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閻錫山可謂愛财如命!逃跑時飛機超重,甯帶2箱黃金也不帶随從

作者:愚者故事彙
閻錫山可謂愛财如命!逃跑時飛機超重,甯帶2箱黃金也不帶随從

“院長,您快點拿個主意啊!到底是減人還是減行李?您再不說可就真的來不及了,到時候誰都走不了。”

1949年12月8日,國民黨行政院的副院長朱家烨,正焦灼地沖着一個男子大喊。

任憑朱家烨再怎麼說,男人也紋絲不動,死死地守着身邊的兩個箱子,俨然一副守财奴的形象。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有着“土皇帝”之稱的山西軍閥首領閻錫山。

逃命之際飛機超重,一衆人都無法脫身。

而閻錫山情願丢下過命之交的生死兄弟,也要帶上兩箱黃金。

閻錫山為何會陷入如此境地?貪戀錢财的他,又将面臨怎樣的結局呢?

閻錫山可謂愛财如命!逃跑時飛機超重,甯帶2箱黃金也不帶随從

閻錫山

山西督軍,威震八方

縱觀閻錫山統治山西的38年,中華大地戰事頻發、軍閥混戰,各地百姓叫苦連天,怨聲載道,目光所及之處,一片瘡痍。

唯獨山西此地,維持了許久的平靜生活,沒有被大戰侵擾,也不曾被炮火洗禮,是難得的和平之地。

毫不誇張地說,山西這種情況,有很大一部分功勞是閻錫山的。

這位土皇帝是如何做到的?他的本事又有多大呢?

1902年,年僅19歲的閻錫山,做出了改變一生的決定——棄商從軍。

經過一次大逃亡之後,劍走偏鋒的閻家父子才明白,放貸收息、投機倒把的營生做不長久。

欠了不少錢,賠上了幾輩子的家底不說,還被主家四處追殺,沒個安生日子。

要想重過以前吃喝不愁的日子,隻做個閑散富豪顯然是不可能實作的。

眼下,社會新舊沖突層出不窮,唯一一條穩妥的求生之路莫過于從軍。

既可以安身立命,又可以富足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懷着這樣的想法,閻錫山考取了山西武備學校,他的軍旅生涯也自此開始。

閻錫山可謂愛财如命!逃跑時飛機超重,甯帶2箱黃金也不帶随從

次年,在繼母的财産援助下,學業優異的閻錫山,得以前往日本交流學習。

漂洋過海、接觸到新思想的閻錫山徹底改頭換面,革命的種子埋在了他的心底,轉頭順勢加入了同盟會,成為第一批會員。

22歲的閻錫山,接觸到都是國民黨上司圈層中的核心人物,可見其本事不一般。

1909年,閻錫山順利完成了日本學業,傳回山西老家,當了一名上校團長。

野心勃勃的閻錫山,并不甘心拘泥于此,他還有更大的欲望。

兩年的時間裡,閻錫山一邊打着“大清标統”的旗幟,結交一衆酒肉朋友,一邊借着同盟會這個跳闆,和山西新軍中的成員聯系。

彼時,舉國上下皆被革命思想之浪潮包圍,全國的有志青年、仁人志士們都在摩拳擦掌,等待一個完美的時機。

1911年,辛亥革命在炮火中爆發,閻錫山憑借身份之優勢,在太原地區率先起義。

長時間的虛與委蛇,為他提供了便利,在山西巡撫被殺之後,閻錫山順利成為山西新任都督。

奈何山西距離皇城太近,山西軍必定會成為清軍的“祭旗”對象。

閻錫山隻能下令兵分兩路,從南北反方向進發,這樣一來,便對清軍形成了包圍圈。

當然,閻錫山不會任人宰割,他十分聰明,知道利用孫中山的資源。

面臨危險時,果斷向孫中山發去求救信号。

嚴謹的說,閻錫山并不是孫中山這邊的人,他屬于中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