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屆戛納影後,前夫因雙性出軌,和男友安享晚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作者:小小談生活

一,倫敦迎來了一個注定不平凡的生命——瓦妮莎·雷德格雷夫。她出生在英國著名的演藝世家,父親邁克爾·雷德格雷夫是英國舞台和銀幕上的活躍人物。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藝術的種子早早地在瓦妮莎心中生根發芽。年僅8歲,小瓦妮莎就開始學習芭蕾舞和戲劇表演。她天生麗質,眼神中透露着對表演的熱愛和渴望。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她很快就登上了舞台,稚嫩的臉龐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1958年,21歲的瓦妮莎迎來了自己的銀幕處女秀。

在電影《人性與面具》中,她與父親邁克爾·雷德格雷夫同台飙戲,飾演一對父女。然而,這次經曆并不如意,反而讓年輕的瓦妮莎對電影産生了畏懼。

兩屆戛納影後,前夫因雙性出軌,和男友安享晚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但藝術的召喚是如此強烈,瓦妮莎并未就此止步。接下來的幾年,她專注于舞台表演,出演了莎士比亞的經典劇目,以及挪威劇作家易蔔生的《海上夫人》和俄國契诃夫的《海鷗》等著名作品。

在舞台上,瓦妮莎逐漸找到了自己的表演風格,她的眼神愈發深邃,舉手投足間散發着成熟女性的魅力。直到1966年,快30歲的瓦妮莎才重返大銀幕。

二,這一次,她帶着舞台磨砺出的精湛演技,在電影《摩根》中驚豔亮相。瓦妮莎飾演的蕾妮角色複雜而富有層次,她的表演細膩入微,将角色内心的掙紮和無奈刻畫得淋漓盡緻。

這部作品不僅讓瓦妮莎一舉成名,更為她赢得了第一個重量級獎項——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從此,瓦妮莎·雷德格雷夫的名字在影壇開始熠熠生輝,一個傳奇女演員的璀璨之路就此展開。

兩屆戛納影後,前夫因雙性出軌,和男友安享晚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婚後,瓦妮莎先後生下兩個可愛的女兒,家庭生活看似和睦。她懷着對愛情的憧憬,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段關系中。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托尼·理查德森的真實面目逐漸顯露。

1966年,托尼·理查德森執導了電影《直布羅陀水手》,而這部作品成為了他們婚姻的轉折點。在片場,托尼與法國新浪潮女神讓娜·莫羅暗生情愫。

瓦妮莎感到了丈夫的疏離,她的心中充滿了困惑和不安。更令瓦妮莎痛心的是,她漸漸發現托尼不僅與讓娜·莫羅有染,還與多名男性保持着親密關系。

托尼·理查德森是一個雙性戀,這個事實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擊碎了瓦妮莎對婚姻的幻想。盡管内心備受煎熬,瓦妮莎還是選擇了隐忍。

兩屆戛納影後,前夫因雙性出軌,和男友安享晚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三,她将全部的愛傾注在兩個女兒身上,試圖維系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然而,托尼最終還是提出了離婚。1967年4月28日,就在《直布羅陀水手》上映後的第四天,瓦妮莎和托尼正式辦理了離婚手續。

這段維系了5年的婚姻,以一種令人心痛的方式畫上了句号。離婚案甚至鬧到了法庭,成為當時英國電影界的一大醜聞。

瓦妮莎站在法庭上,眼中滿是受傷和憤怒,指控托尼與讓娜·莫羅通奸。而讓娜·莫羅則辯解說自己隻是"不慎失足,偶爾偷吃野味"。

這段失敗的婚姻給瓦妮莎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她的眼神中多了一絲憂郁,但也更加堅強。盡管遭受背叛,瓦妮莎并沒有被打倒。

兩屆戛納影後,前夫因雙性出軌,和男友安享晚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相反,這段經曆讓她更加珍惜真摯的感情,也為她日後的愛情故事埋下了伏筆。1966年,瓦妮莎·雷德格雷夫在電影《摩根》中的精湛演出不僅為她赢得了第一個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更開啟了她事業的黃金時期。

這位來自英國的優雅女演員,以其深邃的眼神和細膩的表演,開始在國際影壇嶄露頭角。緊随其後,瓦妮莎又接連出演了兩部重量級作品。

四,在《日月精忠》(1966)中,她婉拒了女主角的邀約,反而選擇了一個沒有台詞的配角——亨利八世的情婦。瓦妮莎用豐富的面部表情和富有表現力的肢體動作,将角色複雜的内心世界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部影片最終斬獲了第3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同年,瓦妮莎在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的《放大》中飾演一個謀殺情人的年輕女郎,她的演技再次得到肯定,影片獲得了第20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兩屆戛納影後,前夫因雙性出軌,和男友安享晚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瓦妮莎的眼神中閃爍着神秘莫測的光芒,将角色内心的掙紮和黑暗面展現得淋漓盡緻。1968年,瓦妮莎迎來了又一個巅峰時刻。

在電影《伊莎朵拉》中,她塑造了一代舞星鄧肯的藝術形象。瓦妮莎全情投入,用優雅的舞姿和細膩的表情,将鄧肯的人生起伏演繹得惟妙惟肖。

觀衆們被她的表演深深打動,仿佛看到了真正的鄧肯重制銀幕。憑借這一角色,瓦妮莎再次摘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桂冠。

五,1977年,瓦妮莎在《朱莉亞》中的出色表現為她赢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她與好萊塢明星簡·方達在片中飾演一對親密無間的戰友,兩人不僅在銀幕上默契十足,私下裡也成為了摯友。

兩屆戛納影後,前夫因雙性出軌,和男友安享晚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瓦妮莎·雷德格雷夫的演藝事業如同璀璨的星河,閃耀着令人炫目的光芒。她用自己的才華和努力,在國際影壇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成為了不可多得的演技派女演員。

瓦妮莎·雷德格雷夫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演員,更是一個充滿理想和激情的政治活動家。作為英國托派黨的成員,她的政治立場鮮明而堅定,常常引發争議。

在20世紀70年代,瓦妮莎積極參與反越戰運動,她那雙曾在銀幕上傳情達意的眼睛,此時閃爍着對和平的渴望。她不懼權威,多次上司反戰遊行示威,用自己的方式為和平發聲。

六,瓦妮莎的行動引起了廣泛關注,也讓她成為了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瓦妮莎的政治立場并不局限于反戰。她還傾注心血支援巴勒斯坦事業,甚至出資拍攝了紀錄片《巴勒斯坦人》,表達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

兩屆戛納影後,前夫因雙性出軌,和男友安享晚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這一舉動在當時引發了巨大争議,特别是在猶太社群中。1978年,當瓦妮莎在美國領取第50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時,場外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抗議。

約100名"猶太人保衛同盟"成員高喊口号反對她,同時也有大約100名支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示威者為她加油助威。

面對這樣的局面,瓦妮莎并未退縮。在領獎台上,她堅定地表示要繼續為反對猶太複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而鬥争。瓦妮莎的政治活動雖然給她的演藝事業帶來了一些挑戰,但也讓她成為了一個更加立體和富有魅力的公衆人物。

七,她的眼神中不僅有對藝術的熱愛,更閃耀着對理想的堅持。在藝術與政治之間,瓦妮莎·雷德格雷夫始終在尋找平衡。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釋着一個演員的社會責任,展現了藝術家的擔當和勇氣。

兩屆戛納影後,前夫因雙性出軌,和男友安享晚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瓦妮莎·雷德格雷夫的演藝生涯中,有一個顯著特點:她從不計較角色的大小,而是專注于角色本身的藝術價值。這種态度源于她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名言的深刻了解:"隻有小演員而沒有小角色"。

在好萊塢,大牌明星通常不屑于出演小角色。然而,瓦妮莎卻打破了這一慣例。她把創造角色作為表演的最高目标,不論戲份多寡,都會全身心投入。

這種敬業精神在她的眼神中閃耀,每個眼神、每個動作都充滿了對角色的了解和诠釋。例如,在《日月精忠》中,瓦妮莎婉拒了女主角的邀約,反而選擇了一個沒有台詞的配角。

她用豐富的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将角色複雜的内心世界刻畫得栩栩如生。這種選擇展現了她對藝術本質的追求,而非簡單地追逐名利。

兩屆戛納影後,前夫因雙性出軌,和男友安享晚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八,進入70年代後,瓦妮莎在美國、法國、意大利和英國等國家的影壇間穿梭,隻要遇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不論大小,她都會認真對待。

她與凱瑟琳·赫本、英格麗·褒曼、勞倫斯·奧利弗等國際明星合作,在衆多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瓦妮莎的這種态度不僅展現了她對表演藝術的尊重,也展現了她作為演員的職業操守。

她的眼神中總是閃爍着對角色的熱愛和探索欲,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她都能找到角色的靈魂,将其演繹得淋漓盡緻。

這種不拘小角色的态度,讓瓦妮莎·雷德格雷夫在演藝圈中赢得了廣泛的尊重。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诠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演員,什麼是對藝術的執着追求。

兩屆戛納影後,前夫因雙性出軌,和男友安享晚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在瓦妮莎·雷德格雷夫的人生中,愛情猶如一部跌宕起伏的長篇小說。1967年,在拍攝《鳳宮劫美錄》時,她邂逅了意大利男星弗蘭科·内羅。

當時,瓦妮莎正經曆着與托尼·理查德森離婚的痛苦,而弗蘭科的溫柔體貼成為了她的慰藉。兩人迅速墜入愛河,其後又合作了幾部電影,包括《鄉間僻靜處》(1968)和《愛的奉獻》(1970)。

然而,盡管感情深厚,瓦妮莎對婚姻卻始終心存疑慮。她願意為弗蘭科生兒育女,卻無法接受再次步入婚姻殿堂。1971年,無法跨越這道坎的兩人選擇分道揚镳。

九,弗蘭科黯然離開,而瓦妮莎則獨自撫養着兩個女兒。這一别,竟是23年。1994年,在瓦妮莎的大女兒娜塔莎·理查德森的婚禮上,命運再次将兩人推到了一起。

兩屆戛納影後,前夫因雙性出軌,和男友安享晚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57歲的瓦妮莎雖已滿頭白發,卻依然美麗動人。弗蘭科驚訝地發現,自己對她的愛意絲毫未減。在随後的12年裡,兩人重拾舊愛,細細品味着遲來的甜蜜。

十,2006年12月31日,69歲的瓦妮莎終于與65歲的弗蘭科步入婚姻殿堂。這對相愛35年的戀人,終于修成正果。2010年,兩人還在電影《給朱麗葉的信》中再度合作,藝術地再現了自己的愛情故事。

如今,85歲的瓦妮莎·雷德格雷夫依然活躍在影壇和政壇,與弗蘭科·内羅共同譜寫着他們的晚年戀曲。這段曆經滄桑的愛情,終究迎來了圓滿的結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