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有理兒有面

2024-06-18 20:52釋出于北京

搭夥做生意,但懂行的卻提前跑路,這生意還咋做?

綜合以色列時報及耶路撒冷郵報報道,6月16日晚,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在與以安全内閣的會議上宣布,戰時内閣已正式解散。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戰時内閣正式散夥,這是什麼騷操作?

正常情況下,解散戰時内閣無外乎兩種情況:

一種是敵人舉白旗投降了,戰争打赢了;

另一種是自己打不過,戰敗投降了,被迫解散。

然而,哈馬斯并未消滅,以色列自己也沒有戰敗,兩種情況都不在選項之内。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細心的網友可能會發現,以色列的“戰時内閣”早在一個星期前就已經“名存實亡”。

6月9日晚,以色列戰時内閣成員、主要反對黨國家團結黨上司人甘茨在新聞釋出會上宣布退出戰時内閣,并呼籲以色列提前舉行議會選舉。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同時,戰時内閣觀察員加迪·艾森科特也緊随其後,宣布退出緊急聯合政府。

6月9日甘茨就宣布退出内閣,内塔尼亞胡為什麼直到17日才正式宣布将内閣解散,中間的這幾天他在幹嘛呢?

不用想,肯定在忙着進行政治勾兌和規勸。

隻不過落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根本攔不住呀。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現如今,6人組成的戰時内閣,有2人“跑路”了,内塔尼亞胡還咋玩?

無奈之下,内塔尼亞胡隻能強撐面子表示,“戰時内閣是應甘茨的要求與他達成聯合協定組建的。既然甘茨已經退出,戰時内閣就不再需要了。”

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

真相究竟如何?

這嗑兒,有理哥還得跟大家好好唠唠。

“戰時内閣”的前世今生

以色列所謂的“戰時内閣”,是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後,以色列由6人組成的戰時内閣。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其中包括3個核心成員:總理内塔尼亞胡,國防部長加蘭特,以及前國防部長甘茨,他們三人擁有表決權。

另外還有3個觀察員,分别為前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民聯創始人之一加迪·埃森科特;前駐美國大使、現任戰略事務部長羅恩·德默爾和哈雷迪宗教政黨沙斯黨黨魁阿裡耶·德裡。

巴以沖突爆發初期,内塔尼亞胡為了鼓動大家支援自己,不惜向以色列所有在野黨發出“誠摯邀請”,并最終選擇與甘茨一起成立了戰時内閣,其目的就是為了高效地進行戰争或應對緊急軍事沖突。

說直白一點兒,其實就是在戰争期間,政府要把權力高度集中起來,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同樣,以色列組建的“戰時内閣”就是希望通過戰争快速“消滅哈馬斯”。

例如,二戰期間,英國就曾成立過戰時内閣,領軍大佬就是首相丘吉爾。

表面上看,這六個人“團結一心、衆志成城”。

實際上,“各懷鬼胎、面和心不和”。“戰時内閣”自成立初期就存在鮮明的立場對立。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内塔尼亞胡和甘茨本身就是政治對手,而加蘭特與甘茨之間是以前競争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的職位而鬧的很不愉快。

另外,内塔尼亞胡為平衡“戰時内閣”的權力配置設定,還特意将自己的兩名親信德默爾和德裡納入觀察員成員之中,以數量優勢主導戰時内閣。

看到這兒,大家應該明白了。

所謂的“戰時内閣”還是逃離不了政治遊戲和黨派鬥争的魔咒,這一點,何其可笑。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老對于甘茨和艾森科特而言,“戰時内閣”也是如此。

縱觀整個巴以沖突,以色列現如今已經是“内外交困、自顧不暇”了。

一方面,以色列北有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民兵組織和叙利亞軍的襲擾,南有葉門胡塞武裝封鎖紅海的困頓。

雖說以色列擁有鐵穹防空力量和鐵甲洪流,但也架不住伊拉克民兵和胡賽武裝的遊擊戰術。

所謂雙拳難敵四手,真的忙不過來呀。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另一方面,巴以沖突已經讓以色列的經濟陷入困境,人民生活水準不斷下降,社會不滿情緒日益凸顯。

同時,以色列的民族和宗教問題尤為突出,沖突正在進一步激化,國内局勢極其不穩,随時面臨崩盤的窘境。

還有進攻加沙受阻、人道主義危機、軍隊厭戰情緒高漲、國際輿論指責等等,都将以色列陷入衆矢之的、難以自拔。

巴以沖突之初,無論是内塔尼亞胡還是甘茨都認為,以色列VS哈馬斯,那不是手拿把攥。

是以,當覺得有利可圖的時候,以色列的在野黨們紛紛加入到戰時内閣當中,妄圖在此期間能夠分一杯羹,為今後的政治博弈攫取資本。

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

任誰都沒能料到,這場“手撕”哈馬斯的計劃不僅沒能成功,反而形成了“四面楚歌”的局面。

試想一下,本身就是“趨利”的臨時内閣,一旦有人見勢不妙,必定會打起退堂鼓。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到甘茨和艾森科特的“時局眼光”了。

這倆人都曾擔任過以色列的總參謀長,對局勢的把握真是準确。

畢竟誰都不是傻子,根據現在的形勢,與其一世背負罵名,不如早點兒“跑路”。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嘛,咱也可以了解。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反觀内塔尼亞胡和加蘭特。

按理說,加蘭特久經沙場,還是有一定的時局觀的,按照現如今以色列的國際地位和外圍形勢,他心裡一定門兒清。

隻不過礙于和内塔尼亞胡同屬于利庫德集團,沒辦法,隻好硬撐着。

另外,前面也說了,畢竟加蘭特也與甘茨有過節,着實是“騎虎難下”。

而内塔尼亞胡本人,隻是當過普通的兵,對于局勢的把握和認識,恐怕還稍稍遜色一些。

遊戲時間所剩無幾,内塔尼亞胡該何去何從

看到這兒,很多人就要問了。

既然無法讓甘茨和艾森科特“回心轉意”,換成别人不就行了,幹嘛非得一根繩上吊死。

其實,對于内塔尼亞胡來說,不是不想,是不能。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本身内塔尼亞胡在執政聯盟内部已經受到了掣肘,如果此時重組内閣,自己必定會再次面臨人員限牽制,無法行使最大的權利。

最明顯的證明就是,在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和财政部長斯莫特裡赫要求加入以色列戰時内閣後,内塔尼亞胡果斷作出了解散戰時内閣的決定。

這速度,快的驚人,生怕慢一步就重新組建内閣了。

現如今,加沙戰事遙遙無期、戰時内閣又被迫解散,内塔尼亞胡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一方面,他受到反對黨的攻擊,壓力巨大。另一方面,他還受到極端右翼勢力的逼宮。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此外,6月15日以色列軍方還在加沙地帶南部部分地區實施“戰術性軍事活動暫停”。

所謂的“戰術性暫停”,簡單來說就是暫時先不打了。

然而,這并不是“戰時内閣”指令,是以色列軍方的“自作主張”或者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同日,以國内數萬人在特拉維夫集會抗議,要求以色列政府盡快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定,以促成以色列被扣押人員獲釋。

而類似的抗議活動,在特拉維夫以及以色列全國多地上演。

一些抗議者甚至喊出了“内塔尼亞胡及其上司的政府下台”的口号。

好家夥,場面簡直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内外交困、舉步維艱,這就是内塔尼亞胡現如今的狀态。

你以為這就完了?

NO!NO!NO!

已經“跑路”的甘茨和艾森科特絕不會善罷甘休。

下一步,甘茨很可能将内塔尼亞胡拉下馬,這場在以色列内部掀起的權力遊戲,又不知還會呈現什麼樣的畫風。

看到這裡,我們隻能默默的感歎一句:留給内塔尼亞胡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檢視原圖 351K

  •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 内閣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