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1949年跟随蔣介石到台灣,晚年結局如何?

作者:梅香如故

在中華文明的長河中,有一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世襲家族,它就是孔子的後裔。從宋朝開始,這個家族的繼承人被封為"衍聖公",爵位世襲800餘年。然而,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1935年,年僅15歲的孔德成主動請求撤銷"衍聖公"爵位,成為這個古老稱号的最後繼承人。1949年,他随國民政府遷往台灣,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在台灣島上,這位末代"衍聖公"究竟度過了怎樣的晚年?他是否延續了祖先的傳統?在異鄉,他如何看待自己特殊的身份?他的人生又給後人留下了什麼樣的啟示?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1949年跟随蔣介石到台灣,晚年結局如何?

孔德成的早年經曆

世人皆知孔子乃至聖先師,卻鮮有人知他的後人竟然世襲了一個爵位長達八百餘年之久。這個爵位就是"衍聖公",而孔德成便是這個古老爵位的最後繼承人。

話說到1919年,時任第30代衍聖公的孔令贻已是病入膏肓,膝下卻無一子。這可急壞了孔家上下,畢竟衍聖公的爵位可是關乎整個家族的榮耀。就在孔令贻彌留之際,他的側室王氏傳來喜訊,懷上了龍種。然而,天不遂人願,孔令贻終究未能等到後人出世就撒手人寰了。

1920年,王氏産下一子,這個遺腹子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孔德成。這個降生在亂世的嬰兒,剛出生就被北洋政府冊封為第31代衍聖公。誰曾想,這個ancient的爵位傳到他手上,竟成了絕響。

孔德成的童年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般富貴安康。他不僅是個遺腹子,出生僅20多天,母親王氏就因産褥熱去世了。這個剛來到人世的嬰兒,一下子就失去了父母的庇護。所幸的是,孔家族人還算厚道,将這個孤兒撫養成人。

雖然家世顯赫,但孔德成的童年并不輕松。他從小就被要求背誦《論語》、《大學》等儒家經典,還要學習繁瑣的祭祀禮儀。畢竟,作為衍聖公,主持祭祀可是他的重要職責。小小年紀的孔德成,就得穿着厚重的禮服,在孔廟裡站上幾個小時,這可不是件容易事。

然而,這樣的生活并沒有磨滅孔德成對學問的熱愛。他天資聰穎,很快就精通了書法、甲骨文和金石文。人們常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德成的确繼承了祖先的學問天賦。

到了1935年,15歲的孔德成已經能夠明辨是非。這一年,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主動請求撤銷"衍聖公"的爵位。要知道,這個爵位可是他們家族的金字招牌,世襲了整整800年啊!

孔德成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呢?原來,他認為當時已經是民國政府,自己卻還當着世襲的官員,這與國法不符。這個決定震驚了整個孔家,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南京國民政府收到孔德成的請求後,也是頗費思量。一方面,他們贊賞孔德成的覺悟;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完全廢除這個職位會影響民心。最後,他們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撤銷"衍聖公"的爵位,但同時授予孔德成"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的世襲稱号。

這一決定可謂是高明之舉。表面上看,孔德成不再是"衍聖公"了,但實際上他享受的待遇和職責并沒有太大變化。他依然需要在每年孔子誕辰時主持祭典,依然是孔家的代表人物。

就這樣,孔德成成為了末代"衍聖公",也開啟了他人生的新篇章。他不再隻是一個世襲的貴族,而是要靠自己的才學和能力來赢得尊重。這個決定,也為他日後在台灣的生活埋下了伏筆。

赴台初期的生活與貢獻

1949年,國共内戰局勢急轉直下,國民政府節節敗退。作為與國民政府關系密切的孔家後人,孔德成面臨着一個重大抉擇:是留在大陸,還是随國民政府撤退台灣?最終,29歲的孔德成選擇了後者。這一決定不僅改變了他個人的命運,也為台灣的文化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

孔德成攜家眷乘船離開山東曲阜,漂洋過海來到台灣。初到台灣時,孔德成的處境并不輕松。作為一個"外省人",他需要适應全新的環境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作為孔子後裔和"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他肩負着傳承中華文化的重任。

在台灣定居後,孔德成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安置家人和維持生計。好在國民政府對這位孔子後人還是頗為重視,為他安排了一份在台灣大學的教職。雖然薪水不高,但至少解決了溫飽問題。孔德成也沒有辜負政府的期望,他勤勉工作,很快就在學術界站穩了腳跟。

然而,對孔德成來說,僅僅在大學教書還遠遠不夠。他深感作為孔子後人的責任,決心在台灣重建孔子家廟,延續祭祀孔子的傳統。這個想法得到了當時台灣當局的支援,但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

首先是選址問題。台北市區寸土寸金,要找到一塊适合建廟的地方并不容易。經過多方協調,最終在台北市大同區覓得一塊空地。接下來是籌資問題。雖然政府提供了部分資金,但遠遠不夠。孔德成四處奔走,向台灣各界人士募捐。他的誠意打動了許多人,不少商界大佬和普通市民都慷慨解囊。

建廟工程曆時三年,終于在1962年竣工。這座建立的孔廟雖然規模不及曲阜的孔廟,但也頗具氣勢。孔廟的落成,标志着孔德成在台灣傳承中華文化的努力取得了第一個重要成果。

有了孔廟,接下來就是要恢複祭祀孔子的傳統。每年農曆9月28日孔子誕辰,孔德成都會身着古禮服,帶領衆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這一傳統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

除了主持祭祀,孔德成還積極推廣儒學。他經常在各大學和文化機構舉辦講座,向台灣群眾介紹儒家思想。他的演講總是深入淺出,既有學術深度,又不乏生動有趣的例子,深受聽衆歡迎。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1949年跟随蔣介石到台灣,晚年結局如何?

孔德成還參與創辦了"中華孔孟學會",這個學會緻力于研究和傳播儒家文化。在他的推動下,學會定期舉辦學術研讨會,出版儒學著作,為台灣的儒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孔德成并不是一味固守傳統。他也意識到,要讓儒學在現代社會繼續發揮作用,必須與時俱進。是以,他鼓勵學者們探讨儒學與現代社會的關系,思考如何将儒家思想應用于當代生活。

在孔德成的努力下,儒家文化在台灣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他的貢獻不僅限于學術界,更影響了整個台灣社會。許多台灣人通過他重新認識了中華傳統文化,增強了文化自信。

然而,孔德成的工作并非一帆風順。他也面臨着一些質疑和批評。有人認為他過于保守,有人則批評他與國民黨關系過于密切。面對這些聲音,孔德成始終保持沉默,用實際行動來回應質疑。

晚年的學術成就與社會影響

随着年齡的增長,孔德成在台灣的影響力也日益擴大。進入晚年後,他并未選擇安享晚年,反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播中。這一時期,孔德成的學術成就達到了頂峰,他的社會影響力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970年代,已年過半百的孔德成開始着手編纂《孔子大全》。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旨在收集和整理有關孔子的所有文獻資料。孔德成帶領一批學者,花費了整整十年時間,終于在1980年完成了這部鴻篇巨制。《孔子大全》共分為十冊,涵蓋了孔子的生平、思想、著作以及後世對孔子的研究和評價。這部著作被認為是研究孔子的最全面、最權威的參考書,不僅在台灣,在國際儒學界也産生了重大影響。

除了《孔子大全》,孔德成還著有《論語新解》、《中庸新解》等多部儒學著作。這些著作不同于傳統的注釋,而是結合現代思想,對儒家經典進行了創新性的诠釋。例如,在《論語新解》中,孔德成将"仁"的概念與現代社會的道德觀念相聯系,探讨了如何在現代生活中踐行儒家思想。這些著作為儒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得更多年輕人開始關注傳統文化。

孔德成的學術成就得到了廣泛認可。1975年,他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這是台灣學術界的最高榮譽。1982年,他又獲得了台灣"行政院文化獎",以表彰他在文化傳承方面的貢獻。這些榮譽不僅是對孔德成個人的肯定,也提高了儒學在台灣學術界的地位。

然而,孔德成并不滿足于僅僅在學術圈内産生影響。他深知,要讓儒家文化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走出象牙塔,影響更廣泛的社會群體。為此,他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各種公共場合,發表演講,接受采訪。

1985年,已經65歲的孔德成接受了台灣電視台的邀請,主持了一檔名為《孔子與現代生活》的電視節目。這個節目每周播出一集,孔德成在節目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儒家思想如何應用于現代生活。節目一經播出,就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許多觀衆表示,通過這個節目,他們第一次真正了解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孔德成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1988年,台灣發生嚴重水災,孔德成立即發起募捐活動,并親自前往災區慰問。他的行動影響了許多人,掀起了一波救災熱潮。這次經曆讓孔德成深刻認識到,儒家思想中的"仁愛"精神在現代社會中依然具有重要意義。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1949年跟随蔣介石到台灣,晚年結局如何?

進入1990年代,已經年過七旬的孔德成開始關注跨文化交流。他多次出訪歐美國家,在哈佛、牛津等著名大學發表演講,向西方學者介紹儒家文化。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提高了儒學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

1995年,75歲的孔德成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家族文物捐贈給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這批文物包括曆代孔子後裔的著作、書畫以及祭祀用品等,價值連城。孔德成表示,這些文物屬于全體中華兒女,應該讓更多人看到。這一舉動引起了轟動,被台灣媒體譽為"世紀捐贈"。

晚年的孔德成,雖然身體逐漸衰弱,但仍然堅持着自己的文化使命。即使在住院期間,他也常常邀請學者到病房讨論學問。他常說,傳承文化是他一生的責任,隻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繼續努力。

孔德成的晚年,是他學術成就和社會影響力的巅峰時期。他不僅在學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更重要的是,他讓儒家文化在現代社會中重新煥發了生機。他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學術界,深入到台灣社會的方方面面。

兩岸關系改善後的貢獻

随着20世紀80年代末期兩岸關系的逐漸緩和,孔德成在兩岸文化交流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孔子第77代嫡長孫,他的特殊身份使他成為了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

1987年,台灣當局開放群眾赴大陸探親,這為兩岸文化交流打開了一扇窗。盡管孔德成本人因為特殊身份和政治原因暫時無法親自前往大陸,但他積極支援和推動兩岸的民間交流。他多次接見來台的大陸學者,與他們進行學術交流,探讨儒學在現代社會的發展。

1988年,一個來自山東曲阜的民間代表團來到台灣,這是孔家後人首次正式訪台。孔德成熱情接待了這個代表團,并與他們深入交談,了解大陸孔家的近況。這次會面雖然短暫,卻為後續的深入交流奠定了基礎。

1990年,孔德成創辦了"兩岸儒學研究中心",旨在促進兩岸儒學研究的交流與合作。該中心定期舉辦學術研讨會,邀請兩岸學者參與,共同探讨儒學的現代價值。通過這個平台,許多大陸學者得以來台進行學術交流,而台灣學者的研究成果也得以傳播到大陸。

1992年,一個重要的機會出現了。大陸方面邀請孔德成回曲阜參加紀念孔子誕辰2543周年的活動。這是孔德成離開大陸43年來第一次有機會回到祖居地。然而,由于當時的政治環境,台灣當局并不支援孔德成親自前往。面對這種情況,孔德成采取了折中的辦法:他委托自己的長子孔垂長代表他回曲阜參加活動。

孔垂長此行不僅參加了祭祀活動,還帶回了大量關于曲阜孔府現狀的第一手資料。這些資料對孔德成來說彌足珍貴,他通過這些資料,對大陸孔家的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為日後可能的回鄉之行做了準備。

1994年,一個更大的突破出現了。在兩岸關系進一步改善的背景下,孔德成終于獲準回大陸探親。這次回鄉之行,對已經74歲的孔德成來說意義重大。他不僅重訪了闊别45年的故鄉曲阜,還參觀了北京、上海等地的文化古迹。在曲阜,孔德成見到了留在大陸的族人,參觀了修繕一新的孔府、孔廟。這次經曆讓他深感兩岸同根同源,更堅定了他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決心。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1949年跟随蔣介石到台灣,晚年結局如何?

回台後,孔德成将自己的見聞整理成文,在台灣多家報刊發表。這些文章客觀詳實地介紹了大陸的發展變化,尤其是在文化保護方面的努力,引起了台灣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讨論。

1996年,孔德成再次回到大陸,這次他的主要目的是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國際儒學研讨會"。在會上,他發表了題為《儒學與現代化》的演講,探讨了如何将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相結合。這次演講在兩岸學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認為是推動儒學現代化的重要嘗試。

1998年,孔德成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在台灣和大陸之間建立一個"儒學交流中心"。這個中心将定期組織兩岸學者進行交流,共同研究儒學經典,探讨儒學的現代意義。雖然由于各種原因,這個設想最終未能實作,但它展現了孔德成緻力于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決心。

進入21世紀後,雖然年事已高,但孔德成仍然保持着對兩岸文化交流的關注。他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加強兩岸文化交流,認為這是增進兩岸互信、促進和平發展的重要途徑。

2000年,孔德成以80歲高齡再次回到大陸,參加了在曲阜舉行的"世界儒學大會"。在大會上,他呼籲兩岸共同努力,弘揚中華文化,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這次講話被認為是他在推動兩岸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貢獻。

孔德成在兩岸關系改善後的貢獻,不僅限于學術交流,還展現在他對兩岸和平發展的推動上。他多次強調,兩岸同根同源,應該在文化上求同存異,共同發展。他的這種主張,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岸之間的緊張氣氛,為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孔德成的逝世與曆史評價

2008年10月28日,孔德成在台北榮民總醫院與世長辭,享年88歲。他的逝世不僅是台灣儒學界的重大損失,也引發了兩岸各界對這位孔子後裔的廣泛緬懷和評價。

孔德成的葬禮于11月8日在台北舉行,規格之高,在台灣近年罕見。台灣當局給予了最高規格的禮遇,時任台灣地區上司人馬英九親自出席并緻悼詞。馬英九在悼詞中稱贊孔德成是"當代儒學泰鬥",是"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播者"。葬禮上,來自台灣政界、學界的衆多人士都到場緻哀,表達對孔德成的敬意。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方面也對孔德成的逝世表示了深切哀悼。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孔子研究院等機構都發表了悼念聲明。在曲阜孔廟,舉行了隆重的追思儀式,大批群眾自發前來祭奠。這種跨越海峽的哀悼,展現了孔德成在兩岸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孔德成逝世後,關于他一生的評價也随之展開。總的來說,無論是台灣還是大陸,對孔德成的評價都是正面的,但側重點略有不同。

在台灣,孔德成被普遍認為是儒學研究的集大成者。他一生緻力于儒學研究和傳播,著作等身,為台灣的儒學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特别是他晚年主編的《孔子大全》,被認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權威著作。台灣學界普遍認為,孔德成的學術成就對維護和發展中華文化傳統功不可沒。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1949年跟随蔣介石到台灣,晚年結局如何?

同時,台灣社會也高度評價孔德成在社會公益方面的貢獻。他多年來積極參與各種慈善活動,特别是在教育領域的投入,為台灣培養了大批人才。許多受過他資助的學生,在孔德成逝世後都公開表達了感激之情。

在政治層面,台灣當局肯定了孔德成在維護中華文化、促進兩岸交流方面的貢獻。盡管孔德成本人很少直接參與政治活動,但他的文化影響力無疑對台灣社會産生了深遠影響。

在大陸,對孔德成的評價則更多集中在他作為孔子後裔的身份和他在兩岸文化交流中的貢獻上。大陸學界普遍認為,孔德成是連接配接兩岸儒學研究的重要橋梁。他多次回到大陸參加學術活動,推動了兩岸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陸方面高度評價孔德成在1994年首次回鄉探親後所做的工作。他客觀介紹大陸文化保護和發展的情況,為緩解兩岸文化隔閡做出了重要貢獻。大陸學者認為,這種基于文化認同的交流,對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也有一些聲音對孔德成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人質疑他作為孔子後裔的代表性,認為他長期生活在台灣,與大陸的聯系較少。還有人認為,他的儒學研究過于保守,未能很好地适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但總的來說,這些批評聲音在孔德成逝世後并未占據主流。絕大多數評論都肯定了孔德成在文化傳承和兩岸交流方面的貢獻。

孔德成逝世十多年後的今天,他的影響仍在延續。他創辦的台灣中華孔孟學會繼續運作,推動儒學研究和傳播。他的著作仍被廣泛引用,成為儒學研究的重要參考。而他晚年倡導的兩岸文化交流理念,也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不斷深化和發展。

回顧孔德成的一生,從戰亂年代的颠沛流離,到在台灣紮根發展,再到晚年促進兩岸交流,他的經曆本身就是一部濃縮的近現代中國史。作為孔子後裔,他肩負着傳承中華文化的重任;作為學者,他為儒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推動者,他為增進兩岸互信發揮了獨特作用。這些都構成了後人評價孔德成的重要依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