛僞,殚精盡錢谷。不圖存民命,徒恐覆巢去。"質疑朝野積習已深,荒廢民生,呼籲緊急改革。

王安石陪宋仁宗釣魚,卻偷偷把魚餌吃光,宋仁宗:這人絕不可重用

面對王安石這種反抗行為,仁宗并未采取過激手段,但也并未重新重用他。兩人就這樣對峙,誰也說服不了誰。直到仁宗駕崩,新君神宗繼位時,情況才有了轉機。與仁宗不同,神宗對王安石持開明态度,不但免去了他的所有罪名,還準備重新錄用,給予他改革的權力。

五. 神宗時期王安石的得意重用

直至神宗繼位後的公元1063年,命王安石入朝為相,掌權改革。這無疑是對王安石長期抗争的莫大肯定。自那時起,他的新政開始在整個王朝内施行,具體包括:

廓清河渠以利農田灌溉,減輕賦役以減輕農民負擔,革新科舉選士夫方式,打擊貪腐受賄,裁撤冗員從簡朝廷等。這些被統稱為"王安石變法"。施行之初,變法受到朝野重大阻力,但神宗親自堅持推行,終獲成效。

王安石陪宋仁宗釣魚,卻偷偷把魚餌吃光,宋仁宗:這人絕不可重用

農村因得以休養生息、恢複生機,而王朝财政也因裁汰腐敗、實行壟斷專賣等措施而日益充盈。随着變法效果初現,王安石也漸漸擺脫了朝野非議,重新獲得尊重。他本人也因掌權而神氣十足。

有一次,王安石騎着白馬出巡,路遇一貧民。那貧民一見是王安石,便高聲咒罵道:"你就是那個十年前偷吃魚餌、被仁宗斥責的'癖人'!現在倒是位高權重了。"

王安石聽後竟不惱反喜,大笑着對貧民說:"那你可知道,當年偷吃魚餌的下場又是如何?"貧民搖了搖頭。王安石得意洋洋地說:"如今統領六軍,手握百萬人命!"

從這番話裡可見,王安石此時已徹底揚眉吐氣,故作威嚴霸道的姿态。而他之是以能如此驕橫,正由于掌權改革終獲成效。雖然王安石的新政後來遭到東宮女真人的猛烈抨擊,但他本人仍為朝野所尊敬,直到去世為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