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作者:豁達橘子YVC

1951年,在四川昭化縣監獄内,一名身懷六甲的年輕婦女等待着死刑的降臨。她就是王化琴,曾是國民黨軍統女特務。誰能想到,就在臨刑前的最後關頭,縣長胡謙會突然下令釋放她,并派人将她送回家中?原來,他收到了一封來自共産黨員、青年團西南工委副書記康乃爾的信,信中提到王化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并向縣長保證她的覺悟是正确的。這令人費解,一名地道地道的共産黨人怎會為一名坐實身份的特務開脫?兩人之間又有何淵源,讓康乃爾對王化琴如此信任?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一.初生貧富,命運漸分

昭化縣素來是四川西部一處貧瘠之地,賴以生存的百姓大多勤勞樸實。然而在這片土地上,也生存着一些殷實世家,其中便包括王化琴的家族。

王化琴出生于1914年,其父王連山是昭化縣當地最富有的大地主之一。自小便衣食無憂,學有專攻。她5歲進入私塾讀書,7歲便能獨立閱讀書籍,出口成章。康乃爾與其弟康克明,則是王化琴家附近一戶普通農家的孩子,家境雖比不上王家,但也勉強溫飽。三人自小便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1926年,以出衆的天資考入南充國小的王化琴,将首次離開家鄉前往他鄉求學。臨行前,王父囑托好友康餘山照應照應。雖是農人出身,但康餘山對兒女教育十分重視,兩個兒子也一同在南充國小就讀。從此,三個孩子的命運開始逐漸分岔。

王化琴在校期間,學習刻苦,品行優秀,成績驕人。畢業後,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上海正風高中。在那裡,她不但結識了衆多進步學生,更與童年好友康乃爾重逢。當時的康乃爾已是國立暨南大學的一名學生,在上海生活多年,閱曆漸豐。兩人的關系比往日更加親密無間。

王化琴在上海求學期間,所學專業不同,院校遷徙。她先後就讀于國立暨南大學、法國教會學校、日本早稻田大學及東京帝國大學等名校,漸漸成為一名學貫中西的新式女子。期間,随着新思想的傳播和抗日運動的興起,王化琴在康乃爾的影響下,開始投身于愛國活動之中。

然而,對于康乃爾而言,從小就受到了革命家風的熏陶,思想早已堅定。上海國立暨南大學便是國共兩黨青年學生活動的大學營之一。在那裡,康乃爾不但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更加入了中共地下黨,成為一名活躍分子,并多次組織率領進步師生參與愛國運動。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兩人自小情同手足,但在不同的階層和環境中成長,終将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一個被困于舊思想的束縛,一個勇立時代潮頭,他們的際遇對比,注定将上演一出生動離奇的傳奇故事。

二.轉戰亂世,曲折現抗戰英姿

1937年的那一年,燎原的戰火從華北蔓延至整個中國,遍地都是血腥和硝煙。正當民族危難之時,受過高等教育的王化琴并未袖手旁觀,而是毅然決然地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

抗戰一觸即發,日本當局下令将所有在日中國留學生遣傳回國。東京帝國大學的王化琴也不得不打道回府。重返祖國後,她懷着救亡圖存的熱忱加入了成都市公民訓練班,擔任班主任一職。在這個崗位上,王化琴不但傳授知識,更組織上司了多起抵制日貨、遊行演講等進步活動,為振奮民心、團結抗日做出了貢獻。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與此同時,童年好友康乃爾也早已在四川大學讀書期間,加入了地下黨組織,成為一名中共黨員。他不僅在校園裡宣揚馬列主義,還協助黨組織發動了轟動一時的"三一三搶米事件"。當時,正是戰火紛飛、糧食短缺,軍閥和官僚們卻獨占着大量民儲。為了解救饑民,黨組織決定奪取軍火庫中的糧食。康乃爾作為主謀之一,受命将糧食調往人民公社。這一行動雖然隻是杯水車薪,但無疑給當權派一記響亮的耳光。

機緣巧合,康乃爾與王化琴在成都重逢。兩人自孩提時代就過從甚密,在彼時危難關頭更是志同道合。在康乃爾的影響下,王化琴逐漸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進步學生們打成一片,積極投身于抗日救亡事業。

1937年冬,時年23歲的王化琴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同其他進步青年一道離開成都,前赴延安。期間,一路艱險,曆盡滄桑。好不容易抵達延安,王化琴仿佛重獲新生。她首先在抗大瓦窯堡分校學習,同志們給予她極大的鼓舞和啟發,使她對革命事業的了解更加透徹。

半年後,表現出衆的王化琴被調往第二戰區,任副總司令孫連仲麾下的二十七師政治教官。在那裡,她利用延安所學的工作經驗,組建了文工宣傳隊深入軍營,與将士們打成一片。不久,王化琴跟随孫連仲參加了著名的台兒莊戰役,并在戰火紛飛中走失部隊。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這一離奇際遇,注定将改變王化琴的前程。在艱難求生的過程中,她被迫投靠了國民黨在西安的訓練班。在那裡,經過層層考核,她被錄取為國民黨軍統女特務。一個曾經熱血青年的轉折人生,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三.被逼賣身,不得不投敵營

台兒莊戰役過後,王化琴與部隊失散,獨自流落到了西安。一個曾經熱血青年的革命道路,就這樣戲劇性地發生了驚心動魄的轉折。

在西安,王化琴孤身一人,無依無靠。她試圖尋找共産黨地下機構,但可惜一無所獲。生活所迫,她不得不暫時加入國民黨在西安的訓練班。經過層層考核,王化琴被錄取為國民黨軍統女特務。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迫"投敵"之前,王化琴曾一度是共産黨的地下工作者。自幼飽讀詩書的她,性格彪悍剛毅,對一切不公現象憤憤不平。1937年抗戰爆發後,懷着對祖國的赤子之心,王化琴毅然決然地辍學前往延安,在那裡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以及遊擊戰的訓練。

半年後,她被調往第二戰區任政治教官,在孫連仲的二七師服役。王化琴工作勤懇,受到上級的贊賞。在台兒莊大捷後,她随軍參加了殲滅戰。誰知,在戰火紛飛中,王化琴不慎與部隊走失,從此坎坷離鄉背井。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流落西安後,王化琴孑然一身,家破人亡,窮困潦倒。她曾想過重新尋找地下黨的線索,但一無所獲。生活所迫,她被迫加入國民黨軍訓班,并經過層層考核被錄取為軍統女特務。

作為一名"敵人",王化琴備受質疑和不信任。為了生存下去,她不得不賣命為國民黨賣命。作為軍統特務,王化琴負責竊取敵人情報、暗殺要員等機密任務,多次置生命于險境。由于表現出色,她迅速獲得上級的賞識,漸漸被重用起來。

就在王化琴備受煎熬之時,她的童年好友康乃爾适時出現,為她解了圍。原來,在入獄之前,王化琴曾秘密聯系上了康乃爾,并向他坦白了自己的處境。作為地道地道的共産黨人,康乃爾當然很憤怒,但最終還是一一相信了王化琴,并立即着手為其疏通救助。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經過數月的斡旋,康乃爾終于說服了所在西南工委的其他上司同志。大家認為,雖然王化琴為國民黨賣命多年,但畢竟有着革命的經曆,仍有翻身的希望。于是,他們聯合向四川當局寫信求情,力陳王化琴是個"被蒙蔽"的革命同志,應當寬大處理。

憑借着康乃爾的一封保證書,加上王化琴在獄中表現良好,主動交代了大量機密情報,終于獲得昭化縣縣長胡謙的赦免。就這樣,一個生死存亡的轉折點,王化琴獲救重生,并重新擁有了翻身的機會。

四.親身曆經國共恩怨

獲釋後的王化琴重新回到了家鄉昭化,開始了新的生活。但是,作為一名曾經效力于國民黨的"反革命",她在解放後的新中國很難被人完全信任。在此期間,王化琴親身經曆了國共兩黨之間的恩怨糾葛。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解放初期,王化琴遭到當地群眾的猜忌和歧視。作為"地主"和"反革命"的雙重身份,她頗為困頓。幸運的是,康乃爾從未對她放棄過信任和期望。在他的堅持下,西南工委決定對王化琴進行進一步的考察和教育。

1949年,在康乃爾的主持下,王化琴被安排加入了昭化縣民主婦女聯合會,任職幹事。通過這一鍛煉,王化琴逐漸重拾了革命的信念和勇氣。不久,她更被推選為中國婦女解放區昭化分會的會長,在婦女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共産黨人的關懷照拂下,王化琴漸漸融入到新社會的大家庭中。然而,同時也有人對她存有戒心和猜忌。一次,有人在書信中污蔑王化琴為"反革命"、"特務",差點釀成災難性的後果。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盡管得到共産黨同志的寬容和信任,但王化琴也遭受過國民黨的無情迫害。作為一名曾經被俘獲的"敵特",她被囚在國民黨獄中,遭受酷刑拷打。她被關押在一間陰暗潮濕的小房間裡,每日隻能喝一碗臭水。由于長期遭受虐待,她的身體和精神都瀕臨崩潰。

如果沒有康乃爾及時英勇營救,王化琴很可能會遭受更慘重的命運。當時的康乃爾已經是中共西南工委副書記,在重慶一帶頗有權力和影響力。他動用了種種人脈關系,終于在一次營救行動中,将王化琴從國民黨軍統大院裡解救了出來。

此後,康乃爾不遺餘力地為王化琴摘去"反革命"和"特務"的罪名,并讓她重獲自由身。這一來之不易的翻身機會,成就了王化琴後半生的嶄新人生。可以說,如果沒有康乃爾的不懈努力,王化琴很可能就會葬送在肅反運動的洪流之中。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王化琴的一生經曆,折射出國共兩黨在那個動蕩年代的種種沖突和糾葛。作為親身經曆者,她的命運堪稱滄桑曲折。幸而最終在共産黨人的寬容下,她重新擁抱了嶄新的人生,走上了正途。

五.歲月沉浮,歸于平淡

王化琴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經曆了太多坎坷磨難。而在獲釋重獲新生後,她的後半生終于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在康乃爾的堅持下,王化琴獲準重新加入中國共産黨,繼續為人民服務。解放初期,她曾在昭化縣擔任婦女聯合會會長一職,為當地婦女事業做出了貢獻。後來,她又被安排在縣城的一所中學任教,擔任國文老師。

王化琴對教書育人事業孜孜不倦。她諄諄教導學生們做人的原則和道德操守,常以自身遭遇為借鑒,引導學生遠離歧途,追求高尚理想。她為人嚴謹剛直,學生們無不對她敬重有加。

自那以後,王化琴一直勤懇工作,未曾仕途沾染,一心一意地為教書育人而奮鬥。直到退休之後,她仍沒有完全離開三尺講台,而是繼續為學生們傳道解惑,回饋社會。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在晚年時光裡,王化琴過着安康祥和的生活。作為被寬大處理的"反革命",她雖未獲得應有的榮譽,但黨和政府也未加以打擊報複,而是給予了适當的人道關懷。

她最後的幾年生活在重慶,與家人團聚,安享天年。即便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裡,她仍懷着對革命事業的那份赤誠之心。當她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用盡最後一口氣說出的是:"我是一名共産黨員……"

王化琴含恩終老,最終慷慨赴了一個與常人不同的離世方式。那一年,她在重慶家中靜靜離世,享年84歲高齡。按照她生前的囑咐,子女們将她的骨灰撒向了嘉陵江,化作濟渡了千千萬萬年的長江水,歸于祖國的懷抱。

王化琴的傳奇一生,見證了那個動蕩年代的無數滄桑變遷。從青春年少勇投革命洪流,到不得已加入敵營,再到重新翻身獲救,最後歸于平淡安康的生活,她的際遇可謂跌宕起伏。而貫穿其中的,正是一個渴望為國為民的赤子之心。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

人活一世,經曆坎坷是難免的。但隻要心中懷有善良正義,即便曾一度失足,也終将重拾光明。王化琴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縱使一生跌宕,最終她仍然選擇了正确的歸途,用平凡而偉大的方式為祖國和人民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951年省上司緻信縣長釋放一軍統女特務,坦言:11年前,她救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