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吉烏簽字不到一個月,蒙古國搶先送來大單,主動幫中國布局中亞

作者:張帥研究員

中吉烏鐵路剛剛傳出好消息,立馬就接到了一個“大單”,烏茲别克斯坦和蒙古國兩國,正計劃着借中吉烏鐵路來建立兩國的貿易運輸走廊。

中吉烏簽字不到一個月,蒙古國搶先送來大單,主動幫中國布局中亞

(中吉烏鐵路收到“大單”)

本月23日至26日,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通路烏茲别克斯坦,這是兩國建交30餘年來,蒙古國總統首次通路烏茲别克斯坦。相關報道顯示,呼日勒蘇赫此行可謂是收獲滿滿,同烏茲别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達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協定。

雙方一緻認為,有必要在近幾年内,将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大幅提升,即以目前的貿易規模為基礎,至少提升5到10倍。

為此,雙方計劃增加彼此所需的進出口産品數量。例如,烏茲别克斯坦可以向蒙古國出口食品、化肥、建築材料等,并增加對蒙古國肉類及皮革、羊毛等制成品的供給。

雙方還将成立一個專門的聯合工作組,設立兩國貿易中心、起草相關的優惠貿易協定草案。除此之外,還計劃在工業方面進行合作,重點關注地質勘探、原材料開發、加工領域等方面。

我們不難看出,蒙古國與烏茲别克斯坦還是非常有誠心想要擴大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那麼擴大合作的共識有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要如何實施呢?

中吉烏簽字不到一個月,蒙古國搶先送來大單,主動幫中國布局中亞

(蒙烏兩國想要擴大經貿合作)

衆所周知,烏茲别克斯坦和蒙古國都是内陸國,蒙古國被中俄緊緊包圍着,烏茲别克斯坦更是一個“雙重内陸國”,被其餘的中亞四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以及阿富汗圍着。

這也就意味着,這兩個國家要想擴大經貿合作,就必定得過道他國,而且隻有陸路運輸最為合适。海運就不用說了,讓一個雙重内陸國和内陸國進行海運,成本必然會高得可怕。

空運也同樣如此,這兩個國家經濟落後,也不可能采取空運如此高成本的運輸方式。是以陸路運輸就成為最佳選擇。

那麼問題又來了,蒙古國被中俄兩國包圍着,若是要陸路運輸,他們也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過道俄羅斯,二是過道中國,那麼哪條路最合适呢?對我們來說,這才是蒙古國與烏茲别克斯坦決定擴大經貿合作後的重頭戲。

說得好聽點,目前烏茲别克斯坦和蒙古國兩國想要擴大經貿合作,是兩國之間的合作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可事實上這也說明了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份額還是太小。

中吉烏簽字不到一個月,蒙古國搶先送來大單,主動幫中國布局中亞

(蒙古國與烏茲别克斯坦可提升的合作空間很高)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正是因為這兩國之間的貿易運輸路線太單一。此前,蒙古國基本隻能選擇過道俄羅斯那條運輸路線,畢竟俄羅斯與中亞國家之間的軌距相同。

隻不過,俄羅斯運輸業的效率大家都有目共睹,如果靠俄羅斯的鐵路就可以擴大與烏茲别克斯坦的經貿合作,他們早就那麼幹了,是以目前蒙古國想要擴大與烏茲别克斯坦的經貿合作,關鍵正是在過境中國那一條路。

相關報道顯示,米爾濟約耶夫與呼日勒蘇赫達成了共識,要建立兩國間最實惠、最便捷的交通運輸走廊,并考慮利用中吉烏鐵路交通線的問題。也就是說,這兩國元首正是想借着中吉烏鐵路來建立雙方之間的運輸走廊。

烏茲别克斯坦本就是中吉烏鐵路的參與方,蒙古國也緊挨着大陸西北地區,中吉烏鐵路正好又是從大陸新疆地區出發,那麼這兩國之間最實惠、最便捷的運輸走廊,也就非中吉烏鐵路莫屬了。

中吉烏簽字不到一個月,蒙古國搶先送來大單,主動幫中國布局中亞

(中吉烏鐵路是蒙烏兩國合作的新機遇)

本月早些時候,中吉烏鐵路項目三國政府間協定的簽字儀式才剛剛在北京舉行。這一協定的簽署意義重大,意味着該項目有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中吉烏鐵路不再是設想,已經變成了現實,也是開始建設的第一步。

中吉烏鐵路不僅是我們通往中亞地區最短的陸路運輸通道,還可以形成東亞、南亞通往中亞、西亞和北非、南歐最便捷的通道。蒙古國總統顯然也是盯上了這個機遇,在中吉烏鐵路剛剛傳出好消息不久,就與烏茲别克斯坦方面達成了這一共識,想要趕上中吉烏鐵路這班車。

對于我們來說,我們自然是樂見蒙古國想要參與其中,畢竟,蒙古國地理位置實在特殊,也是以經常被西方國家給盯上。同時,蒙古國本身又在極力發展他們所謂的“第三鄰國”政策,在這個過程中,就給了西方國家一個很好地滲透蒙古國的機會,這對中俄來說都是一個潛在威脅。

中吉烏簽字不到一個月,蒙古國搶先送來大單,主動幫中國布局中亞

(美國也一直在拉攏蒙古國)

是以隻要蒙古國參與進了中吉烏鐵路,必然也會在蒙古國内部塑造出一批既得利益者,與中國以及中亞國家的利益更加深度捆綁。那麼往後在面對西方國家的利誘,或者是被強迫選邊站時,蒙古國必然會有所顧忌。

更何況,我們本身就在推動地區國家之間的關聯,提倡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是以越來越多的國家想要參與進中吉烏鐵路,我們當然也會歡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