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資賦能資金、管道 豐谷酒業重提全國化戰略

作者:中國經營報

特約撰稿 閻娜 本報記者 黨鵬 成都報道

突破20億元、跨越30億元、邁向50億元。這是日前在綿陽市豐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豐谷酒業”)2021年全國經銷商大會上,公司總經理盧中明對外宣布的“十四五”期間三步走戰略。

不僅如此。作為川酒“十朵小金花”之一的豐谷酒業,提出在“十四五”期間規劃實作主機闆上市。這是豐谷酒業自2019年宣布計劃2022年實作A股上市以來,再度提及計劃進入資本市場。

記者注意到,随着2018年豐谷酒業原董事長馬斌及其團隊的離開,豐谷酒業的團隊和控股方已然得以梳理:目前,豐谷酒業股東為四川國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國科”),股權穿透背後則分别為四川省屬國企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發展”)、綿陽市屬國企綿陽科技城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綿陽科發”)。

由此,此前命運多舛的豐谷酒業,随着國資對其進一步加強控制權,期望借此迅速擴張。 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國白酒屬于民生類消費品,是區域民俗文化的載體,并且往往是利稅大戶,國資的進入對于整合本地政府資源、推動産品引領消費,以及企業優化本地化經營環境都有直接價值。對于豐谷酒業來說,經過調整期之後,國資背景能夠增強品牌商譽,并且提高相應的區域市場地位。不過他也表示:“國資由于體制問題也存在着決策效率較慢、制度掣肘較多等問題,需要企業與地方政府共同協調,共商共建共享才能真正實作共赢。”

背靠國資好“乘涼”

回首豐谷酒業曆史,2003年至2013年,在白酒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豐谷酒業迎來了發展黃金期。其間,豐谷酒業于2006年被漢龍集團以1.8億元的價格收購。

相關資料顯示,2011年,豐谷酒業實作銷售收入24.06億元;2012年,豐谷酒業年銷售額突破30億元,銷售網絡覆寫四川、重慶、河北、河南、安徽、吉林等省市。

公開資料顯示,後由于當時實際控制人漢龍集團和劉漢的變故,豐谷酒業受到牽連。直到2017年,四川發展和綿陽科發以底價2.56億元成功競拍劉漢和漢龍集團資産包,其中就包括豐谷酒業。同年,綿陽科發與四川三新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三新”),出資組建了四川國科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專門負責漢龍資産包的經營管理和處置工作。

天眼查顯示,一直到2020年底,豐谷酒業原多位自然人股東和民營資本全部退出,取而代之的則是省市兩級的國有資本,目前四川三新代四川發展持有豐谷酒業60%股權,綿陽科發持有40%股權。此前的綿陽豐谷酒業集團,早已在2017年6月被吊銷。

相關資料顯示,四川發展于2009年1月挂牌成立,是四川省屬國有獨資企業。目前公司旗下有清新環境、煉石航空、新築股份、天韻國際、矽寶科技、新華文軒、四川成渝等10家上市公司。可以看出,四川發展為豐谷酒業提供了良好的銷售網絡和資源賦能。

“在國資參股後,除了在資金上賦能以外,還起到了穩定軍心、重振企業信心的作用。”白酒行業觀察人士張皓然說,國資入場對于此前一直動蕩的豐谷酒業有着多重利好。

對于計劃上市的豐谷酒業來說,背靠國資力量也相對有利。品牌管理專家、九度咨詢董事長馬斐告訴記者,國資進入酒業,會給企業帶來大量的資金支援和政策支援,還有資源方面的傾斜。“國資企業上市相對會簡單,畢竟管理規範、政策延續性更強一些。”

在人事任命層面,也凸顯了國資對豐谷酒業的進一步控制。2018年,在豐谷酒業原董事長馬斌離職後,四川發展宣布任命四川國科資産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姚光華兼任四川省綿陽市豐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全興酒業原副總經理盧中明任豐谷酒業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據豐谷酒業官網介紹,此次人事變動後,在政府和四川發展等支援下,豐谷酒業化解了經營債務,同時營收名額實作雙突破。2019年,豐谷酒業實作銷售收入12.78億元,同比增長75.5%;實作經營性利潤近億元,六年來首次實作了扭虧為盈。

至于公司2020年業績情況,記者多次聯系盧中明,未能得到回複。

國資主導酒業整合

除了豐谷酒業,四川發展曾被傳出收購劍南春、綿陽豐谷酒業、花冠、河套和潭酒等,但最後都并未落地。

此外,四川發展還曾與泸州老窖集團于2015年共同出資組建四川發展酒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發展酒業”),該企業側重投資和收購白酒産業鍊上各類優勢企業的股權和酒類優質資産,旨在重振川酒的市場形象和市場地位,但至今沒有濺起太多水花。

據了解,組建多年的四川發展酒業旗下僅有兩家公司,分别持有四川美酒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24%股份,重慶詩仙太白泸渝酒類銷售有限公司75%股份。

國資進入白酒領域進行整合早已成為一種趨勢。往往是在政府的牽頭下,成立酒業投資集團,通過并購、收購等方式整合中小酒企。除了四川發展外,還有貴陽市國資委控股的貴陽産業發展控股集團(以下簡稱“貴陽産控集團”)、泸州市國資委旗下泸州工業投資集團控股的四川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川酒集團”)等。

據悉,貴陽産控集團在去年底設立子公司貴州醬酒集團,注冊資本高達50億元,至今未有整合發展路徑的相關消息傳出。而川酒集團成立于2017年,整合速度及規模遠快于前者。據記者了解,川酒集團通過并購、收購中小酒企,目前旗下品牌數量已達200餘個。主要包括叙府、二峨、赤渡等品牌,覆寫濃香、醬香和濃醬兼香型。

不過,随着整合力度的加大,企業或會面臨多品牌整合的難題。如早前五糧液曾被媒體報道因子品牌過多、管理混亂導緻的子品牌“内讧”現象。後經五糧液“斷舍離”,清理多個品牌、聚焦主力品牌後,上述現象才得以改善。

對此,蔡學飛表示,多品牌往往意味着集團資源無法聚焦,并且多品牌往往涉及多個價格帶運作,面對着不同的消費市場、競争環境與對手,是以難以聚合發展,大多屬于獨立拓展,本身整合難度較大。

此外,在蔡學飛看來,國資往往意味着行政化的管理痕迹較重,政策相對比較保守,那麼在高度市場化的中國酒類競争市場,必然面臨着營銷政策、品牌前置性投入,以及管道資源整合等這些短期内效益與長期效益互相沖突的決策難題。

高端化、全國化擴張

在此次經銷商大會上,豐谷酒業透露将實行雙線布局市場。具體市場布局方式為:“聚焦省内、拓展省外、網銷全國;省内重點做,省外做重點;省内高端化、省外全國化”。

同時,豐谷酒業推出了3款新品,分别為定價498元/瓶的豐谷酒王經典、680元/瓶的豐谷酒王珍藏、780元/瓶的豐谷酒王工匠。據豐谷酒業方面介紹,加上此前已有的定價1680元/瓶的豐谷酒王私藏、2680元/瓶的豐谷大師封藏,五款産品共同建構起了豐谷酒業次高端及以上産品矩陣。

會上,盧中明強調,豐谷酒業将繼續向更高價值、更高價位段布局超高端産品,進一步推升豐谷産品價格帶。至于目前豐谷酒業高端産品的銷售情況,盧中明未給予回複。

記者查詢豐谷酒業天貓、京東旗艦店發現,豐谷酒王私藏在兩個線上平台的銷量為零,而豐谷大師封藏在京東曆史銷量為2件,在天貓銷售量為零。記者還了解到,線上下管道1919酒類直供和便利店中,豐谷高端品牌并不算暢銷品。有店員表示:“千元以上的豐谷少有人買,甚至豐谷酒王20年都不好賣,比較便宜的酒王十年(市場價458元/瓶),賣得相對好些。”

在豐谷酒業的産品銷售中,出現了“價格倒挂”的現象。據悉,線上下門店,多款産品的實際銷售價低于市場價,如市場價188元/瓶的52度豐谷特曲精品,實際銷售價為128元、168元不等,此前在雙十一促銷期間,個别平台銷售價格甚至低于100元/瓶;市場價458元/瓶的48度豐谷酒王十年實際銷售價為358元。未來豐谷酒業如何以高端市場業績作為增長引擎還值得觀察。

在全國化路徑上,豐谷酒業将實行“3+N”市場發展規劃,即打造3個千萬級省外樣闆市場,其中包括3000萬級臨沂市場、2000萬級張家港市場、1000萬級聊城市場,快速開發N個省外機會市場。據公開報道,豐谷酒業于2018年下半年正式啟動全國化,并陸續在北京、黑龍江、陝西、上海等地進行戰略布局。

“豐谷酒業要布局的正是一線名酒和其他區域名酒重點争奪的市場,對于其資本、管道和推廣執行力都是考驗。”張皓然表示,在目前白酒行業擠壓式發展态勢下,在區域酒企推進全國化和高端化時,由于品牌張力不足,很難抵禦當地白酒和一線名酒的圍剿。“國資入場或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豐谷酒業在資本和管道的發展之困,但是未來能否持續實作高速增長,還有待市場觀察。”

(編輯:于海霞 校對:顔京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