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洛夫故裡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周年

作者:泉湖二月八農耕文化

“沒有任何時刻比現在更為嚴肅

  落日

  在海灘上

  未留一句遺言

  便與天涯的一株向日葵

  雙雙偕亡

  一塊木頭

  被潮水沖到岸邊之後才發現”

——洛夫

  洛夫的一首千行長詩《漂木》,拉近了湖南衡南縣與世界的距離。

  洛夫,湖南衡陽市衡南縣人,國際著名詩人,曾憑長詩《漂木》于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由于表現手法近乎魔幻,在國際詩壇被譽為“詩魔”。

  2023年6月28日,洛夫文學藝術館在衡南縣城開館,詩意由此在衡南流淌。

  詩歌高地

  “為何雁回衡陽,因為風的緣故”

  夏至的陽光,把白天的長度拉到極緻,草木盡情舒展自己的枝葉。衡南縣雲集鎮,樹蔭掩映下,便是洛夫文學藝術館。

  這是詩意栖息之地,8個展廳,具象化了洛夫的詩意人生。

洛夫故裡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周年

洛夫文學藝術館前廳 攝影 李芳森

  “水墨微笑”書法藝術廳,展陳了洛夫書法作品60餘幅;

  “雪落無聲”手稿實物館,展示了洛夫3000餘頁珍貴創作手稿、信函、證書等;

  “風的緣故”詩歌藝術廳,600多張照片、音像資料和實物,在聲光電等現代綜合展陳技術的襯托下,講述了洛夫在詩歌中漂泊的一生,以及在不變的鄉音裡的赤子之心……

洛夫故裡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周年

遊客在欣賞洛夫的書法 攝影 李芳森

  這份詩意,也吸引衆多詩人來到衡南“采風”。

  2023年12月21日,洛夫文學藝術館獲評全國首家“現代詩歌名人館”,著名詩人舒婷、詩學家陳仲義揭牌,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雁西,詩人胡丘陵、箫風、陳群洲、倮倮參與揭牌儀式。

  “洛夫文學藝術館布展非常現代,藏品豐富,衡南文化厚重,湧現了一大批詩人,不愧是詩歌之鄉。”舒婷在參觀洛夫文學藝術館後表示,臨走時,特意寫了“詩鄉懷友”,表達了對老朋友洛夫的深切思念。

  這片詩意栖息之地,也是以成為詩歌高地。

  文旅地标

  “窗子外面是山,是煙雨,是四月”

  邁過洛夫文學藝術館的門頭,詩意便撲面而來。镂空設計的牆面,方正的木磚填充其中,木磚上镌刻着洛夫的詩歌《漂木》。

  “《石室之死亡》和《漂木》是洛夫的代表作,石塊與木磚就隐喻這兩首詩。”洛夫文學藝術館館長羅詩斌介紹,這些布展時的“匠心獨造”,處處蘊含着詩意。

  抛去視覺的尋覓,一陣清脆的風鈴聲送來詩意陣陣。聲音因何而來,正是“因為風的緣故”。

洛夫故裡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周年

藝術館成了“打卡地” 攝影 李芳森

  “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永遠青春。”在開館後的一年裡,羅詩斌看着藝術館成了年輕人的“打卡地”。“這裡處處都能‘出片’。”移步換景,天井側的玻璃幕牆上,都镌刻着洛夫的名篇詩句,在旁邊的座椅上随意一坐,詩意便成為照片背景。

  除了靜态的展館,不定期的講座更值得“打卡”。為幫助年輕人更好地了解和讀懂洛夫,進一步提升文學素養,展館不定期邀請舒婷等名家前來開講座,并舉辦“漂木讀書會”。

  相比于名家講座,藝術館也成為當地詩歌愛好者間交流的不二選擇。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觀大師風采,品詩意美學。”随着主持詞在館裡響起,衡南縣明德國小君雅閱讀工作室,在洛夫文化藝術館開啟了“觀大師風采,品詩意美學”的尋美之旅。

  觀展館陳列、聽大師故事、誦洛夫詩歌,詩歌愛好者對于洛夫和詩歌的了解,也在不斷加深。

洛夫故裡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周年

詩意蘊藏在展館的各個位置 攝影 李芳森

  為不斷提升洛夫文學藝術館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衡南縣以衡陽承辦湖南省第三屆旅發大會為契機,擴大“洛夫文化IP”影響力,讓“洛夫文化IP”“活”起來、“潮”起來,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衡南文旅資源“破圈出彩”。

  開館一年來,洛夫文學藝術館已接待海内外嘉賓10萬餘人次,逐漸成為衡南的文旅新地标。

   永恒故鄉

    “這鄉音,就是我守護了一輩子的胎記”

  洛夫曾說,自己向來有兩個“不治之症”:一是健忘,二是他怎麼也忘不掉的東西——他的鄉愁。

  洛夫一生經曆了國家、民族與個人的重重磨難和失根的漂泊。

  羅詩斌,也曾直接感受過洛夫的這份鄉愁。

洛夫故裡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周年

羅詩斌在觀看洛夫的詩歌手稿 攝影 李芳森

  2006年,一封從溫哥華寄到衡南的信,讓羅詩斌喜出望外,因為信封上的署名是洛夫。熱愛詩歌的羅詩斌,彼時正同一幫文學愛好者,創辦一份民間刊物。懷揣着一腔文學熱忱,他們把刊物寄給了遠隔重洋的洛夫。

  “衡南是我的出生地,在那裡度過美好的童年,和白馬般的少年。衡南是我永遠的夢土,生命的原鄉;盡管由天涯到海角漂泊了大半輩子,但有一根看不見的臍帶,就像風筝的繩子一直緊緊地系着我,深深地纏着我。”沒想到,洛夫不但回了信,還在信裡給刊物重新題名為“荷風”。随信寄來的,還有他撰寫的一篇刊首語。

  衡南盛産蓮子,荷池處處,每逢盛夏,荷香四溢。“荷風”于洛夫而言,是記憶裡故鄉的意境。直到如今,“荷風”仍輕拂着洛夫的家鄉。

洛夫故裡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周年

館裡的文創産品也受到遊客們的喜愛 攝影 李芳森

  這份鄉愁,也召喚着離家的遊子歸家。在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當日,便有不少台灣同胞聞訊而歸。

  開館一年間,60多歲的台胞張佳武,已兩次渡過海灣而來,每次過來,都會把背包裝滿。

  洛夫的詩歌,承載着鄉愁這個胎記,連接配接着兩岸的内心,也成為中國與世界聯系的紐帶。

  2004年6月25日,加拿大外交部長彼塔·哈維德爾(petar havder)前往北京中國外交部拜會,并當場贈送洛夫撰書的行草新詩對聯。

  羅詩斌說,開館的一年裡,有來自澳洲、加拿大、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遊客,遠渡重洋來到館裡參觀。

  詩意衡南,讓世界聆聽。(文 李芳森)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國際線上

編輯:佘穎慧

責編:李勝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