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級代表在行動 同心守護母親河——我省各級人大代表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積極履職、建言獻策

作者:河南人大

河南省人大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宋向樂) “很榮幸以一名區人大代表的身份參加這次座談會。作為惠金黃河河務局的一名職工,每天與黃河打交道,看到黃河工程面貌、黃河生态環境、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都發生着巨大的變化。”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黃河保護法執法檢查組在河南檢查,召開五級人大代表座談會,聽取有關意見建議。

  近年來,我省五級人大代表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立足各自崗位,以實際行動投身于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時代洪流中,他們從法治宣傳、生态治理、文化傳承、産業更新等多個次元,展現了人大代表在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以下簡稱《黃河保護法》)落地見效中的擔當與作為。

五級代表在行動 同心守護母親河——我省各級人大代表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積極履職、建言獻策

座談會現場

  ——創新普法宣傳聚共識

  河南省五級人大代表利用和創新多種管道和形式,向廣大幹部群衆普及黃河保護法律法規,提升全社會的黃河保護意識。通過舉辦座談會、研讨會、普法講座等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黃河保護法》的内容和意義,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援、參與黃河保護的良好氛圍。

  “新鄉市堅持把 《黃河保護法》列入普法宣傳重要内容,緊抓“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節點,廣泛開展宣傳和闡釋,形成全社會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市市長魏建平表示,“同時用好跨區域關聯、跨部門聯合、刑事司法銜接、檢察公益訴訟協作等四項機制,協同推進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執法、河湖安全保護執法等專項行動”。

  花園口鎮人大代表邵丕作為在黃河沿岸長大、生活的村民和鎮人大代表,切身感受到沿黃群衆保護黃河的責任心都很強。“在去年 《黃河保護法》施行首月,區、鎮兩級人大機構、人大代表,在黃河沿線懸挂橫幅、擺放展闆、發放宣傳冊和宣傳彩頁、提供現場咨詢等方式,面對面向群衆宣傳,同時注重線上同步發力,切實提升群衆守護黃河安瀾的責任感和保護生态環境的自覺性。花園口村也建立健全了黃河保護監督獎懲機制, 實作 ‘全民皆衛士、保護無盲區’。”邵丕表示。

  作為惠金黃河河務局的一名職工,惠濟區人大代表祝文靜說起來《黃河保護法》普法活動如數家珍:“在 《黃河保護法》實施以後,多個機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的學習宣傳活動。在花園口記事廣場聯合舉辦‘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 攜手共護母親河’普法主題活動。區人大聯合河務局在轄區開展了主題宣傳活動。進機關、進企業、進鄉村、進沿黃社群、進灘區等開展專題宣講活動。在花園口險工打造花園口法治文化基地,榮獲首批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二批全國法治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水利部水工程與水文化有機融合案例和全省優秀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等榮譽。”

五級代表在行動 同心守護母親河——我省各級人大代表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積極履職、建言獻策

正在創作中的郭愛和

  ——傳承黃河文化守根脈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黃河文化的豐富内涵,為我們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近年來,我一直以延續曆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好‘黃河故事’的重要要求為己任,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優勢和作用,在傳承和弘揚黃河優秀文化工作中盡了綿薄之力,特别是圍繞推動陶瓷文化不斷創新發展,進行了不懈努力。”全國人大代表、洛陽三彩藝術館館長郭愛和說。

  郭愛和表示,要始終牢記人大代表的身份和責任,圍繞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進行調研、參加、“打造黃河文化旅遊帶,建設文化旅遊強省”座談、為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人才教育訓練資助項目《黃河流域彩陶藝術創新設計人才教育訓練》授課,他及藝徒的三彩作品《天地之中》《憩》《中國尊》《世内界外》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瓷韻九曲——新時代中原名瓷精品‘黃河流域’巡展”,在找準可落地的文化符号抓手的同時,深度推進黃河文化高品質的傳承與發展。

  省人大代表海玲積極帶動社群群衆開展傳承黃河優秀文化活動,該村虎占林老師蛋雕被列入鄭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其本人也被評為惠濟區蛋殼雕刻傳承人。

  花園口鎮人大代表邵丕用好花園口記事廣場,開展黃河紅色教育,經常組織黨員或接待各地黨組織觀摩花園口扒口堵口記事廣場浮雕、掘堤堵口紀念碑、紀念亭,重溫那一段難忘的曆史。

  花園口險工入選水利部水工程與水文化有機融合典型案例。打造黃河防汛搶險科普館、黃河标準化堤防科普廣場、鄭工堵口廉潔文化廣場、馬渡85壩險工示範點,将23處文化景觀“串點成線”,繪就美麗惠金“三十裡畫廊”,推出文化科普小視訊《黃小惠帶您遊黃河》系列作品。惠濟區人大代表祝文靜介紹道。

五級代表在行動 同心守護母親河——我省各級人大代表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積極履職、建言獻策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

  ——加強黃河治理護生态

  美麗生态環境離不開傾心守護。在日常工作中,人大代表們時刻謹記代表職責,深入調查研究,了解黃河保護工作的實際情況,積極參與黃河保護工作的決策和監督,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落實。在灘區治理、水資源保護、防洪工程建設等方面,有效發揮積極作用。

  花園口鎮人大代表邵丕具體講述了黃河灘區治理的生動案例,他說,通過成立巡河隊伍,開展日常巡視,勸離河道内遊人,保護黃河濕地,同時引導漁民上岸,參與其他行業工作,減輕了對黃河生态的壓力,并且通過加強排水管道改造,保護了一級水源地,確定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環境的安全。

  省人大代表王冬冬,從洛陽市生态環境保護的視角出發,詳細介紹了洛陽市在黃河生态保護方面的具體舉措,包括強化黃河灘區居民遷建、黃河濕地生态系統修複,以及建立健全跨區域關聯、跨部門協同的生态環境保護機制,有效提升了水環境品質,改善了灘區群衆的生存環境。

  新鄉是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重要節點城市。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市市長魏建平說,新鄉市在建成沿黃大堤生态廊道、沿黃生态觀光廊道等四條廊道的同時加強灘區治理,10個安置區全部建成,16萬灘區群衆搬入新居,群衆生存環境和發展條件得到根本改善。

  灘區群衆搬遷,也是鄭州市人大代表、中牟縣狼城崗鎮南仁村黨委書記郭連志的心頭事,他說:“黃河灘區是群衆賴以生産生活的重要區域,為解決灘内群衆生産生活對黃河濕地日漸嚴重的影響,我們積極調整村莊社群布局,以黃河大堤為軸,确立了 ‘北生态、南生活’的整體布局,依托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灘内18000多口群衆實作了搬遷安置,不僅讓灘區群衆擺脫了水患隐憂,也為改善灘區自然環境、加快沿黃生态産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黃河灘區内生态環境明顯好轉,群衆生态保護意識明顯增強,‘河長吹哨、部門報到’等關聯機制明顯健全,各項法規政策得到有效落實。”郭連志說。

  ——推動綠色轉型促發展

  在履職過程中,我省五級人大代表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手段,廣泛聽取民意,彙聚民智。他們注重發揮專業優勢,積極與其他代表、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溝通協作,邀請專家學者參與黃河保護工作的研究和論證,提出專業性的意見和建議。

  洛陽市人大代表、三傑節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傑在發言中表示,在河南的一些制造業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低端産能。

  要進一步實作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的目标,就必須在加大扶持、傾斜資源、積極“培優”,支援優質企業在市場競争中持續獲得競争優勢的同時,制定明确的技術标準,完善綜合措施,以立法的形式加快一些行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低端産能退出,促進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新安縣人大代表、洛陽市大河田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韓雲偉2017年回到家鄉黃河邊,投資建立雅竹農莊生态農業合作社。建設大河田園鄉村旅遊度假區,依托黃河文化、守護生态發展和保護,開展了民俗展示、民宿客房、綠色餐飲、農耕研學、生态種植、兒童遊樂等主題項目,帶動了附近村民就業緻富,使黃河岸邊的溝域經濟得到了繁榮,鄉村人居環境更加美麗,鄉村振興工作有了抓手。

  鄭州市人大代表、中牟縣狼城崗鎮南仁村黨委書記郭連志發揮獨特區位優勢和獨有的黃河農業、黃河生态優勢,打造隻有河南、海昌海洋公園、電影小鎮、 “沙窩”等中牟文旅産業。新安縣倉頭鎮黨委書記 、鎮人大代表韓小強以“黃河古都1号公路”建設為契機,結合沿黃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謀劃實施交旅、體旅、文旅、農旅融合發展,帶動群衆增收緻富。倉頭鎮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衛生鎮”、“國家園林鎮”等榮譽稱号。

  座談會上代表們的建議務實專業、擲地有聲。

  “《黃河保護法》設專章對‘促進高品質發展’作出了明确規定,特别是第八十三條指出‘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發展,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魏建平建議研究出台灘區居民遷建後續扶持的政策措施,在産業發展、園區建設、土地性質調整等方面予以支援。出台支援灘區高品質發展政策措施,列出灘區建設管控要求和負面清單。同時,對黃河上中下遊進行分區管理,分類推進上遊水源涵養、中遊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遊濕地生态系統保護。

  加強黃河文化傳承弘揚是助推區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黃河文化也是沿黃地區人民群衆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的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總和。海玲建議,結合各個地方區域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特點,按照“高站位、能落地”的原則,加強黃河文化基因傳承,做好黃河文化精神弘揚,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高水準的黃河文化示範帶關鍵節點,形成黃河文化的集中展示區域,推動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如何在落實 《黃河保護法》的前提下,深入融合黃河管理部門,實作黃河高品質發展戰略及鄉村振興,成為沿河鄉村經濟發展難題。”邵丕代表建議能夠結合各區域實際情況,明細發展思路,開拓可持續發展項目,進而促進沿黃鄉村經濟提升,堅持環境保護、經濟發展 “兩條腿走路”,逐漸實作 “綠水青山”向 “金山銀山”平穩延伸。

  “近年來,黃河生态保護和治理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黃河保護法》的宣傳貫徹。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需要持續推進普法宣傳,提升沿黃法治意識。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普法活動為基點,完善法治示範基地内容,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傳深度,增強社會各界對黃河保護及黃河文化的認識和重視。”祝文靜代表說。

  另外還有多名代表從《黃河保護法》的執行與監督角度,提出了強化河湖安全保護、完善水權交易機制、提升防災預警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議,確定《黃河保護法》的各項規定能夠落地生根,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黃河保護的良好氛圍。

  …… ……

  《黃河保護法》實施以來,黃河流域的生态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水資源得到了合理利用,黃河文化得到了廣泛傳承,這一切都離不開《黃河保護法》的有力保障。全國人大執法檢查組表示,将認真梳理大家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并與有關部門一起研究解決,共同為推進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