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日本航空工業是怎麼被美國毀掉的?

作者:阿山講科普

導語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

加入戰鬥機領域的上升期率垂直上升,甚至曾憑借着自己特有的技術和應用,一度在世界聯合艦隊中占據了優勢,但就是這樣一支可以扳回一扶危局的隊伍,卻在二戰失敗之後,也跟随着日本的失敗一同走到了崩潰邊緣。

為了讓戰鬥機在突擊過程中擁有更好的生存能力,進而在極短時間内完成戰鬥,并對戰場進行影響,日本開始瘋狂的引進自己所缺乏的技術,并且壓制着本土的技術不斷的開發新機。

然而,日本卻在飛機的研發和應用上走入了誤區,雖然說是引進技術,但在日後的一段時間内,日本的航空工業卻離不開美方的支援,這樣使得日本的技術發展一直受到限制。

如今,距離日本在2020年間研制的F2支援戰鬥機正式退役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在表明F2退役的原因中,日本方面稱F2的維護成本太高,其研發的初衷也沒能實作,而這也恰恰暴露出日本航空工業的問題。

那麼問題又出在哪些方面?

而中國的航空工業又會帶給日本哪些新的挑戰。

航空工業的發展。

19世紀60年代,日本明治維新之後,開始逐漸改革,在引進西方技術的同時,他們也開始全面學習了西方的技術知識,在1889年,日本第一所飛機研究機構“官報飛行所”便正式成立。

那麼飛機研制的正式啟動,也讓日本的航空工業逐漸站上了正軌,而在20世紀20年代,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日本國内便對飛機的應用展開了廣泛的探索。

航空工業也在探索中不斷的發展,直到1931年,日本從美國引進了一家航空制造公司,而這也是日本官方引進的第一家飛機制造公司。

進而兩年後,日本便對其進行整合,成為日本的官方制造機構,那麼這兩年間,其研制的飛機數量也是日本國内制造飛機數量之和。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日本航空工業是怎麼被美國毀掉的?

在引進了美國的制造技術,日本的自主研發同樣在逐漸的壯大,而在二戰之後,日本的航空工業也面臨着重挫,無論是飛機研制還是技術知識,日本都這一筆賬落在了美國身上。

在1969年,美國對日本起初放棄其制造F2的技術資料的原因,便是擔心在将技術資料交到日本手中之後,日本将來自己生産,并且竊取機密。

然而,在1971年,美國開始逐漸放寬對日本的限制,而對其提供的裝置也是極其先進的,但美方也嚴守着這些技術資料不得轉讓,日方隻能對這些資料進行學習,并且自行研發,不能随意的轉讓。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日本航空工業是怎麼被美國毀掉的?

這一限定日本也是遵守到了,但要說日本的行為更像是找一個别人倒騰的原理,然後自己再去進行研發,也是日本自身的一個應對方案,但到了1996年,兩國之間簽訂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這意味着技術資料不再受限制。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日本航空工業是怎麼被美國毀掉的?

這也使得日本的航空工業背靠着美國進行不斷的發展壯大,可以說就是美國技術支援下的日本航空工業,在1995年,F2支援戰鬥機正式服役并列裝日本的防衛隊,然在2000年,F2支援戰鬥機開始投入使用,并且該型号戰鬥機在完成任務後便正式退役了。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日本航空工業是怎麼被美國毀掉的?

日本和中國的航空工業。

我們之前說過了,在日本的引進的第一家航空制造公司正是美國的,而這家航空制造公司同樣是日本航空工業的開端,同時也就是制造美國F16戰鬥機的生産廠家,後來美國将F16的技術資料交給了日本。

日本也開始對F16進行研制,那麼這就是日本航空工業的開端,自主研發和引進相結合,但日本引進的同樣是美國的技術,隻是不斷的對着美國的技術進行研究,并且在研究的基礎之上生産新的技術,進而在幾年後,自身的技術才有了真正的突破。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日本航空工業是怎麼被美國毀掉的?

其實說起來,日本在航空工業方面走的是一條以美方的技術為依托的研發道路,而在2003年,大陸在以CJ-5為代表的飛機型号上,也将自身的技術和武器裝備進行了引進,對此,日本也感到震驚和驚訝。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日本航空工業是怎麼被美國毀掉的?

可以看出,大陸并沒有将自身的技術完全的進行封閉,并且在不斷的發展,而這也是大陸的一種戰略打法,可以說大陸的航空工業發展的好,一方面就是大陸航空工業自身的努力,這是不争的事實,另一方面,則是大陸的一種優勢展現。

這種優勢便是大陸在發展大陸航空工業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裝備,随後再将其進行消化和吸收,最終進行自身創新,如在大陸航空工業的發展過程中,大陸的大飛機C919一度成為了中國的一個驕傲。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日本航空工業是怎麼被美國毀掉的?

這不僅是一項技術上的進步,同時也是大陸航空工業優勢的另一方面展現,而日本在航空工業發展上受到了美方的限制,就讓日本的航空工業受到了限制,那麼現在日本的航空工業離不開美方的支援,這便是日本航空工業的弊端。

同時中國的航空工業發展也是在不斷的成長之中,由“跟跑”變為了“并行”,本來日本航空工業傲然存在的地位,也被中國的航空工業漸漸的打破,如C919的成功,更是中國的航空工業一種成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秀出了大陸的技術能力和實力。

而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日本的航空工業發展與大陸之間的差距,不得不說這種差距也是存在于大陸的航空工業發展過程中,并且大陸也在在一定程度上沖破這種差距,大陸的航空工業在突破的基礎上,也完成了一項又一項新的挑戰。

日本航空工業的未來挑戰。

在這種環境下,日本的航空工業也在别人的引領下,不斷的前行,而大陸則是在自己的探索中不斷的前行,我們更多的是對比,對比也就是在别人的帶動之下,我們對比着自己能做到的,再不斷的去嘗試,進而使自己不斷的進步。

正如之前所說,在2003年,日本曾因大陸引進美國飛機型号CJ-5而感到震驚和驚訝,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讨論,可以看出此時的日本還沒有想到,大陸的航空工業竟然會取得如此的進步。

那麼對于日本來說,未來的挑戰會從技術上發生,他們需要不斷的在自身的研究上進行突破,在不斷的發展中,使自己不斷前行,這樣自身的技術才會有新的突破。

同時,日本的航空工業所需要克服的挑戰不僅僅在技術上,還有一個重要的挑戰則是在戰略上,面對當下目前的國際形勢,日本航空工業所需要做到的是不僅要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同時還要深刻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實際的情況出發,拓展大陸的航空工業發展領域。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日本航空工業是怎麼被美國毀掉的?

同時日本在航空工業領域所需要做的是進行戰略上的調整,同時要找準自己的定位,這不是一句空話,也是日本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議題。

當我們認識到這一點,同樣也應當在思考大陸取得成功的因素,大陸是通過自主創新的方式,同樣也進行了不斷的取得成功,種種不同的方式,都是需要我們去認真思考和學習的。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日本航空工業是怎麼被美國毀掉的?

或許我們并不需要總是追求完美,平衡于技術和市場之間,才會走的更遠,這不僅是一個戰略上的選擇,并且我們更在于去總結和不斷的吸取前人所學,同時我們對于未來的發展才能更多的走的更遠。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日本航空工業是怎麼被美國毀掉的?

結語

當我們在思考日本航空工業的未來時,同樣也會面臨未知數,但也正是這種未知數,使我們能夠不斷的前行,這是一條新的探索之路,也是一種新的挑戰。

相信在日本的航空工業發展的道路上,他們一定會有自己的一種突破,這也正是未來的趨勢,對于大陸航空工業來說,我們将繼續銘記前人的精神,并繼續探索航空工業新的道路,同時也對其保持着一份敬意。

從遙遙領先,到輸得一敗塗地,日本航空工業是怎麼被美國毀掉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