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作者:史殇雲霄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 秒後,您可以點選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張志遠和胡庭秀

1972年,18歲的張志遠響應國家号召,從重慶來到四川南江縣的小山村插隊。

兩年後,當其他知青陸續返城之際,張志遠的父母卻遲遲等不到兒子歸來的消息。

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兒子不僅決定留在農村,還娶了一個比自己大11歲、帶着4個孩子的寡婦!

而這一切,竟是為了報答寡婦丈夫的恩情。

究竟是怎樣的恩情,值得他放棄返城的機會,紮根在大山深處?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本文陳述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知青的磨砺與成長

1972年,18歲的張志遠響應國家号召,懷揣着一顆火熱的心,來到了四川南江縣插隊落戶。

作為生産小組裡唯一的知青,張志遠受到了村民們的熱情接待。

然而,南江縣的貧窮超出了他的想象。

泥濘的道路,破舊的房屋,這一切都讓這個城市男孩感到無所适從。

農活的艱辛也很快讓張志遠嘗到了苦頭。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從未下過地的他,幹活時總是手忙腳亂,常常弄得一身傷。

看着滿手的水泡,張志遠心裡滿是委屈和無助。

就在張志遠一籌莫展之際,佘林海一家的幫助讓他感受到了溫暖。

佘林海32歲,比張志遠整整大了12歲。

他心地善良,待人熱情,把張志遠當成自己的親弟弟一樣照顧。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佘林海家裡條件也不好,還要養活妻子和四個孩子。

但他總是變着法兒地邀請張志遠去家裡吃飯。

"志遠,多吃點,在這裡就把我當哥哥。"佘林海拍拍張志遠的肩膀。

在佘林海的悉心指導下,張志遠漸漸掌握了農活的技巧,适應了農村的生活。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佘林海突然病倒了。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起初,佘林海并不在意自己的病情,咳血也當作小感冒。

直到确診為癌症晚期,張志遠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張志遠趕到醫院時,看到佘林海虛弱地躺在病床上,心裡滿是不安。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彌留之際,他緊緊握住張志遠的手,聲音微弱的說道:

"志遠,我走後,能麻煩你幫我照顧你嫂子和孩子們嗎?"

張志遠淚如雨下,他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守護好佘林海的家人。

"哥,你放心,我會用生命去照顧他們。"張志遠哽咽着說。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佘林海走後,31歲的胡庭秀就成了寡婦,獨自撫養四個年幼的孩子。

張志遠言出必行,想方設法幫助胡庭秀一家。

修房子,種莊稼,砍柴火,樣樣不落。

可張志遠頻繁出入胡庭秀家,卻引起了村民們的流言蜚語...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流言蜚語下的堅持

"那個知青張志遠,總往胡庭秀家跑,也不嫌害臊!"一個村民低聲說道。

"就是啊,胡庭秀可是寡婦,他一個年輕小夥子,去那做什麼?"旁邊村民附和道。

"我看啊,他們倆指不定有什麼不正當的關系!"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張志遠今年才20歲,是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子。

而胡庭秀已經31歲了,還帶着4個孩子。

張志遠和胡庭秀的來往,在村民們看來,簡直就是一段不倫不類的關系。

他們完全無法了解,一個前途無量的知青,怎麼會和一個帶着一堆孩子的寡婦走到一起?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不過,張志遠并不在意這些流言。

他像往常一樣,有空就去胡庭秀家幫忙幹活。

每天出工時,他總是比别人多幹活,拼命地掙工分和糧食,完全不顧自己的身體。

省下來的糧食,他全都送到了胡庭秀家,給這個寡婦和她的孩子們補貼家用。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他知道村民們在背後說他們的閑話,懷疑他們有不正當的關系。

但張志遠問心無愧,他明白自己對胡庭秀從未有過非分之想。

然而,流言蜚語的力量往往比人們想象的更加可怕。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有時候,就連胡庭秀家的孩子們出門玩耍,都會被同齡的孩子們說些難聽的話。

面對村民們的流言蜚語,20歲的張志遠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對胡庭秀說:"大嫂,我們結婚吧!這樣我就能名正言順地照顧你們了"

胡庭秀吓得連連擺手:"小張,你這是何苦呢?我們已經連累你太多了,你還年輕,我不能毀了你的前程。"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張志遠卻說:"大嫂,我早就把你們當成了家人。我不在乎别人怎麼看,我一定會履行對佘大哥的承諾!"

在張志遠的執着下,兩人于1974年正式登記結婚。

20歲的知青小夥娶了31歲的寡婦,這在當時的農村簡直是不可思議!

消息傳開後,全村嘩然。

大家都說,張志遠肯定是被胡庭秀的美色迷惑了,要不然怎麼會做出這麼不明智的決定?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婚後,張志遠更加拼命地幹活,胡庭秀也為張志遠生下了一雙兒女。

張志遠的肩上,擔子更重了。

但張志遠沒有退縮,他知道,這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的選擇。

在張志遠的悉心照料下,這個家庭也漸漸走上了正軌。

可就在這時,一道人生的選擇題擺在了他的面前...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人生抉擇,不悔的決定

1978年,一個改變無數知青命運的消息傳來:他們可以回城了!

張志遠也面臨着重大的人生抉擇。

回城意味着脫離貧困,有機會追求自己的理想;

而留下則意味着成為一名農民,失去改變命運的機會...

張志遠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他想起了自己對佘林海的承諾,想起了妻兒的笑臉。

他明白,如果自己選擇回城,就等于抛下了這個家。

胡庭秀看出了張志遠的猶豫。

她勸張志遠回城,不要讓她和孩子們拖累了他。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你還年輕,應該去追求自己的未來。我們不能耽誤你。"胡庭秀的眼神裡滿堅定。

張志遠聽後,心裡五味雜陳。

他何嘗不想回城?但他更清楚,妻兒就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慰藉。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争,張志遠做出了決定:放棄回城的名額,留在南江縣!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這個決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對。

他們不了解張志遠為何要放棄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但張志遠的心意已決,他要在這片土地上紮根,他要履行自己的諾言。

從此,他就從高知少年變為了一名為生存奔波、耕種的普通農民。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村裡人總會問張志遠:"你後悔嗎?"每當這時,張志遠總是搖搖頭。

對他來說,如果抛下妻兒回城,他會愧疚一輩子。

而現在,他很知足。

他學會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珍惜生活給他的每一份溫暖!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結語

歲月流轉,張志遠從未後悔過自己的選擇。他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在這片土地上,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1974年,20歲知青為報恩娶31歲寡婦,養6個娃放棄返鄉,留在大山

參考文獻:

椰城-2019年第9期-《巴山之戀(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