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曼·羅蘭與羅素——大學讀書筆記之一

作者:好玩的數學

作者|蔡天心

源|摘自《我的大學》(蔡天心,商務出版社,2021年8月版),俏皮數學經作者授權出版,謝謝!在評論部分收到第一個贊數的讀者将收到蔡教授的簽名版本!

現在他終于可以擡起頭來,關注周圍的世界了。

羅素傳記:孤獨之靈

在"學習"一章中,我提到了古典音樂短劇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八音盒"節目的啟蒙作用。我知道,在數學的國度之外,有這樣一個奇妙的世界,那是我最早的靈性啟蒙。就在這時,我開始在西子湖畔與D小姐交流。她的筆迹很美,台詞也透露出藝術少女的浪漫情懷。她還擅長民間舞蹈,曾在大學舞台上表演過獨舞。通信始于1983年春季,結束于1985年冬季。一次來回禁食是十天半,慢是一兩個月,成為我三年的精神支撐。

D小姐有一張古典美貌的臉,她是浙江絲綢工業大學(現浙江工業大學)的八年級學生。D小姐的父親來自湖州,在杭州報社擔任藝術編輯,喜歡南宋曆史和杭州當地曆史。多年後,在浙江衛視出品的七集紀錄片《南宋》中,我們一起對出口進行了評論。D小姐的媽媽是國小美術老師,正值甯波火車晚點,讓我和媽媽在杭州市站見面。

D小姐的父母原本是學院的學生,但出生後不久,劉岩就分居了,她跟着母親再婚。結果,D小姐和我一樣,從小就缺乏父親的身份。在她的推薦下,我從學校圖書館借了《傅磊家書》。這本書是譯者、評論家傅磊夫婦在 1954 年至 1966 年 6 月之間寫給他們的兩個兒子傅聰(未來的鋼琴家傅聰)和高中教師傅福敏的信件集。

羅曼·羅蘭與羅素——大學讀書筆記之一

佛雷家族

這本書有四個主要内容:讨論藝術,激發思想,訓練寫作,樹立榜樣。除了生活瑣事,更多的是關于藝術和生活。我買了傅敏編纂的1981年《三連傅磊家書》第一版,268頁,售價0.95元。包括傅磊家書127、朱梅璇夫人一本。封面是一幅戴着眼鏡的傅磊側畫和一把鵝毛筆,由浙江餘姚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易毅》。

羅曼·羅蘭與羅素——大學讀書筆記之一

傅磊出生于江蘇省南彙縣福家(今浦東新區杭頭鎮),因為出生時哭鬧鬧,是以得名傅磊。四歲時,他的父親在他死于非法監禁後由他的母親撫養長大。十八歲進入私立大學,學校的名字取自朱琦的讀法"尊重與抱負",意為持之以恒、敬業。這所學校培養了國際首席大法官龔正軒先生等傑出的校友,不幸的是,這所學校隻經營了19年。抗日戰争勝利後,曾是暨南大學的校園,1949年後改建為上海海外華人學院(大學)。

羅曼·羅蘭與羅素——大學讀書筆記之一

傅磊、朱梅軒

在巴黎大學學習兩年後,傅磊在羅曼·羅蘭(Roman Roland)的影響下學習了藝術理論并享受了音樂。三年後,他回到上海美國學院任教,教授藝術史和法語。次年,他與青梅朱瑪的堂兄朱美娩結婚。婚後,他有三個孩子,長子死了,二子傅聰,三子傅敏。1958年,經過第N次批次鬥争,傅磊被上海市協會宣布為"右翼",而在"文化大革命"的那一年,在紅衛兵沒有玩弄模仿者和虐待者之後,傅磊和他的妻子在江蘇路的家中下毒自殺。

羅曼·羅蘭與羅素——大學讀書筆記之一

傅聰

弗雷翻譯了許多法國作家的作品,包括丹納的《藝術哲學》。文化大革命後,《傅雷譯本》共出版十五卷。既有巴爾紮克的《人性喜劇》:《高大的老人》、《夏普上校》、《歐仁妮·格蘭德》、《阿姨》、《邦叔叔》,還有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記》、《米開朗基羅的傳記》和《托爾斯泰的傳記》,但最能引起我共鳴的是羅曼·羅蘭的四卷本小說《約翰·克裡斯托弗》。

在我與D小姐的通信中,至少提到了藝術哲學和約翰·克裡斯托弗。1983年暑假前夕,我從學校圖書館借了一套約翰·克裡斯托弗,帶回了黃岩家。1957年1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出版,傅磊譯。四部共1700多頁,總價4.30元。

羅曼·羅蘭與羅素——大學讀書筆記之一

近年來,小說的中文版本激增,如袁俊生,王秀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韓虎林(翻譯林出版社,2011年)和徐元征(中國外國翻譯出版公司,2012年)。但說實話,小說的新譯本并不像翻拍的電影,後者還是有更大的可讀性,甚至像詩歌的新譯本,詩歌的翻譯更具可比性。

那年夏天,我沒有機會見到D小姐,約翰·克裡斯托弗給了我很大的安慰。我之是以喜歡小說《約翰·克裡斯托弗》,與書中許多警句無關,一些純粹優美的翻譯句子,我從中摘錄了幾十個句子(片段),抄錄在雜全書中,占據了整整六頁。大多數記下卷号和頁碼,有些則不記下。其中,尤其是戀愛中,有的隻是戀人的話,或許就是我當時自己相愛的原因。

幸福是一種芬芳,是一顆歌唱的心靈的和諧。(3-443)

一個人愛,因為他愛,沒有太多的理由。

遲早,一個女人會有一些善良的時光,隻要你耐心等待。(3-376)

一段完美的愛情會扼殺你的意志,而一段不幸福的愛情會傷害你的心。(3-432)

他看不見她的眼睛,隻能看她的眼睛。(4-89)

一個偉大的男人比别人更接近一個孩子,他需要把自己托付給一個女人,把角放在她溫柔的手掌裡,放在她的腿上......(4-140)

當一個女人需要一個情人的家庭,需要被某人的專屬欲望所愛,隻能針對自己的孩子,母性往往會過度發展,變得病态。(1-192)

最初的愛情隻需要很少的滋養,隻能看到對方,走路時輕輕撫摸,心中會傾瀉出一股幻想的力量,去創造她的愛情,一點點非常無聊的小事就能讓她的靈魂。未來,當她因為逐漸滿足而逐漸變得苛刻時,她終于完全占有了欲望的對象,卻沒有這樣的境界。(1-269)

說話、親吻、擁抱,都可以被遺忘,但兩個靈魂在煙雲的世界裡一口氣相遇,了解之後,那種感覺永遠不會消失。(2-72)

我會再來的,我親愛的,我會再來的...(2-94)

你是我的,我是我的全部...(2-114)

心靈的平靜,莫名其妙的喜悅。(2-120)

在愛情的中間,往往是一個軟弱的性格給予更多,不是堅強的性格那種愛是不夠的,而是因為他很堅強,是以不要多拿不了。

一個真正的夫妻沒有什麼可愛的,沒有什麼可少愛的,他把整個孩子給了他所愛的人。(4-258)

心中苦澀的人最害怕黃昏時分太陽落下的時候。(4-293)

兩顆相愛的心都有自己神秘的交流:彼此都吸收了對方最美好的一面,為了用自己的愛去修煉這一部分,再把它還給對方。(4-330)

其他句子是關于生活和藝術,青春和友誼,其中一小部分作者從别人那裡借用了。例如,德國作家歌德,法國作家巴爾紮克和隆薩,奧地利作曲家莫紮特,拉丁詩人丹蘭斯和德國政治家俾斯麥。這些句子令人心動,我把它們記錄在後面。

一本精彩的書是一個秘密,應該隻在安靜的心中細緻體驗。(2-54)

蘇格拉底建的房子,人太小了,蘇格拉底回答說:"隻要能容納真正的朋友。(第七卷)

失敗可以訓練出一般優秀的角色,它挑出一群心,把純潔和堅強的人放在一起,使他們更純潔、更堅強,但它卻讓其餘的心靈加速他們的堕落,或者切斷他們的跳躍力量。(3-171)

如果一個人,聽着樂器美妙的和弦,或者聽着溫柔的歌聲,不知道去欣賞,不知道感動,不會從頭到腳顫抖,不會快樂,不會脫離自己,那麼這個人的思想就錯了,醜陋了,堕落了......(龍沙;3-213)

機會來自找到可以利用它的人。(3-221)

生命的鐘擺總是在兩極中搖晃,幸福也是極點之一:要停止其中一根杆子上的鐘擺,隻有鐘擺才能被打破。(3-333)

如果藝術沒有一個職業來維持它的平衡,現實生活中沒有緊張的依戀,沒有日常的任務來刺激它,不需要為它的面包而戰,那麼藝術就會失去它最精英的力量和現實。它将成為奢侈的花朵,而不是人類苦難的神聖果實。(3-340)

生活不是悲傷,隻是一段悲傷的時光。(3-341)

音樂雖然被認為是通用語言,但并不具有普遍性:文學應該作為弓,以便将聲音放入公衆的心中。(3-368)

沒有人是完整的。所謂幸福,就是要認清一個人的極限,并滿足于這個極限。(3-374)

有一個人總是要掙紮,除非沒有辦法。(莫紮特;4-173)

我是人,隻要與人有關,我就感興趣。(丹·蘭斯;4-213)

當你不同意時,永遠不要離開你的朋友。(4-236)

世上沒有什麼是無用的,就是悲劇中間最自卑的人也有自己的作用。(4-241)

真正的苦惱在内心深處刻下了一道深深的溝壑,它似乎一動不動,沉睡着了,居然還在繼續腐化着靈魂。(巴爾紮克; 4-100)

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沒有黑暗的時間,但永遠不會被黑暗所掩蓋。真正的英雄絕不是一種從不低自卑感的情感,而是一種永遠不會屈服于自卑感的情感。

悲傷使人格外敏感。

人們認為愛情是最不由自主的,其實尊重更是非自願的。(俾斯麥;4-367)

如果生活不是要糾正我們的錯誤,克服我們的偏見,擴充我們的思想和思想,那麼生活有什麼用呢?(第四卷)

公衆把崇高的偉大視為一場遊戲。如果他們看到了高貴偉大的真面目,那麼就連期待它的勇氣也會消失。(歌德,2-77)

多年後,我流浪到南半球的阿根廷,找到了一位自學成才的天才安東尼·波爾恰(Anthony Porcia),他的書《被遺忘的聲音》中有許多異想天開的句子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我從西班牙語翻譯了一百多個句子,并在《美國翻譯選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中收到了它們。這是後音。目前尚不清楚比羅曼·羅蘭年輕二十歲的波基亞是否受到後者的影響。

羅曼·羅蘭于1866年出生在法國中部勃艮第的克拉姆西小鎮,在他的音樂母親的影響下,他從小就對音樂産生了熱愛。全家十五歲時搬到巴黎,後來他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在那裡他獲得了中學教師職位的資格,并與他所崇拜的托爾斯泰進行了交流。從那時起,他前往意大利,比利時,荷蘭和黎巴嫩,在羅馬學習藝術史。回到中國後,他在母校和巴黎大學任教,創立了Roman Roland家紡品牌。

羅曼·羅蘭與羅素——大學讀書筆記之一

羅曼·羅蘭

1892年,羅曼·羅蘭娶了一位著名的猶太女士,社交花卉和窮學生的結合在當時的社交界是一個流行的詞。羅曼·羅蘭連續演出了七部戲劇,成為一位鮮為人知的劇作家。九年後,他的婚姻一觸即發,創作改變了方向,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長篇"約翰·克裡斯托弗"中。1904 年,該書的第一章發表在《巴黎半月刊》雜志上,随後又出版了其他章節,直到 1912 年才出版(2)。

這部小說描述了主人公約翰·克裡斯托弗(John Christopher)的一生,從小時候音樂天賦的覺醒,到年輕時強者的蔑視和抵抗,再到成年後事業的追求和成功,最後到精神甯靜的崇高境界。據說很多人物都是以貝多芬為原型的,也融入了作者的私生活,比如第三篇341頁就有這樣的描述:

在共同生活的最初幾年,生活的和諧是非常脆弱的,往往隻需要兩個戀人之間的微微改變,就會毀掉一切。當财産或環境突然發生重大變化時,情況就更加危險。必須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人或一個非常自由的人才來抵抗。

羅曼·羅蘭與羅素——大學讀書筆記之一

前蘇聯為紀念羅曼·羅蘭誕辰100周年發行的郵票

與此同時,羅曼·羅蘭(Roman Roland)寫了幾本名人傳記,以便給他的英雄一個傳記。我不知道約翰·克裡斯托弗(John Christopher)為成為一名詩人和散文家對我做了多少工作,但如果我讀過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西方的智慧》(Wisdom of the West)或他的自傳或傳記,我會對分析哲學或其他哲學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我可能會發現很難同時寫出純粹的文學作品。

羅曼·羅蘭與羅素——大學讀書筆記之一

拉塞爾, 66

羅素生來就是貴族,祖父是英國首相,但他的父母在童年時就去世了。他是一位數學家,畢業于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成為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一生中結過四次婚,一直活到九十九歲。《西方的智慧》不僅闡述了西方哲學發展的原因和後果,還涉及曆史、科學、經濟、政治等。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讀羅素的著作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之一。讓我們來看看新出版的《羅素傳記:孤獨的精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二章,劍橋,關于三一學院數學大學生羅素的生平。在大學的前兩年,他結交了朋友,發展了友誼。這些朋友主動來到門口,因為懷特黑德,他入學時的考官,數學家和哲學家,非常欽佩他,以至于他經常建議其他學生和他談談。

羅素發現他的研究并不完全符合他的品味。在上大學之前,他願意從事數學,解決難題,學習技能,并找到答案。但大學畢業後,他渴望一些更深奧的東西。他對數學的興趣受到這種願望的啟發:數學可以提供明确的知識,首先是在數學的範圍内,他希望用它來建立自然科學,然後是人類行為科學。這是羅素的夢想,他的理發師悖論(3)在數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在德國,如哈雷、耶拿或哥廷根,學者們開始嘗試在更可靠的基礎上建立數學學科,用更嚴格的邏輯證明取代"直覺"證明。不幸的是,潮流還沒有蔓延到英國,劍橋的數學考試仍然強調數學在實體學中的應用,就像在牛頓時代所做的那樣,前10名是留在學校的先決條件。結果,數學科目變成了一個需要聰明技巧的把戲,學生積累分數,所有這些都讓羅素感到惡心。

同時,盡管羅素對數學還有濃厚的興趣,但在與數學同行打交道時,他很少感到自在,覺得他們的知識在過去是狹隘的,他們的行為缺乏人文訓練。在劍橋的數學導師中,他唯一尊敬的就是懷特黑德。後者比他大11歲,是維多利亞時代學者和紳士的完美典範(4)。這樣,羅素比17世紀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帕斯卡更幸運,帕斯卡在《思想之書》中寫道:"我從事抽象科學很長一段時間了,我對很少有人能與它聯系起來感到失望。"

在劍橋,很少有大學生的數學講座。為了準備優秀的考試,大多數學生聘請私人教練。在評論三一學院的一位數學導師時,羅素說:"他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生,但他在其他方面都非常不耐煩。羅素認為,應該允許學生參加和通過基礎課程考試,而不是通過不能繼續學習,以提高他們的人文水準。羅素自己也獲得了第七名,"現在他終于可以擡頭關注周圍的世界了。"

注釋:

(1)1958年,上海市委上司柯慶石想把傅磊歸為"右翼",因為協會書記周和傅認為"可以劃卻不能劃",正如周洋到上海也持同樣的态度,柯慶石不得不同意。但随後柯清石改調,拍着闆子給傅磊當"右"。

(2)1915年,羅曼·羅蘭(Roman Rowland)因"他作品的崇高理想以及對描繪各種人物的真理的同情和熱愛"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通知他法國政府的反對和戰争。

(3)19世紀下半葉,德國數學家康托爾确立了收藏理論,成為現代數學的基石。1903年,羅素提出了這個悖論,就像一個理發師一樣,他說他隻給那些不為自己刮胡子的人剃須。那麼他到底要給自己刮胡子嗎?

(4)懷特黑德(1861-1947),英國哲學家。他的父親是一名中學校長,熱愛古典文學和競技體育,曾是闆球隊和足球隊的隊長。他曾在劍橋和倫敦長期擔任數學講師和教授,并立即被哈佛大學聘為哲學教授。

羅曼·羅蘭與羅素——大學讀書筆記之一

我的大學

作者:蔡天心

出版社: 商業出版社

點選封面圖檔立即購買

簡介:這本書是一位年輕大學生的成長史,記錄了他從藝術、藝術和科學修繕心靈的學習曆程,同時也呈現了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校園風貌和精神生活,展現了南北不同的曆史、性格和風俗習慣,在此期間他用最經濟的方式遊曆了20個省市。作者告訴我們,大學生活應該是一個自我探索和自我發現的過程。從此,他也開辟了一片獨特的人生景觀。

羅曼·羅蘭與羅素——大學讀書筆記之一

<<>>風扇的好處

羅曼·羅蘭與羅素——大學讀書筆記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