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個神啊

作者:新華社用戶端

故事最新連載!!!

#《我的個神啊》#印度史上最賣座的寶萊塢電影《我的個神啊》将于5月22日在中國上映。

5月12日,這部奇幻愛情喜劇《我的個神啊》在北京舉辦新聞釋出會,導演拉吉庫馬爾·希拉尼、主演阿米爾·汗出席。阿米爾·汗又被稱是“印度劉德華”,這是他首度來華,現場氣氛極為熱烈。《我的個神啊》片中,阿米爾·汗扮演一名外星人,還邀請到王寶強為其配音,頗具笑果……

《我的個神啊》來華公映是中印兩國文化交流的最新案例,說起印度電影,中國人并不陌生。

制片人喬普拉、導演拉吉庫馬爾·希拉尼與阿米爾·汗之前合作的作品《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國内賺足了笑聲。或者像是早年經典《流浪者》、《奴裡》等影片,給中國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70後觀衆都能說出這些電影的名字、乃至主題曲。

我的個神啊

印度,跟中國一樣,也是一個文明古國,印度的文化産品也十分豐富。對于其電影、國内都不乏粉絲。印度音樂風格特點鮮明,但不少人隻熟悉當年火爆的那一首“印度神曲”,其實不妨嘗試聽一聽别的印度歌曲,或許一下就被其高亢的女聲吸引。

印度雖然是我們的鄰國,但相較于歐美日韓,其文化在中國的影響力還有待加強。但其實在古代,印度曾給中國傳來非常重要的宗教文化,佛教,并深深地影響了中國。 故事還得從公元68年說起,東漢永平十一年,中國第一古刹白馬寺在洛陽建寺。

我們都在國中課本裡學過,還記得當時還有一道判斷題,“一部電視劇描寫了秦漢之際,劉邦的夫人既後來的呂後為躲避戰亂,逃入尼姑庵。這樣的劇情是否正确?”。

但,記住這個事件,絕非僅是為了做對題那麼簡單。佛教的傳入,白馬寺的建立,對中華文化産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人看不懂拐來拐去的梵文等印度文字。于是,佛經翻譯開始了。這一翻譯就從東漢翻譯到了宋朝,約700-800年的時間,比曆史著名的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時期的“百年翻譯運動”長多了。

提到佛經翻譯,中國還有一位重要的佛典譯師,玄奘法師,即我們熟知的唐僧的原型。

我的個神啊

629年,玄奘法師從唐長安出發,克服萬難,終至天竺。在天竺修學多年後,玄奘法師在645年,帶着大量佛經傳回長安。歸國同年,在唐大宗的支援下,玄奘法師就開始了佛經翻譯。

佛典漢譯的結果就是漢語詞彙量擴大了:音譯的詞如佛陀、般若、袈裟、涅槃;意譯的詞如智慧、地獄、神通等;一些詞如愛、戒、色等都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更多意象也進入了我們的詩文,如“菩提樹”、“恒河”等等。

前幾年廣受廣大女生熱捧的某電視劇的主題曲不還唱到,“讓我能安心在菩提下靜靜的觀想”。

既然翻譯成漢語了,大家看懂了,佛家的思想也就傳進了中國,如“因果”、“輪回”等等。同時,佛教帶來的藝術形式,如雕塑乃至石窟、佛塔等等也影響了中國文化。比如,玄奘法師主持修建的西安大雁塔,是按照印度“窣堵坡”塔的樣式建造的。

西安,大唐的都城,發生了無數的事。從公元652年玄奘法師主持修建,到2015年,已經1363年,曾經宏偉的大明宮隻剩基座,而大雁塔還是在西安城的南邊矗立着,見證着古代中印的文化交流。

2015年5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訪華,首站就選擇了西安。他在微網誌上說:“期待通路曆史悠久的西安,其與玄奘及他對印度之行取經有密切的聯系”。

我的個神啊

(印度總理抵達西安機場,新華社記者丁海濤攝)

随着兩國的發展,未來中印之間一定會有更多的文化交流。據報道,此次莫迪訪華,也将推廣印度瑜伽。

那現在的我們,拿什麼回饋印度呢?答案或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中國高鐵。(編輯:楊舟,未标注圖檔來源于網絡,新華國際用戶端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