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小島知風

2024-06-22 11:32釋出于河北曆史領域創作者

前不久南韓國立故宮博物館向外界展示了珍藏着有500年曆史的國寶級文物用漢字刻寫的“北韓王世孫印”,讓南韓人興奮不已,為自己的國家曆史文化悠久而自豪。

但是就南韓展示的這個北韓王世孫印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都不值一提,如果中國曆史上最為權威、最為神秘的傳國玉玺能現世,那估計帶來的将是震撼世界的效果。

傳國玉玺是中國古代皇帝使用的印章,其代表象征着皇權天授,正統的合法性,曆代想當皇帝者,無不想得到傳國玉玺。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傳國玉玺的由來

傳國玉玺是中國古代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所打造,秦始皇統一中國并自創皇帝稱号,他為了讓後世都知道自己的功績,于是就讓丞相李斯找人打造了傳國玉玺。甚至秦始皇為了彰顯皇權的獨一無二,他規定朝臣和百姓的印章隻能稱“印”,隻有皇帝的印章才能稱為“玺”,并且還規定隻有皇帝能用玉打造印玺,其他任何人不能用玉造印。

關于傳國玉玺的材質,很多人都認為是秦始皇滅趙國之後得到和氏璧,是用和氏璧打造的傳國玉玺。其實這屬于是誤傳,按照史料記載,和氏璧是一種圓形玉器,中間有一個圓孔,璧身叫“肉”,壁空叫“好”。是以和氏璧是類似于圓盤似的圓形中空造型,它的形狀要比圓盤略厚一些,但是也不足以打造底座極厚的傳國玉玺。

是以和氏璧打造傳國玉玺是民間誤傳,在真正的史料《冊府元龜》和《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玺》中記載,傳國玉玺是秦始皇派李斯尋找上好的藍田玉所打造。

按照史料記載,傳國玉玺其方圓四寸,按照秦朝時期的尺寸,一寸等于2.31厘米,那麼換算下來,傳國玉玺大概有9.24厘米見方,大小就相當于我們現代人吃的漢堡包那麼大。傳國玉玺上面的印鈕是五條蟠龍,下面是很厚的正方形底印。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傳國玉玺的正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這意思就是說皇權是上天賜給皇帝的,上天會保佑國家強盛興旺,永不衰亡。

雖然傳國玉玺上面的話寫的很不錯,但是沒有一個王朝永遠興盛,永不衰亡,朝代更疊都是正常之事,是以傳國玉玺也随着朝代更疊颠沛流離。

最初的時候秦始皇本人就把傳國玉玺整丢了,當初傳國玉玺造好之後,秦始皇十分喜歡,走到哪都要把它帶身上,而秦始皇很喜歡旅遊。

是以,在公元前219年時,秦始皇到楚國故地旅遊,他乘船去洞庭湖上遊玩。結果突然洞庭湖起了大風,要把秦始皇的坐船掀翻,危急時刻,秦始皇身邊的侍從建議把傳國玉玺扔到洞庭湖裡祭龍王可保平安。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于是秦始皇就聽從建議,把傳國玉玺扔進了洞庭湖裡,說也巧合,很快洞庭湖便風平浪靜,秦始皇這才得以安全上岸。

這個事現在看來是不是很扯,其實很可能是秦始皇自己在遊船時不小心把傳國玉玺掉到了洞庭湖裡,可是秦始皇又不能對外說自己把傳國玉玺整丢了,要知道傳國玉玺是天授皇權,傳國玉玺被秦始皇整丢了,那不意味着秦始皇這皇權要被老天收回去了,是以秦始皇隻能對外稱用傳國玉玺祭龍王了。

是以秦始皇在世時傳國玉玺就丢了一次,不過按照史料記載,在秦始皇整丢傳國玉玺八年之後,又一個神秘人不畏艱險從洞庭湖裡幫秦始皇把玉玺打撈出來,并獻給了秦始皇。

不過按照史料記載,獻上傳國玉玺的人名字沒有記載,是哪的人也沒記載,整個一三無人員,獻上玉玺後就神奇消失。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要知道即便随着曆史發展,洞庭湖的面積不斷在縮小,可是就算是現今洞庭湖水面面積還約2579.2平方公裡,面積可謂是非常大,不僅大,而且水還很深,現今洞庭湖總容積220億立方米。

而在秦始皇時期,洞庭湖的面積要比現在的面積還要大得多,在那個時代沒有先進的打撈技術,就算是秦始皇在丢傳國玉玺時,刻下了記号,都早已沉入湖底,那時候沒有先進的打撈技術,這個神秘人如何從這麼大還這麼深的洞庭湖找出一個小小的傳國玉玺。

是以神秘人向秦始皇歸還傳國玉玺很可能是秦朝政府當時編造的一個神話而已,為的是安撫民心,讓天下人都知道秦始皇的皇權是上天所授,無論如何傳國玉玺都能再回到他手上。

後來的史料記載也印證了傳國玉玺重回秦始皇手上就是編造的神話,在傳國玉玺回到秦始皇手上三年之後,秦朝滅亡,漢高祖劉邦陳兵灞上,秦三世子嬰手捧傳國玉玺向劉邦下跪請降。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而劉邦得到傳國玉玺之後,按照史料記載卻發現上面寫着“受命于天,既壽且康”,并不是當初寫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這也最能說明傳國玉玺回歸秦始皇完全是編造的神話而已。

秦始皇很可能是晚年為了鞏固統治,又造了一塊玉玺,然後他對“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話不滿意,然後又重新編了一句“受命于天,既壽且康”的話,象征着他晚年想長生不死的意願。

不過傳國玉玺是不是當初那塊并不重要,劉邦看重的是秦三世子嬰投降的過程,劉邦得到傳國玉玺,就代表着他得到了天授皇權。

是以劉邦在攻殺楚霸王項羽統一中國建立大漢王朝之後,他就把子嬰當初獻出來的傳國玉玺定名為漢傳國玉玺。劉邦也和秦始皇一樣很喜歡這塊傳國玉玺,走到哪都要帶到哪,然後一代一代傳給後世子孫。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傳國玉玺的結局

雖然劉邦很喜歡,但是他的子孫後代并不喜歡把傳國玉玺帶在身上,畢竟誰願意沒事裝個那玩意在身上,多硌得難受啊,此後漢朝皇帝都會把傳國玉玺放在宮廷禦書房中。

時間撥轉到西漢末年,漢平帝劉衎去世後,外戚王莽把持朝政,當時王莽已經準備篡位,但時機不成熟,是以王莽自稱“假皇帝”攝政,冊立年幼的皇子劉嬰為皇太子,王莽與朝臣約定攝政到劉嬰成年即歸政讓其登上皇帝之位。

由于劉嬰年幼,王莽隻是攝政,是以傳國玉玺由皇太後即王莽的親姑姑王政君掌管,後來王莽要篡漢建立新朝,于是就派人到姑姑王政君那索要傳國玉玺,王政君很生氣,痛罵王莽是“忘恩負義,豬狗不如的白眼狼”,最後王政君無奈之下氣憤地将傳國玉玺砸到地上,摔碎了一角,王莽很是愛惜的派人用金子補上了這一角,是以自王莽之後,傳國玉玺就變成了玉鑲金材質。

不過按照史料記載,王政君當初摔碎的一角是傳國玉玺印鈕上的一條龍尾巴,并不是現今影視作品或者人們想象中的摔得是底座一角。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王莽死後,傳國玉玺先後又落到更始帝劉玄和赤眉軍擁立的建世帝劉盆子手中,最後東漢光武帝劉秀統一中國,劉盆子向劉秀獻出傳國玉玺投降,傳國玉玺又繼續傳承下來。

東漢末年爆發十常侍之亂,傳國玉玺下落不明,後來西涼軍閥董卓帶兵到洛陽平定了十常侍之亂,廢漢少帝劉辯改立漢獻帝劉協而把持朝政,引起了天下各路軍閥不滿,于是十八路諸侯會盟讨伐董卓,而董卓被迫逃離洛陽。

第一個攻進洛陽城的是軍閥孫堅,他帶人進入洛陽的宮廷後,在宮中一處井裡打撈出了一具宮女屍體,而宮女屍體上挂着一個小袋子,這個小袋子裡面裝的正是傳國玉玺,就這樣傳國玉玺到了孫堅手裡。

是以孫堅就有了皇帝夢,認為天授皇權,自己要當皇帝了,他很高興,但他并沒有聲張,而是悄悄把傳國玉玺交給妻子吳氏保管。後來孫堅戰死,他的兒子孫策為了重振孫氏家族基業,拿傳國玉玺從孫堅的老上司袁術那換了兵馬去開創基業。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于是傳國玉玺又到了袁術手中,袁術也就有了稱帝的想法,結果後來袁術稱帝遭到各路軍閥圍攻,最終袁術敗亡。在袁術死後,他的手下就帶着傳國玉玺向曹操投降,當時的曹操是東漢丞相,“挾天子令諸侯”,是以這麼一算這傳國玉玺也算是又回到了漢獻帝手中。

公元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逼迫漢獻帝禅位,并讓漢獻帝親自向他獻上傳國玉玺,就這樣傳國玉玺來到了曹丕手中。

稱帝之後的曹丕為了彰顯自己登基的合法性,特意命人在上面刻上了“大魏受漢傳國玉玺”八個字,用來證明魏國得國是漢朝禅讓,并非強搶而來,魏國是具有合法性的。

基于曹丕這種操作,于是在公元260年時,魏國權臣司馬炎取代魏國建立了晉朝,司馬炎又命人在傳國玉玺上面加了“大晉受魏傳國玉玺”八個字,這也算是有樣學樣吧。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公元311年,前趙皇帝劉聰俘虜了晉懷帝司馬熾,是以得到了傳國玉玺。公元330年,石勒滅前趙建立後趙政權,于是又得到了傳國玉玺,石勒為了證明自己天命所歸,又命人在傳國玉玺上刻了“天命石氏”四個字,這時候傳國玉玺身上已經被刻字刻的滿滿當當了。

此後曆經五胡亂華、南北朝大混亂時代,政權更疊頻繁,傳國玉玺也屢次易主,一直到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傳國玉玺才來到了隋朝宮廷。

不過這一次也隻是短暫的停歇,隋朝二世而亡,隋文帝的兒子隋炀帝楊廣在江都被權臣宇文化及弑殺後,楊廣的妻子蕭皇後帶着孫子楊政道和傳國玉玺逃往漠北投奔突厥,就這樣傳國玉玺在隋末時期來到了草原上。

一直到公元630年,統一全國的唐太宗李世民派遣大将李靖攻滅了突厥,蕭皇後帶着孫子楊政道向李世民獻上傳國玉玺,至此傳國玉玺歸于大唐。

李世民曾經十分渴望得到傳國玉玺來證明自己登基繼位的合法性,在得到傳國玉玺之前,李世民曾自造了很多玺印,直到傳國玉玺到來之後,李世民把所有自造的玺印全部收起來,從此隻用傳國玉玺。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在女皇武則天時代,由于武則天晚年特别害怕“死”字,而“玺”字與“死”字發音相近,是以武則天就把玺改為寶,此後“寶”字稱呼被曆朝曆代傳承延續下來。

傳國玉玺在唐朝安穩了很久,不過到了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又開始颠沛流離,傳國玉玺最後一次出場時,是在後唐末帝李從珂手中,當時後晉建立者石敬瑭聯合契丹圍攻後唐,李從珂被石敬瑭與契丹聯軍打敗,再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李從珂帶着妻子兒女和傳國玉玺登上玄武樓,随即李從珂點燃了玄武樓,他全家以及傳國玉玺都葬送在火海之中,從此之後傳國玉玺下落不明。

這裡要說一下,玉的熔點是1700°,這個溫度是很難達到的,古代燒制瓷器的窯都達不到這個溫度,更何況是露天火場,是以李從珂舉家自焚未必能焚毀傳國玉玺。

不過雖然玉的熔點非常高,但是玉在高溫情況下内部結構會被破壞,會使裂痕增多,是以傳國玉玺可能當時是被燒裂了,或者被燒黑了,最終被人忽略掉了。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此後各個統治者都會自造傳國玉玺,這也讓傳國玉玺層出不窮,像石敬瑭按照傳國玉玺自造的“受天明命,惟德允昌”;後周太祖郭威更是一口氣造了兩塊,一塊是“皇帝承天受命之寶”,另一塊是“皇帝神寶”;宋太祖趙匡胤則制作了“大宋受命之寶”;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又制作了“承天受命之寶”;宋仁宗趙祯登基後制作了“皇帝欽崇國祀之寶”。

可以說不到百年時間就出現了很多高仿傳國玉玺,而且在五代十國之前,三國、五胡亂華、南北朝這些亂世時期,更是有數不勝數的仿造傳國玉玺,不過這些所有包括後來宋朝制作的傳國玉玺的意義和影響加起來都不及當初秦始皇留下的這顆傳國玉玺,是以曆代皇帝想讓自己的皇帝之位更具合法性,都會努力去尋找正統的秦始皇流傳下來的傳國玉玺。

在宋哲宗時期,有一名叫段義的農民在耕田時,在地中發現了陪着李從珂葬身火海的那枚傳國玉玺,于是獻給了朝廷,後來經十三位博學多識的大學士鑒定,認定這枚傳國玉玺就是當年秦始皇傳下來的那枚。

于是傳國玉玺再現人間,不過不久之後,公元1126年,北宋被金國所滅,徽欽二帝都被金國人擄走,傳國玉玺也被金國所得。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後來蒙古人攻滅了金國,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卻始終沒找到傳國玉玺。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一直到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後,傳國玉玺居然在鬧市被人當街售賣,于是被元朝宰相伯顔派人收走。

此後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朱元璋派大将徐達北伐蒙元政權,元朝被徐達打的慘敗跑到漠北,朱元璋曾給徐達下令,要求徐達務必要從蒙古人手中找回傳國玉玺,不過徐達雖然大勝元軍,卻一直沒能找到傳國玉玺。

由于朱元璋對傳國玉玺的重視,是以此後明清時期民間都十分熱衷于鼓噪傳國玉玺現世的話題,但是這些傳國玉玺大多是仿造的赝品。在明孝宗朱祐樘時期,還有人向明孝宗進獻傳國玉玺,不過明孝宗當場就看出來這是赝品仿造的。

後來清太宗皇太極攻滅了北元林丹汗,在林丹汗死後,林丹汗的妻子娜木鐘帶着北元傳國玉玺改嫁皇太極,是以皇太極号稱得到了傳國玉玺,此後傳國玉玺被收藏于紫禁城之中。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不過有意思的是根據史料記載,清高宗乾隆皇帝喜好考古見證,他曾親自組織一些博學多識的人鑒定了皇太極收藏的傳國玉玺,最後連乾隆本人也不得不承認這枚傳國玉玺并非秦始皇流傳下來的那枚,而是道地的赝品假貨。

乾隆為了遮掩太祖父皇太極被假傳國玉玺糊弄的尴尬,乾隆對外稱該玉玺雖然屬于是赝品,但品相很好,權且以假當真聊以充數也無傷大雅。此後這枚傳國玉玺被存放于沈陽故宮之中,清朝滅亡後不知所蹤。

至于清朝制定的傳國玉玺,在1924年時,西北軍馮玉祥派遣部将鹿鐘麟将清末帝溥儀驅逐出紫禁城,鹿鐘麟驅逐溥儀時還曾找他索要清朝的傳國玉玺,但當時清朝的傳國玉玺就已經不知所蹤。

至此随着封建王朝徹底覆滅,不論是秦始皇流傳下來的傳國玉玺,還是清朝後來仿制的傳國玉玺全都不知所蹤。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寫在最後

是以最早秦始皇打造的傳國玉玺應該是沉入到了洞庭湖底,而後來流傳最久的玉鑲金傳國玉玺很大機率是在宋元時期就失蹤了。

曆經兩千多年,傳國玉玺數隐數現,最終還是随着封建王朝的徹底覆滅而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洞庭湖或許能再次讓秦始皇掉入湖底的那枚傳國玉玺現世,或者那枚玉鑲金傳國玉玺亦會突然出現,如果它們能重制人間,那将會給世界考古學界都帶來震撼的效果。

文/小島知風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檢視原圖 54K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
  • 跨越千年,曆史上著名的傳國玉玺今何在?這些地方或許藏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