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作者:果殼童學館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最近,在微網誌上看到了這樣一個話題——“為什麼你從來不和父母分享日常”,讨論度非常高。

起因是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經曆:

他訂的外賣被偷了,于是很生氣地在微信上和爸媽說了這件事,得到的回複卻是:“不是去飯堂吃飯的嗎?不要搞特殊,以後在飯堂吃飯,既安全又健康。”

正在氣頭上的網友看到這樣的回複,感覺“如鲠在喉”“無語凝噎”。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他的經曆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在這個話題下,很多人都分享了自己的經曆。

有人同樣是丢了外賣,和父母抱怨了一句,得到的第一句回複卻是“你要有同情心”,還被說“就不應該點外賣”……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有人和父母分享自己踏青的照片,卻被叮囑要抓緊學習,“不要浪費時間”。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有人分享自己第一次和外國人交談的新鮮經曆,被回:“外國人有什麼好的。”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有人跟爸爸說了自己做兼職時受的委屈,沒想到又被爸爸教育了一頓。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有人和爸媽說起工作的勞累,得到的回複是,“幹什麼不累”、“這都不是事兒”。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有網友本來很喜歡和爸媽分享自己的日常,但爸媽總是揪着他吃過一兩次油炸食品這事兒,批評他吃得不健康,慢慢地,他就不願分享了。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也有網友說自己很無奈,平時為了和爸媽多聊天,絞盡腦汁地分享日常,得到的回複卻是,“少關注别人,多提升自己”。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一開始,我是圍觀熱搜湊熱鬧,但越看大家的回複,心裡越堵。

能感覺出來,留下這些評論的人,很多還是學生,或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年紀不大,父母在他們的心中所占的比重還是很大的。

在與父母的溝通上雖有遺憾,但他們還是有很強的分享欲望,就像下面這位網友說的:“因為你是我爸媽,我才會吐槽”。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我在他們這個年紀的時候,是怎麼和父母溝通的呢?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

現在,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連想要分享的“執念”都沒有了。

老實說,别看我在公号天天寫文章,不論大事小情都願意和雲同學們分享。

但在父母面前,我絕對屬于比較木讷的人,醞釀至嘴邊的抱怨或撒嬌,想了又想,終究還是說不出口,最終都會變成一句粗淺的問候。

日常交流基本上就是噓寒問暖,基本上三個回合就結束了。即便偶爾說起自己的事,也都是輕描淡寫的,絕對是“報喜不報憂”。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和身邊的朋友聊天,發現大家差不多都是這樣。

我很怕現在每天圍在我身邊,叽叽喳喳樂于分享的大寶二寶,有一天也會變成這樣。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很多人從小時候什麼都想和爸媽分享的“小粘豆包”,變成了什麼都不願家長分享的“大冰箱”呢?

知乎有一個關注 3W+ ,浏覽破百萬的熱門問題:“成長過程中是什麼導緻了孩子不願再跟家長溝通?”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問題下的回答和評論,寫滿了“人間真實”。

在看了幾十個高贊回答後,我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受。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小孩子的話不用理”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尤其在小時候,爸爸媽媽就是孩子的全世界。

而孩子對父母的愛和信任,更是與生俱來的,不摻雜任何功利目的。

很多人不願再和父母溝通,往往都始于他意識到——我說的話不重要。

知乎網友 @我愛紅燒肉 小時候的經曆,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很小的時候,我媽怕我會感冒,給我洗澡的時候會用很燙很燙的熱水。

那種熱水不至于把人燙傷,但那時我還是幼兒,皮膚比較嬌嫩,加上大半個身體都要泡在水裡,每次都會覺得疼到難忍。

那個時候我已經會說話了,我不隻一次地跟我媽抗議:“水太燙了。”

但我媽對此無動于衷,每次都說:“一點都不燙啊,沒事,洗着洗着就涼了。”

次數多了,我就不說了,隻是越來越害怕洗澡。

後來有一次,水實在是太燙了,我整個身體都浸在水裡,恐懼到不行。

我在腦海裡自動腦補了一下:我說洗澡水太燙,我媽說一點不燙,繼續給我洗澡,我又一次隻能默默忍受。

那一刻,我絕望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隻能在滾燙的熱水裡一直煎熬着。

終于,我崩潰了,開始嚎啕大哭。

網友的這次童年經曆,最終以她媽媽的怒吼收場。

這位網友說:“她永遠不會明白,年幼的我已經咬牙忍受過多少次滾燙的洗澡水,洗澡對我來說多麼煎熬,那一天我的内心有多麼掙紮,思想經過了怎樣的鬥争,有多無助才會大爆發。”

像這位網友的媽媽一樣,很多父母總以為自己非常懂孩子,甚至覺得自己的想法完全可以替代孩子的想法。

或者認為孩子的事情都是小事,和大人的事情比起來,不值得關注,是以根本不願聽孩子說話。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無論是哪種應對方式,都會讓孩子心生不滿。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家長不尊重孩子,不願給孩子表達自我的機會,也不願試圖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孩子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多麼寶貴的事!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要知道,孩子開始獨立思考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對很多事情開始有自己的想法。

培養一個會說話的孩子,遠比培養一個會聽話的孩子重要得多。

即使意見不合,甚至有争執都是好的,說明孩子的自我意識在不斷增強,心智也在日益成熟。

如果孩子真的放棄掙紮了,可能就會遠離父母,拒絕溝通。

是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傾聽孩子,尊重他們的表達。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這我得說你兩句……”

聽到孩子分享生活,除了選擇輕視或無視以外,還有很多父母會選擇在第一時間進行說教。

或許是因為,他們認為這種方式最直接高效,也最節省時間。

很久以前,我在一本有關教育的書中,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高中男孩,周末跟朋友打了一場十分暢快的籃球。回到家以後,他非常激地跟父親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爸爸,打籃球的感覺太棒了!”

他的父親一臉嚴肅地對他說:“籃球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可以鍛煉身體和意志力,最重要的是,你要堅持,不能隻是圖一時新鮮。”

這則故事很短,卻深深地觸動了我,以至于我都忘了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卻将故事的細節記得清清楚楚。

也許,千千萬萬的中國家庭裡,都在上演着同樣的故事,我們身邊可能有無數個“籃球男孩”和男孩父親。

不難想象,每一個“籃球男孩”聽到這樣的回答時,心裡都會像吃了鐵疙瘩一樣堵得慌。

其實,男孩父親的話單拎出來看,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放在這個情境裡,就出了大問題。

他完全無視了孩子發出的想要進行情感交流的訊号,隻是自顧自地說了自認為對孩子有益處的話。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自以為是”的回答傷透了心。

有一位網友的留言狠狠地戳中了我:“但是更難過的是,你知道他們都是愛你的,不是故意的。”‍‍‍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是啊,喜歡說教的家長,從來都隻會覺得自己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是真正愛孩子的表現。

但細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家長的這種表現,傳達的資訊其實是: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你的任何思想、感受體驗都是不對的”“你不能有和我不一樣的想法、感受和體驗”……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不可否認,做父母的,确實比孩子有着更豐富的人生經驗。

但我們可以成為孩子的夥伴、後盾和支援者,而不是成為他們的指揮官,我們不能永遠俯視孩子。

是以,克制自己想要說教的欲望,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視的位置,不做居高臨下的統治者,會讓我們和孩子的溝通更順暢。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孩子自己能處理嗎?”

還有一個讓大多數人不太願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日常,或者“報喜不報憂”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反應“太過了”,反而給我們帶來負擔。

有些父母會把孩子的煩惱看得過于嚴重,因為太關心孩子,是以給孩子的回報,總帶着些許“提心吊膽”的感覺。

有的家長會好像天塌下來一樣,整天唉聲歎氣。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有的家長擔心得茶飯不思,反過來埋怨孩子給自己添堵。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還有的家長會時不時“翻舊賬”,本來隻是一點小事,慢慢累積成很重的大山,壓在孩子身上,讓人喘不過氣來。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我們想要分享一件事的時候,想法其實很簡單——

分享開心的事,希望對方也跟着開心,讓開心翻倍;

分享難過的事,希望對方能夠共情這份難過,多一個人了解自己,難過也就減半了。

如果得到的回應總是這樣緊張兮兮的“小事放大、大事天塌”,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沒有分享的欲望了。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是以,我們一定要做淡定的父母,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積極的暗示,多鼓勵他們,才能讓他們更自信地面對生活,也更願意和我們溝通。

團隊裡有個小夥伴,她和爸媽的關系非常親近,她告訴我,她和爸媽親近的原因是:

我很喜歡和我的爸媽分享日常,因為我知道他們會認真聽我說話,也會包容、了解我。

聊開心的事,他們會興緻高昂地回應我;聊煩心的事,他們會安靜地傾聽,時不時說一兩句寬心的話;

他們比年輕人更喜歡接觸、學習新鮮的事情,視野一點都不落後,心态也超級好,翻篇兒比我還快,和他們聊天真的很開心!

願我們都能成為這種“别人家的神仙父母”,與同學們共勉。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寫在最後

寫這篇文章時,看到《三聯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36歲,還在懷疑我媽不愛我》,一下子被擊中了。講了那麼多現象,其實反映在我們心裡,最深刻的疑問就是這句話:我知道,我爸媽愛我,但是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對待我們?

當然,到了這個年齡,自己也做了父母,已經能夠讀懂和接受父母的做法。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聲讨他們,而是提醒我們自己。雖然,我們不認同甚至不喜歡父母的做法,但有些時候卻不自覺地複制他們,成為了自己最不想成為的樣子。

别讓我們的孩子,也在心裡懷疑我們對他們的愛。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來源丨mom看世界

作者丨川媽 李铮

題圖丨圖蟲創意

中國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罵,談笑間毀掉親子關系
  • 我拍女兒一年,才發現“看見”孩子有多重要!
  • 不愛和父母溝通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 “我對孩子挺好的,為什麼他卻因為我抑郁了?”
  • 說了不聽,誇了沒用,罰了不改,到底怎麼跟孩子“有效溝通”?

|作 者 招 募 & 投稿|背景回複“投稿”,檢視詳情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