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80棵散生古樹擎立成景 臨潼區釋出3條古樹名木探幽精品線路

作者:前方plus

6月28日,臨潼區馬額街辦南劉村的農田裡,182歲的“柿如意”,迎來了一大批遊客,大家都是為它而來。

180棵散生古樹擎立成景 臨潼區釋出3條古樹名木探幽精品線路

臨潼區“保護古樹名木 尋覓記憶裡的鄉愁”古樹名木探幽精品線路釋出儀式現場。(記者 郝鐘毓 實習生 毛義琛 攝)

這棵枝繁葉茂的古柿樹,是臨潼本土火晶柿子樹。近兩個世紀的生長,讓它猶如一把巨傘,在田野裡擎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村裡人親切喚它“柿如意”。

180棵散生古樹擎立成景 臨潼區釋出3條古樹名木探幽精品線路

遊客在臨潼區馬額街辦南劉村參觀了解古樹。(記者 郝鐘毓 實習生 毛義琛 攝)

當天,臨潼區“保護古樹名木 尋覓記憶裡的鄉愁”古樹名木探幽精品線路正式釋出。骊山依南而立,渭河橫貫東西,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臨潼區豐富的古樹名木資源。據了解,臨潼區現有認定挂牌散生古樹名木180棵、古樹群1處。散生古樹數量位居全市前三,其中千年以上特級保護古樹4棵,500年以上一級保護古樹26棵,300年以上二級保護古樹38棵,100年以上三級保護古樹112棵。

180棵散生古樹擎立成景 臨潼區釋出3條古樹名木探幽精品線路

位于臨潼區馬額街辦南劉村的農田裡古柿樹猶如一把巨傘,滿眼翠綠。(記者 郝鐘毓 實習生 毛義琛 攝)

為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挖掘秦嶺北麓生态和人文價值,此次臨潼區以古樹名木地理資訊、曆史人文、形态特征、資源禀賦、保護優勢為基礎,設計了3條古樹名木探幽精品線路。

臨潼區林業工作站站長陳智明介紹,1号線路起點位于馬額街辦龐玉琴教育基地附近,沿途經過穆桂英練兵場、營地及拴馬樁等景點,沿線有“廟上千年皂莢”“穆柯寨降龍木”“黃連木古樹”等8處古樹景觀,是感受民族精神的最佳古樹探幽線路。2号線路從臨潼出發沿穆寨方向,涉及“三生樹”“北坡槐翁”“核桃古樹”等12處古樹景觀,沿路幽徑蜿蜒、靜谧秀麗,是領略自然風光的最佳古樹探幽線路。3号線路從臨潼鳳王溝古廟開始,沿路穿越秦陵、代王等曆史文化名鎮的古樹,最後落腳全國最美古國槐樹—胡王漢槐,沿途還有“李家村皂莢”“丈夫槐” “志閻古槐”等7處古樹景觀,是領略曆史文化的最佳古樹探幽線路。為友善遊客了解古樹曆史,臨潼區還為3條探幽路線上的古樹,制作了涵蓋基本資訊、曆史典故等圖文結合的 “二維碼”名片。

180棵散生古樹擎立成景 臨潼區釋出3條古樹名木探幽精品線路

遊客在臨潼區馬額街辦南劉村參觀了解古樹。(記者 郝鐘毓 實習生 毛義琛 攝)

今年7月至11月,臨潼區将采取一周一樹一景的方式,持續在官方微信公衆号上宣傳展示探幽路線上的古樹圖檔、曆史故事、附近的特産美食、農副産品等,邀請廣大遊客探秘古樹曆史、遊覽古樹奇觀、尋覓綠色鄉愁。

臨潼區秦嶺生态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局長劉勇強說:“我們希望通過這三條線路,讓更多市民知道古樹、認識古樹、保護古樹;讓古樹成為鄉村集體活動地、個人鄉愁回憶地、經濟發展增收地,進而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打造臨潼區文化旅遊新名片。”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