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徽宗後宮美女如雲,各有特色,文藝範皇帝最愛哪一個?寵愛鄭氏為劉貴妃寫詩偏愛劉氏夜訪李師師結語

作者:國學璀璨
宋徽宗後宮美女如雲,各有特色,文藝範皇帝最愛哪一個?寵愛鄭氏為劉貴妃寫詩偏愛劉氏夜訪李師師結語

宋徽宗是曆史上衆多皇帝當中文學成就最高的一位, 後世有人評價宋徽宗,什麼都做得好,唯獨不能當皇帝。據說宋徽宗出生時,他的父親夢到了南唐後主李漁,這可能就是上天的一種暗示,兩個都是非常有藝術成就的帝王,但是在治理國家方面都沒有傑出的表現。宋徽宗和李漁确實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在位期間,隻注重自己享樂,沒有考慮百姓的疾苦,尤其是宋徽宗,沉迷于女色,身邊美女無數。

<h1 class="pgc-h-arrow-right">寵愛鄭氏</h1>

宋徽宗後宮美女如雲,各有特色,文藝範皇帝最愛哪一個?寵愛鄭氏為劉貴妃寫詩偏愛劉氏夜訪李師師結語

宋徽宗的第一任妻子王皇後是一個相貌普通的女子,不會去讨宋徽宗的歡心,宋徽宗也并不喜歡這個妻子,當時宋徽宗非常喜愛的是鄭貴妃和王貴妃,兩個人的長相都在一般人之上,伶牙俐齒,她們原本隻是在太後宮中照顧太後起居的宮女,每一次宋徽宗到太後宮裡去,都是由她們兩個人負責伺候宋徽宗,太後看出來宋徽宗非常喜愛這兩個女子,宋徽宗登基時,太後就把這兩個宮女賜給了宋徽宗。這兩個女子當中,宋徽宗更喜愛的是鄭氏,鄭氏是一個喜歡讀書的女子,宋徽宗非常欣賞她的才華,甚至還讓鄭氏幫他批閱奏章,王皇後去世之後,宋徽宗就讓鄭氏成為了新一任皇後。

<h1 class="pgc-h-arrow-right">為劉貴妃寫詩</h1>

宋徽宗後宮美女如雲,各有特色,文藝範皇帝最愛哪一個?寵愛鄭氏為劉貴妃寫詩偏愛劉氏夜訪李師師結語

宋徽宗寵愛的妃子很多,劉貴妃是非常特殊的一位,剛進入到後宮當中,劉貴妃就得到了宋徽宗的寵愛,劉貴妃的家庭背景并不好,但是劉貴妃長得非常俊俏,可以用花容月貌來形容,劉貴妃進宮時原本隻是才人,在很短的時間内連升七級成為貴妃,隻不過紅顔薄命,成為貴妃之後沒多久,劉貴妃就去世了。劉貴妃曾經親手在院子裡種芭蕉,種芭蕉的時候她就說,自己看不到芭蕉長大了,當時她身邊的侍從把這句話告訴了宋徽宗,但是宋徽宗并沒有放在心上,兩天之後,劉貴妃就去世了,宋徽宗沒來得及見她最後一面,内心非常悲痛,就把劉貴妃的生平事迹寫成了詩。

<h1 class="pgc-h-arrow-right">偏愛劉氏</h1>

宋徽宗後宮美女如雲,各有特色,文藝範皇帝最愛哪一個?寵愛鄭氏為劉貴妃寫詩偏愛劉氏夜訪李師師結語

宋徽宗的内侍楊戬告訴宋徽宗說有一個女子相貌非常出衆,可以與王昭君媲美,于是宋徽宗就召見這個女子,女子劉氏出身卑賤,臉蛋卻非常的漂亮,宋徽宗看了她一眼之後,就把死去的劉貴妃忘在腦後了,沒日沒夜的和劉氏在一起,如果劉氏不在他身邊,那麼他什麼都幹不了,飯也不香了,覺也睡不着了。劉氏也是一個不一般的女子,她每天為自己縫制一件新衣裳,每天都給宋徽宗驚喜,很長一段時間,宋徽宗都非常寵愛她,但是随着時光不斷流逝,劉氏不再年輕貌美了,宋徽宗就對她失去了興趣。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夜訪李師師</h1>

宋徽宗後宮美女如雲,各有特色,文藝範皇帝最愛哪一個?寵愛鄭氏為劉貴妃寫詩偏愛劉氏夜訪李師師結語

宋徽宗隻是親王的時候就沉迷于女色,當時他的身邊也有很多漂亮的女子,但是時間久了,身邊的女子就不能夠滿足他的需求了,他會去到青樓尋找漂亮的女子,甚至還把青樓女子帶回到王府中居住,成為皇帝之後,宋徽宗的這些惡習依然沒改,盡管他的後宮佳麗無數,他依然覺得沒有趣味,到處尋花問柳。

宋徽宗後宮美女如雲,各有特色,文藝範皇帝最愛哪一個?寵愛鄭氏為劉貴妃寫詩偏愛劉氏夜訪李師師結語

當時有一個叫做李師師的青樓女子深得宋徽宗喜愛,宋徽宗經常會在夜裡去到李師師處,偷偷與她過夜,甚至會是以不上早朝,朝中的很多大臣都知道此事,找各種借口為宋徽宗遮掩,盡管大臣們都知道皇帝這樣的行為是不能被允許的,但是卻沒有人站出來指責宋徽宗,導緻宋徽宗越來越放肆。有一個叫做曹輔的官員勸誡宋徽宗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要做出贻笑大方之事,這句話不僅沒有讓宋徽宗限制自己的行為,反而讓曹輔丢掉了自己的官職。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曆史上絕大多數的皇帝後宮都是美女如雲,佳麗無數,但是像宋徽宗這樣見一個愛一個的皇帝卻不多,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宋徽宗不管不顧自己的身份,甚至是以處罰進谏忠言的大臣,可見,宋徽宗是一個多麼不合格的皇帝。或許對于宋徽宗來說,不應該出生在帝王家,如果隻是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以他的文學天賦,一定會在曆史上留下姓名。但是,他被選中了,成為了皇帝,不管他在繪畫和書法等方面都有多高的成就,都難以受到人們的認可,畢竟他作為皇帝,沒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有去體會百姓的疾苦,最終讓宋朝走向滅亡。

參考資料:宣和遺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