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空調産業鋁代銅,是時候出政策了

作者:家用電器雜志1980

2024年5月下旬,銅價在持續數月的上漲後達到曆史頂峰,逼近9萬元/噸。

同一時間,北京某小區正在和國内“以舊換新”正規軍較量的收廢品大哥,上門回收空調櫃機的價格已突破了800元大關。

十餘年來,每當銅價飙漲之時,都是空調産業探讨鋁代銅可行性之日。但今時不同往日,在這個世界競争格局說變就變的今天,銅作為中國新能源車+空調+AI算力大量使用又高度依賴進口的重要原材料,其戰略意義已然不言而喻。

那麼今天,是不是到了有必要強制讓鋁代替銅成為空調核心原材料的時刻?

銅鋁比較的并不隻是價格

5月下旬,在銅價創下接近9萬元/噸曆史紀錄的同時,鋁價也創下曆史新高,但隻不過是剛剛突破2.1萬元/噸。兩相對比,實在是差距巨大。

巨大的價格差距,自然再次引發業内關于用鋁制換熱器代替傳統銅制換熱器的呼籲和探讨。但這一次的聲浪,卻不僅僅是由于兩種有色金屬的價格差距,而是上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

銅價的波動成因較為複雜,涉及金融、政治等多重因素。但近年來全球能源轉型所引發的去碳化和電氣化趨勢,是一個注定将持續提高用銅需求的關鍵因素。不僅如此,AI技術更新引發的電力需求對銅的需求同樣在持續提升。無論是新能源汽車制造還是低碳戰略,亦或是AI科技的持續進階,都是中國當下正在重點發力的關鍵領域。

對中國來說,銅變得非常重要。但偏偏中國屬于用銅大國,銅資源的對外依賴度很高且定價權不足。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精煉銅消費量達到了1522萬噸,占到全球銅消費量的56.2%。然而,中國的銅礦産儲量僅占全球的8%,大部分銅資源依賴于進口。這與中國目前強調“供應鍊安全”的發展戰略相悖。

與銅相比,雖然中國本土鋁土礦儲藏量也較匮乏,但鋁土礦産量排在世界前兩位。由于鋁土礦主産地幾内亞的衆多鋁土礦由中國營運,在世界範圍内,中國擁有鋁土礦的定價權。目前,在供應鍊安全上,鋁的情況要比銅好很多。

是以,以鋁節銅、以鋁換銅的呼聲越來越大,這不僅出于對銅與鋁價格上的巨大差距的考量,更是基于中國龐大的銅消費量預期,對國家戰略資源配置的綢缪。

空調産業鋁代銅,是時候出政策了

家電用鋁,難在空調

有關中國有色金屬的各種調研都清晰顯示,目前中國用銅量較大的領域中,家電産業上下遊制造仍然首當其中。家電産業中的銅主要應用于電機、連接配接管、換熱器、風機等部件的制造中,理論上這些部件用鋁代銅都具有可行性,這也是目前用銅量較大的幾個産業中,家電産業被認為是最具“節銅”效果的産業的原因。

事實上,家電産業中冰箱作為曾經的用銅大戶已經在多年前基本實作了鋁代銅,據《鋁應用白皮書》顯示,早在 2007 年,中國冰箱冷凝器與蒸發器鋁使用率就達到了80%。目前,主流冰箱企業的冰箱産品鋁使用率超過了90%。制冷管路以銅管為主的局面已經改為以銅、鋁管結合為主,壓縮機連接配接管、回氣管、蒸發器基本都是鋁材料,但毛細管和部分連接配接部位還保留了銅材質。

如同制冷劑替代程序中,冰箱産業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完成天然工質R600a替代R12一樣,空調産業無論作為溫室氣體排放量大戶還是作為用銅大戶,推進新材料替代的程序都遠遠落後于冰箱。

與冰箱相比,空調的“半封閉”屬性和核心部件熱泵的工作原理,使其在環保與節材的道路上注定充滿坎坷。

業界對空調産業上下遊實作鋁代銅的效果做過粗略測算,以單台空調平均使用4kg銅為例,2023年全年中國空調總産量高達1.7億台,僅空調整機就耗銅高達68萬噸。如果加上上遊年産量突破2.6億台的空調壓縮機和超過4億台的空調電機,空調産業上下遊制造用銅量已經達到百萬噸級别。即使僅用鋁實作80%的銅替換,空調産業“節銅”效果也是相當可觀。

二十多年來,空調産業對鋁的應用研究從未停止,截至目前,已有衆多應用成果,總結來看,鋁在空調中的應用除了價格優勢之外,還有幾大關鍵優點。

其一,鋁材的特性更适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路徑。一方面,鋁的抗腐蝕性比銅更強,且再生環節簡單、廢棄處理無公害。相比銅管換熱器複雜的拆卸過程,全鋁換熱器的拆解要容易得多,而且再造鋁合金也經濟實惠。另一方面,鋁材料可以實作空調的輕量化設計,純鋁的密度僅是銅密度的1/3,采用鋁換熱器、鋁線電機壓縮機的空調整機重量大幅度降低,大大降低空調安裝難度,提升安裝效率和安全性。

其二,鋁制換熱器的性能持續更新後顯現優勢。一方面,鋁管材換熱性能衰減明顯低于銅管,同時鋁管材抗蟻穴腐蝕性效果明顯。另一方面,随着研發成果的疊代,在以微通道換熱器為代表的鋁應用技術路線中,鋁制品的換熱效率大幅提升,克服鋁導熱系數較低的負面影響。

其三,微通道換熱器可以大幅度減少制冷劑充注量,符合國家雙碳戰略,能夠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甚至因為充注量降低,可以加快R290等天然工質制冷劑的技術改造及推廣應用進度,不僅節銅,更能降碳。

這些優點,目前依然并不足以支撐鋁在空調産業大踏步前進,其應用推廣依舊受到多重阻力。

空調産業鋁代銅,是時候出政策了

業界呼喚政策激勵“正本清源”

事實上,根據近年來的業界觀察,空調産業對鋁的應用顯得猶豫不決的重要原因,有技術難點,也有路線博弈,但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最關鍵的因素是人的聲音——消費者的聲音、競争對手的聲音、甚至是媒體的聲音。

許多年來,我們一次又一次聽到空調研發人員這樣的說法:“我們當然願意推廣鋁的應用,但我們怕友商帶節奏攻擊,怕品牌的口碑受到打擊。”

有意思的是,這樣“投鼠忌器”的觀點,幾乎每一個空調品牌的相關負責人都說過。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稍有風吹草動就能将疑問演變為質疑進而上升到對“黑心品牌”的聲讨,這令每一個空調品牌都不敢率先在國内市場供應鋁制換熱器的空調。即使一些鋁線電機、壓縮機和一些鋁換熱器空調已經出口到海外并穩妥應用,各個空調産業上下遊企業仍對此諱莫如深,生怕讓“鋁代銅”成為創新不成反遭攻擊的把柄。

更有企業研發負責人直言,目前抖音等視訊平台的一些部落客,為奪流量給空調拆機的現象比比皆是,很多都去給空調“稱重”,甚至用重量來衡量産品是否是真材實料。輿論場的舊思維跟不上産業創新的新路徑,讓空調企業心驚膽戰。與其冒着巨大的輿情風險去換鋁,不如将銅價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來得更容易些,這成了空調企業的思維定式。但在如今終端需求嚴重不足,市場價格戰硝煙再起之際,這份原料價格上漲的成本還轉不轉得出去?

其實,每個煎熬在銅價高企的空調企業,都期待着一些激勵鋁在家電中應用的政策出台,希望為行業找到一個可共同信賴的“更新踏闆”。

業界呼喚政策助力“突破瓶頸”

呼喚支援政策出台的另一大因素,是鋁在空調中的制造與研發瓶頸需要突破。

一方面,制造技術切換降低了企業意願。在采訪中,無論是微通道換熱器制造商,還是空調整機、壓縮機的研發負責人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如解決微通道鋁換熱器制熱結霜速度快的問題,需要通過更新換熱器結構布局來實作,間接影響了制造成本;如為降低鋁管點狀腐蝕和電化學腐蝕,要将生産線進行調整,分割銅和鋁的換熱器生産線,同時要更換鋁制加工裝置,盡量減少雜質;如目前空調變頻壓縮機中的用銅量遠小于定速機型,這意味着目前中國制造的轉子空調壓縮機中占據絕大用銅比重的變頻機基本沒有切換鋁線電機的意向。

另一方面,鋁産業需要更新。因鋁材管路的焊接難度高、内含雜質導緻抗腐蝕性相對銅差、電解鋁在加工過程中耗能太大。事實上,鋁的整個加工産業鍊都需要更新,包括降低火電使用比例,提高鋁錠的純度,提升鋁管材相關的焊接裝置水準等方面。

綜合分析,将鋁應用于空調産業的挑戰,并非不能解決,但這不僅需要技術的持續完善,還需要制定統一的行業标準,更需要政府的強力政策推動。

在這個眼看銅價将邁入每噸10萬元大關的關口,是時候為鋁在空調中的應用釋放相關政策了。

(本文首發于《電器》雜志,作者蘇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