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繼祥紀實文學:黃金魂(26)

作者:玲珑剔透紫玲珑
劉繼祥紀實文學:黃金魂(26)
劉繼祥紀實文學:黃金魂(26)

25-穿山度石不辭勞

——3支隊工程師楊國傑紮根白山黑水間尋找金礦

工程師楊國傑在白山黑水裡尋金覓寶16年,已在山嶺、岩石、 松濤中間紮下了深根。

1980年以來,楊國傑先後參加了大、中、小型地質報告的編制工作;在連續六年任地質技術負責的繁重工作中,曾主編送出了伊春市石頭岔子河、内蒙古額右旗西牛耳河、大興安嶺額右旗狼狽河、小西溝、阿裡亞河勘探、詳查三份地質報告,共向國家送出砂金表内儲量10噸。

1984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87年, 被上級破格晉升為地質工程師;連續六次受支隊嘉獎,兩次榮立三等功,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産黨員和先進個人标兵;1991年1月, 被國務院黃金上司小組授予“'七五'期間為黃金工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稱号。

楊國傑的老父親曾經是地質隊的一名工程師,爬了一輩子山, 找了一輩子礦。楊國傑小時候就看到:父親常年累月不在家。家庭這副重擔完全壓在母親的肩上,一家老小全憑她照料,白天勞作于田間,夜晚縫補于燈下……這一幕幕的情景常在楊國傑腦海中浮現。 他想,今後無論如何不能幹地質,走父親的老路。

可是,也許是命運的安排,他中學畢業後就走進了地質學堂。困惑和迷惘仿佛是一 種無形的枷鎖,禁锢着他充滿幻想的心。後來,畢業配置設定到地質隊,他沉默不語,打不起精神。随着與老同志的交往,特别是1980年成為一名部隊技術員以後,傷感才漸漸淡化,思想得以升華。老一輩地質工作者孜孜不倦地追求,不斷地震撼着他的心。他想:要幹就幹出名堂來。

從此,他“萬山秋葉下,獨坐一燈深”,常常不顧 一天的疲勞,挑燈攻讀,研讀了幾百本專業學術書籍,記了十幾萬字筆記。1984年以前,他在編定地質報告中,隻負責編制部分圖紙,後來可以擔任主編。這當中,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血呵!再後來, 又當上了礦區技術負責、連隊主任工程師,直到地質股副股長,勝任愉快地負責全支隊的地質業務工作。這,對于一個35歲的他來說,是多麼難能可貴呀!

劉繼祥紀實文學:黃金魂(26)

楊國傑和他的戰友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毅力和勇氣,用尋覓的目光,開拓的雙手,在大興安嶺打開了地下金庫。

1986年,部隊開進方圓幾百裡沒人煙的大興安嶺西口子勘探區。 為了在施工前摸清礦區的地質情況,楊國傑便組織地質技術人員一 道開進施工區進行實地踏查。

當時正值3月,大興安嶺寒風卷着雪浪,一陣陣迎面撲來,沒膝深的積雪由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已結了 一層冰的硬殼,雪下是高高低低的塔頭,走起來深一腳,淺一腳。 靴子還常常被雪上的硬殼卡掉,靴筒裡灌滿了雪,汗水融化了雪, 每個人的靴子裡就郁結了一層冰,手上和衣服上都刮出了一道道口子;餓了,就啃一口涼饅頭,咬一口鹹菜;渴了,就抓把雪放進嘴裡。

就這樣,楊國傑他們忍饑受凍了七、八天,終于踏遍了整個礦區的各條溝谷,摸清了地貌、第四紀地質等情況,對成礦地質條件有了确切地了解。據此,楊國傑對原設計的偏差做了進一步修改,進而有效地加快了找礦步伐,減少了工程量,節約了 50 000多元 工程費用,為順利拿下阿裡亞阿礦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地質工作中,作為技術負責,關鍵是抓品質。楊國傑不怕點與點之間的距離遠,經常到班組巡回檢查,嚴格用《規範》要求班 組和技術人員。

1988年,在西口子施工時,由于那裡交通閉塞,即使裝甲車運作也經常受到阻隔,條件異常艱苦。全連上下,幾個月 也吃不到一口青菜,僅吃幹菜和鹽水煮黃豆。楊國傑由于1986年 做了扁桃體摘除手術,留下了咽炎後遺症,咽喉長期紅腫,有時連咽唾液都因難,幹菜吃到嘴裡就像嚼幹草一樣,刺得咽不下去,整 天半饑半飽地生活。大家看到楊國傑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走起路來打晃,渾身無力,直冒虛汗,都勸他休息幾天。可是,他卻毫不在乎,每天仍步行幾十裡下班組檢査指導。

劉繼祥紀實文學:黃金魂(26)

人們還記得,去年在阿裡亞河礦區施工,是楊國傑鑒定報告成果的關鍵一年。他心急火燎,謹慎認真。這一年,他在人煙荒蕪、溝深林密、野獸出沒的地 方,經常一個人頂着烈日、踏着泥水和塔頭,轟打着成群撲來的蚊子、小咬和瞎嫁,在相距幾十裡的班組間穿插,一年共走了 1萬多 裡,踏遍了每一條溝,走遍了每一條線,對主要礦段的鑽孔重點檢查,從沒放過一點偏差。

由于楊國傑下大氣力抓了施工品質,使工程的合格率大大提高,未封底孔數比從前大幅度下降,并且使一些原被認為是表外礦的礦段提升為表内礦,增大了礦的工業利用範圍。 在報告編寫中,楊國傑也始終不忘品質。一般情況下,每年年底送出地質報告,室内工作都很緊張。一個大一點的報告,光圖紙就數百張。每張圖從草圖到成圖要檢査修改十幾遍;儲量計算萬個資料, 必須做到一個不錯。有時在一個數字上出現差錯,就要将文字圖紙變動十幾處,再加上文字報告需要搜集氣象資料、水準資料,以及各種樣品的分析成果等方面的資料。

楊國傑白天編寫文字報告,晚 上還要在燈下檢査核對每一個數字,每一張圖紙,每天工作十三、 四個小時。1990年上半年,楊國傑主持編定狼狽河、小西溝、阿裡亞河砂金勘探報告近四個月,隻休息了一個星期天。7月份,在 報告即将送審的前幾天,楊國傑每天隻休息四、五個小時,保證了報告的按時送出。

當兵的離家在外,搞地質的常年奔波。兩者合而為一,自然給家庭帶來重重困難。楊國傑加重了事業的秩碼。

1980年,離春節還有半個月。楊國傑正參加法别拉河砂金地質報告的編寫工作。父母連續兩個春節沒和兒子在一起了,接二連 三地來電報摧他早點回去。他又何嘗不想與父母團圓呢?可是,編寫報告的任務尚未完成,當他看到家在南方的一些老同志還未走時, 就主動提出自己留下來,讓他們先回去。就這樣,直到大年三十晚 上,楊國傑才踏上回家的火車,又趕在正月十五回到了部隊。

劉繼祥紀實文學:黃金魂(26)

1985年,28歲的楊國傑尚未解決婚姻大事。那一年,他先後 在遼甯省沿海一帶和黑龍江省伊春市石頭岔子河兩個砂金礦區進行普查和勘探,顧不上個人婚事,一拖再拖。可是急于抱孫子的父母卻終于沉不住氣了。這一年“五一”前夕,家裡做好了一切準備, 讓楊國傑“五一”結婚。當時連隊正從遼甯向黑龍江伊春搬遷。連隊上司準許他回去結婚。可是,當楊國傑看到新區由于資料不全, 工程、兵力布置無序的情況時,還是決定留下來,擔起技術負責的 重任,直到施工結束才回去結婚。

婚後,楊國傑與夫妻一直過着牛郎織女的生活。“風一更,雪 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說實話,新婚的楊國傑同所有血性軍人 一樣,也有情、有愛,不能不思念“夢中的她”;他夫妻更是多次來信催他轉業,調到她身邊工作。楊國傑又想起了大山裡的日日夜 夜,大山裡的溝溝壑壑和幹菜鹽水。他何嘗不想回去享福,過過安穩日子呢?夫妻在市委工作,找找門路安排一個比較舒心的工作沒 問題。然而,已經把自己的身心融入找礦事業的楊國傑卻打消了這 個念頭。

1986年11月,正在楊國傑集中精力編定孫吳縣老公司砂金地 質報告時,接到一封加急電報:“妻子即日臨産速回"。夫妻生孩子, 丈夫能守在跟前,這是責無旁貸的事一一“相思者誰,夢寐見之”。

可是,楊國傑手頭的工作太多了。他一走,許多工作就得停了,不但影響支隊,還要影響總隊的工作。想到這裡,他寫信安慰妻子, 委托親友照顧。妻子早有預感,知道丈夫很難回來,也就沒說什麼, 以母性頑強的毅力安全度過了難關。但妻子身體沒得到很好恢複, 在月子裡落下了病。楊國傑一提這事兒,不免感到十分内疚一一這 筆感情債什麼時候才能還上啊!

1993. 12
劉繼祥紀實文學:黃金魂(26)
劉繼祥紀實文學:黃金魂(26)
劉繼祥紀實文學:黃金魂(26)

#頭條創作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