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5年,36歲糖尿病患者,每天不吃米飯降血糖,後來身體狀況如何?

作者:楊Dr科普健康

資料來源

[1]姚彩榮,鄒山峰,國莉.糖尿病的治療方法與生活管理[J].科學之友,2024,(06):46-47.

[2]婁鑫玲,範志紅.米飯飲食與血糖控制[J].中國糧油學報,2022,37(12):269-276.DOI:10.20048/j.cnki.issn.1003-0174.000479.

[3]王玥佳.糖尿病患者主食的選擇[J].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22,(12):7.

除了心血管疾病以外,中老年群體中最常見的就是慢性病,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代表。通常在确診後,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會被醫生告知,除了糖以外,也要控制米飯、面條、饅頭等主食的攝入。這類食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進入胃腸道後會被消化為葡萄糖,攝入過多就會導緻血糖出現波動。

2015年,36歲的陳廣是一名汽車公司的普通職員,他在一陣惱人的鬧鈴聲中被迫起床,手腕傳來的疼痛讓他瞬間清醒。陳廣試圖轉動僵硬的手腕,最後還是龇牙咧嘴地放棄了,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天早上都會發生,他早就習以為常。

陳廣輕車熟路地掏出一片布洛芬服下,半小時後疼痛減輕了不少,僵硬感也逐漸消失。陳廣在一年前被确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但隻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關節治療,之後就徹底放棄,隻會服用布洛芬這樣的非甾體類抗炎藥來控制發炎,緩解疼痛症狀。

2015年,36歲糖尿病患者,每天不吃米飯降血糖,後來身體狀況如何?

經常有人将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混為一談,但它們三個是完全不同的疾病,類風濕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風濕通常與感染有關,痛風則屬于代謝性疾病。類風濕一般出現在近端指關節、掌指關節以及手腕等,多呈對稱性,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晨僵、腫脹和疼痛,如果一直沒有進行正确處理,就可能導緻嚴重的關節畸形。

近來天氣比較悶熱,辦公室的同僚們在商量着點奶茶,陳廣也湊上去挑了一杯,一杯冰涼的奶茶下肚,他感覺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但當晚回家路上陳廣就感覺肚子陣陣疼痛,晚飯一口都吃不下,在床上躺了數小時後,突然出現劇烈的惡心感,惹得陳廣止不住的幹嘔。

2015年,36歲糖尿病患者,每天不吃米飯降血糖,後來身體狀況如何?

他一開始隻當是吃壞了肚子,并沒太在意,但第二天醒來症狀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出現了更嚴重的疼痛,他趕緊請了假前往醫院的急診。醫生在詢問病史時發現陳廣有些昏沉,似乎即将進入意識障礙的階段,并且皮膚幹燥,說話時也隐隐傳出不太明顯的爛蘋果味。

種種迹象都加深了醫生心中的猜想,他趕緊為他安排了一個指尖血糖測量,結果已經高達20.8mmol/L,血液生化回報酮體升高,陳廣被确診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随後醫生馬上為他進行靜脈補液和胰島素治療,入院進行進一步檢查後,醫生發現他的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這意味着陳廣已經患上了1型糖尿病。

糖尿病三個字讓陳廣如臨大敵,在他心中隻有老年人才會得這種病,他還不到40歲,怎麼可能呢?醫生表示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老年人得的一般都是2型,1型多見于年輕人。陳廣患病的原因很有可能與他的類風濕病史有關,因為1型糖尿病也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内的免疫系統失控後,免疫細胞就會攻擊正常組織和細胞,比如關節和胰島B細胞,導緻胰島素産生不足,引發1型糖尿病的出現。

2015年,36歲糖尿病患者,每天不吃米飯降血糖,後來身體狀況如何?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陳廣順利出院,離開前醫生特意叮囑,除了堅持吃藥打針以外,每頓飯的主食也要控制在一拳之内。回家後,陳廣學習了不少關于糖尿病的知識,尤其是那些可怕的并發症,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糖尿病足,圖檔的沖擊力實在是過于強烈。

為了将出現并發症的可能降到最小,将醫生的話謹記心間,甚至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每次吃飯時隻吃菜,完全将主食抛棄,為了防止低血糖還降低了藥量,這樣一定能将血糖控制得平平穩穩。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半年,陳廣的生活看似又回到了正軌。

11月23号,陳廣正坐在工位上思考工作上的事,卻突然感覺頭暈目眩,拿着滑鼠的手止不住的顫抖,短短幾分鐘内就渾身冒冷汗。他想喝口水緩緩,但剛剛端起的水杯瞬間摔落在地,同僚們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卻看見陳廣和水杯齊齊躺在地上,趕緊撥打了120。

2015年,36歲糖尿病患者,每天不吃米飯降血糖,後來身體狀況如何?

他暈倒的原因依舊與血糖有關,這次卻是低血糖,醫生表示如果送來得再晚一些,大腦很有可能就會受到損傷。并且檢查結果顯示他已經出現了腎功能損傷,這意味着陳廣在這半年内血糖一直不太穩定,導緻了并發症的出現。

清醒後的陳廣得知原委後雙眼充滿不可置信,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平靜。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明明是糖尿病患者,卻出現了低血糖的情況,這血糖怎麼就控制不住呢?

終于在醫生過來查房時,陳廣連忙坐起身來,向醫生詢問道:為什麼自己明明都不吃主食了,卻還是穩定不住血糖?

2015年,36歲糖尿病患者,每天不吃米飯降血糖,後來身體狀況如何?

主治醫生聽完他的講述,不禁長長歎了一口氣,許多病人對降血糖的方法都是一知半解,隻知道要用藥物、運動和飲食來控制,卻并不懂得正确的方法與途徑。血糖不僅沒控制住,反而還越控越高。于是醫生耐心向他科普道:“降血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隻要你掌握了這三點,保證你不會再因為血糖而煩惱。”

臨床上并不建議糖尿病患者完全不吃米、面等主食。主食是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對于人體而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所食用的主食會經吸收轉化為葡萄糖,以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

如果主食攝入不足,過度饑餓容易導緻低血糖,導緻患者的血糖波動過大。如果以油脂、肉類代替主食,不僅會給消化系統增加過大壓力,還可能會引發更多健康問題。

2015年,36歲糖尿病患者,每天不吃米飯降血糖,後來身體狀況如何?

是以,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吃主食,而是要學會正确的吃。

1.粗糧細糧搭配食用

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是血糖控制的關鍵環節。糖尿病患者在減少或禁食糖類食物的基礎上,主食應以富含澱粉、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雜糧及全谷類食物為主。研究表明,膳食纖維能夠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并有效改善糖耐量糖尿。

膳食纖維促進腸蠕動,延緩或減少糖類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的升高速度。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我們所熟知的粗糧,如常見的糙米、黑米、黃米、荞麥、藜麥、燕麥等。1份粗糧搭配2份細糧最佳。

2.正确的烹饪方式

米飯的烹調方式、程度以及烹調用水能決定大米的糊化程度,而大米糊化程度又與消化能力和血糖反應直接相關。煮制前浸泡能夠促進大米膨脹并更快糊化,進而提高消化率,食用者的血糖升高速度更快。

2015年,36歲糖尿病患者,每天不吃米飯降血糖,後來身體狀況如何?

此外,煮制時間、放的水量、冷藏時間都會影響其升高血糖的能力。是以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在煮飯時應該減少烹調前的 浸泡時間、縮短烹調時間、減少加水量并适度冷藏(冷藏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4小時)。

為了增加飽腹感,還可以在消化系統能接受的前提下,将米飯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及大量蔬菜一起配合食用。以上舉措既可提升膳食的營養品質,又可在保持米飯傳統飲食的同時達到降低餐後血糖反應的目的,進而糖尿病并發症的發病風險。

(注:《2015年,36歲糖尿病患者,每天不吃米飯降血糖,後來身體狀況如何?》人名均為化名,部分圖檔為網圖;文章禁止轉載、抄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