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印間夾着3根刺,莫迪訪俄補救,俄提議中俄印會晤,被印度拒絕

作者:田柳Talk

最近,印媒透露7月初印度總理莫迪計劃通路莫斯科,并和普京會面。俄印兩國進行首腦會晤,這件事并不稀奇。印度從二戰後獨立以來,一直和俄羅斯保持非常親密的外交關系。印度是俄羅斯軍火的最大買家之一,同時俄羅斯也希望和印度建立良好關系。

上合最初成立的時候,其實是沒有印度的,還是在俄羅斯的力挺下才決定接納印度為正式成員。不過,考慮到印俄兩國炒作這次莫迪通路的時機,就能發現情況不太對。莫迪的這次通路,與其說是進一步推動俄印關系向前發展,不如說是對之前疏遠俄羅斯的一系列行為的補救。

這麼說是因為三件事。第一件事,金磚國家外長會召開,各成員國幾乎都派出了部長甚至更進階别的官員出席,隻有印度當了一個“特例”,蘇傑生根本沒來,隻是指派了一個外交部的秘書官來敷衍了事。

俄印間夾着3根刺,莫迪訪俄補救,俄提議中俄印會晤,被印度拒絕

普京、莫迪

俄羅斯是今年金磚組織的輪值主席國,也是金磚系列峰會的主辦國,莫迪做出這樣的事情,無疑讓普京面上無光。第二件事,印媒《印度教徒報》爆了個新料,稱今年7月3日在哈薩克斯坦召開的上合峰會,莫迪可能也會因為“行程沖突”而缺席。

這場峰會中俄高層大概是都會參與的,莫迪如果又借故不露面,毫無疑問也是一種“拆台”的行為。第三件事,莫迪連任後不久,美國安事務助理沙利文通路印度。以俄美劍拔弩張的關系,俄羅斯對此沒有芥蒂就奇怪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莫迪緊急通路俄羅斯透着一種亡羊補牢的味道。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但俄印關系想要“補”起來可就難了,因為莫迪和普京已經在兩條不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莫迪給印度選的路是親近美西方,大打“反華牌”,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劃清界限。

俄印間夾着3根刺,莫迪訪俄補救,俄提議中俄印會晤,被印度拒絕

G7峰會

今年6月,莫迪剛剛獲得第三任期并完成了組閣之後,立刻幹了一件很抽象的事情。印度一直自诩第三世界大國,“全球南方”的上司者,但卻對金磚國家外長會愛搭不理,而是積極的跑去參加美西方主辦的G7峰會出風頭。

而普京選的路,和莫迪形成了鮮明對比。赢得2024大選之後,普京打破了過去俄羅斯上司人“向西看”,優先選擇獨聯體國家或者高加索國家展開首訪的慣例,直接一架飛機飛到了北京,和中國釋出了長逾萬字的聯合聲明。

總結起來就是,中俄越走越近是大趨勢,而印度則是在反華的道路上一去不回頭。當然理論上來說,俄印和第三國之間的關系,是不該影響兩國之間正常交往的。但客觀來講,在如今國際博弈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俄印想要甩開第三國談發展關系難度非常大。

俄印間夾着3根刺,莫迪訪俄補救,俄提議中俄印會晤,被印度拒絕

普京訪華

一方面,短時間内,至少在美國放棄同時打壓中俄這套戰略規劃之前,中俄的戰略利益是高度一緻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拆中國的台,其實就是拆俄羅斯的台。而且說白了,以俄羅斯的處境,普京想要出現在多邊外交場合,基本都很難離開中國的背書。

莫迪如果堅持反華,未來和俄羅斯接觸的機會隻會越來越少。俄外長公開表示,俄方最近提議舉辦中俄印會議,但是印方要求先全面解決中印邊界問題,這導緻工作停滞不前。

另一方面,俄美之間的戰略利益高度對立。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現在說是準戰争狀态都不為過。美印的任何合作,都會動搖俄印之間本就岌岌可危的信任關系。這就導緻俄印兩國雖然在表面上維持良好互動,但是能夠達成的實質性合作恐怕寥寥無幾。

俄印間夾着3根刺,莫迪訪俄補救,俄提議中俄印會晤,被印度拒絕

中俄印

這次莫迪訪俄消息剛一公布,美國就警告印俄關系會阻礙印美合作。是以說,俄印想要真正改善關系,不在于莫迪飛多少次莫斯科,而在于印度能否放下心結,别再把中國當假想敵,發展好“睦鄰友好關系”。

這一點,說難也難,說不難倒也不難。說難,是因為莫迪煽動的那一套印度教民族主義,注定了他短時間内沒辦法和中國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問題。今年印度大選莫迪赢得了第三任期,但印人黨未在議會拿到絕對多數,和前兩屆相比表現出明顯頹勢。

民族主義是莫迪穩固權力的最後一張牌,是以他絕對不會輕易放下中國這塊好用的“靶子”。說不難則是因為,印度走的這條路注定是絕路,遲早是要回頭的。這麼說的原因很簡單,現在的美國和印度,除了“情緒價值”,沒有任何實際的東西能夠提供給對方。

俄印間夾着3根刺,莫迪訪俄補救,俄提議中俄印會晤,被印度拒絕

美印

美國拉攏印度,是為了假裝手裡捏着能夠對付中國的籌碼;印度靠近美國,是為了假裝自己能夠對付中國。沙利文跑去印度談軍事合作和安全合作,釋出的聯合聲明天花亂墜,但問題是美國因為“制度優勢”,拜登說出口的承諾都是不算數的,更不要提沙利文了。

美國之前拉着英澳搞“奧庫斯”,結果美國國會以技術保密為由,把核潛艇轉讓協定拖了足足兩年有餘。根據美英澳最新公布的路線圖,就算一切進展順利,澳洲要拿到核潛艇也得等到2040年以後。

如果說核技術太敏感,那就說說另一個國家土耳其。當年因為求購愛國者系統不成,土耳其怒而向俄羅斯下單S400系統,随後就被美國排除在F35項目之外。美國對“五眼”國家和北約成員國尚且如此,印度會得到什麼待遇可想而知。

俄印間夾着3根刺,莫迪訪俄補救,俄提議中俄印會晤,被印度拒絕

同時,印度能給美國的東西也非常有限。莫迪鼓吹“印度制造”,結果制造業在印度GDP中的比例不增反減。對于印度這種連最基本的土地改革都沒完成的國家來說,想要取代中國在全球供應鍊上的地位基本就是天方夜譚。

而且,莫迪推行的那一套印度教民族主義路線和美國也“八字不合”。莫迪已經開始跨境暗殺美國和加拿大境内的錫克教領袖了,兩國走得越近,類似的沖突就會越多。

是以說,美印的合作注定隻能在一次次嘗試和一次次失敗中陷入惡性循環,發展到最後“鬧掰”幾乎是必然的。而中俄都有充足的時間和底氣,等着看美印撕破臉之後鬧出來的大樂子。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