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作者:伏龜影評

不得不說,《我的個神啊》是一部被片名耽誤的優秀電影。其英文片名為《pk》,但翻譯過來卻變得很俗氣,還有翻譯為《外星醉漢pk地球神》。抛開這個不談,《我的個神啊》這個電影故事堪稱絕妙,以非常有趣的形式表達了豐富的思想。接下來,咱們就來深入聊一聊這個電影。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我的個神啊》這個電影的觀影體驗無疑是很棒的,全片喜劇場景非常多,時不時會讓人發出爆笑。我非常享受觀影過程。但同時,我也感受到創作者的憤怒。

很多人以為喜劇就是搞笑,喜劇創作者一定也是個幽默的人。其實不然。優秀的喜劇,其核心是充滿憤怒的。為什麼這麼說?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笑聲是對荒誕的諷刺。喜劇創作者往往是理想主義者,他們見到了社會各種荒誕之後,内心充滿憤怒和挫折。但是,他們知道,如果單純的吐槽社會,沒有人感興趣。于是他們用喜劇的荒誕來包裝憤怒和不滿。要想創作出優秀的喜劇,首要考慮的問題是,你對什麼感到憤怒?試着觀察《吐槽大會》之類的脫口秀,觀衆在笑,但脫口秀演員反而充滿憤怒的攻擊,段子一個接一個。

了解了這點,再來品味《我的個神啊》的喜劇,你就會看到創作者的憤怒和不滿。其中,宗教教徒的虛僞、人類社會的虛僞是創作者抨擊諷刺的目标。

主角是個外星人,他赤身來到地球,但外星飛船的遙控器卻被偷了,導緻他回不了家。後來,他在印度群眾的指引下得知,神可以幫他。于是,他去問神,誰知卻發生一系列啼笑皆非的行為。他帶着椰子去基督教堂,他帶着酒去穆斯林……由于不知道各個宗教的規矩和禁忌,他被各種宗教的教徒追打。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這些經曆看起來搞笑,但背後卻是創作者的發問——為什麼地球的神會有那麼多個?都說神是唯一,那麼其他宗教的神呢?神到底是什麼?

在外星人主角融入社會的過程中,他還對人類的各種行為感到疑惑。人類語言為什麼那麼複雜,光聽語句還不夠,還要注意語氣、肢體語言?人類為什麼認為人不穿衣服不正常,而認為動物不穿衣服正常?人類為什麼會争論地上的錢是自己的,卻紛紛拒絕地上的避孕套是自己的?人類為什麼那麼喜歡通過外表服飾來判斷他人?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外星人主角所有的這些疑惑,在電影中表現得很搞笑,但是背後卻是創作者的憤怒。那是對表裡不一的憤怒,對虛僞的不滿。可以想象,創作者心中存在一個理想主義的世界,那裡的人單純、善良、誠實。

而針對宗教,他承認信仰可以給人希望,但卻否認教徒洗腦斂财和宗教儀式規矩,這點與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相似。相比中國,印度的宗教問題确實更加複雜,也更容易讓創作者困惑。捍衛信仰所引發的暴力沖突,在電影中以喜劇形式展現出來,但現實必然更加瘋狂。創作者用喜劇呐喊,信仰難道不應該是帶來幸福和希望的嗎?為什麼要演變成暴力沖突?

《我的個神啊》的喜劇性之是以優秀,正是因為有這股憤怒在支撐。優秀的喜劇性不是綜藝的搞笑娛樂,而是一聲呐喊。其實,現在很多喜劇達不到周星馳的高度,也正是因為缺少了憤怒的核心。有多少人第一次看星爺電影笑了,但多年後回顧卻苦了?喜劇是一門獨特的藝術。

《我的個神啊》的故事主體是喜劇,是對人類社會和宗教虛僞的諷刺。如果整個故事僅此而已,那麼這個電影可稱一流,卻難達頂尖。真正給《我的個神啊》畫龍點睛的,其實是一個溫暖的愛情故事。

這一故事組合,在我看來是想象力的“大躍進”,堪稱神來之筆。因為,包裹諷刺和憤怒的喜劇,與愛情故事其實沒什麼強相關的因果聯系。但是,電影巧妙的将這兩個故事融合在一起,由此創造出很特别的藝術效果。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電影開篇講述了女主角在比利時的愛情經曆,她愛上了一個巴基斯坦的年輕男生。然而,家庭反對,宗教神棍也斷言那個男生隻是個騙子。女主角想證明他們錯了,于是要求男生第二天和他結婚。最後,男生沒出現。

當我看到後來的喜劇,一邊享受各種諷刺和搞笑的場景,一邊也在思考,開篇的愛情故事到底有什麼用。沒想到,在結局時,電影通過巴基斯坦年輕人和女主角依舊相愛的事實,來證明當初宗教神棍的斷言是錯誤的。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原來,女主當時到了教堂後,誤收了其他人的信件,結果她以為男生沒有勇氣和她結婚。那個信件沒有署名。後來巴基斯坦男生晚一步來到教堂後,撿到那封信,以為是女主角留給他的。因為一個誤會,兩人都沒有聯系對方。最後,在外星人主角與宗教神棍辯論的現場,這一真相最終揭曉,夫妻破鏡重圓。

這一刻,宗教辯論大概已經不重要了,真情動人心。

在看到這之前,我也有在猜測,這個充滿諷刺和憤怒的喜劇将如何收場?我想過很多種可能,但大都富有鬥争性。我唯獨沒想過電影會以愛情來回應主角和宗教神棍的沖突沖突。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乍一看,似乎文不對題,明明是主角與宗教神棍的辯論,但主角卻以愛情故事作為論據來反駁,萬一巴基斯坦男生并沒有苦守電話前呢?從辯論的邏輯性來說,主角這招并不合理。

但是,這也正是故事的美感由來。當對手提刀赴會,主角卻送出一朵花。以溫暖的愛情故事收尾諷刺、憤怒、喜劇的宗教沖突,這是一種富有詩意的故事組合,大有“恩怨何時了,一笑泯恩仇”的感覺,用愛包容宗教沖突,境界和立意都更高。是以說,愛情故事是《我的個神啊》的畫龍點睛之筆。

毋庸置疑,《我的個神啊》是一部富有變化的電影,無論是劇情還是人物。觀看起來非常有趣。其中,主角的變化是富有深意的設計,充滿了反諷意味,發人深省。這是《我的個神啊》另一個富有美感的故事設計。

主角起初赤身來到地球,後來經曆了各種折磨和痛苦,學會了如何在人類社會生存,體驗了神的信仰。按理說,外星人降臨陌生星球,必然不會赤身而行,宇航服肯定少不了。但《我的個神啊》之是以設計為赤身,是一種隐喻,象征着純潔的嬰兒。而接觸學習地球文化(印度文化為主)的過程中,他見證了美好,也遇到了虛僞,他困惑迷茫,不知所措,一如我們的少年時期。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他一直強調,在他們星球是直接通過思維進行交流的,是以他們從不撒謊。而到了電影的最後,他卻撒謊了。當時,他愛上了女主角,卻無意中從女主角的記憶中發現了那段愛情。于是,他選擇放手,幫助女主角與巴基斯坦男生重歸于好。在離開地球前,他帶走了電池和錄音帶,并謊稱那些是地球的鳥叫、交通噪音等,主角說通過聽這些錄音帶,他會懷念地球。實際上,那些聲音全都是女主角的聲音(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錄的)。面對女主角的再三追問,他依舊堅持謊言,隐藏自己的愛。

此前,主角是個不會撒謊的人。最後,他學會了善意的謊言。這是妥協與成長。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必須承認,人類社會非常複雜,人心非常複雜。創作者沒有一味的否定和抨擊這種複雜性,而是以主角的變化來承認這種複雜性。

也許創作者向往那麼一個善良、美好、誠實的理想世界,但創作者也清楚,現實就是現實,成長總是伴随着向現實妥協。盡管此前故事通過主角,對人類社會和宗教虛僞進行辛辣諷刺,但最後主角的行為卻反映出無奈的妥協。這不禁令人發問,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評《我的個神啊》: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富含諷刺與哲思(一)充滿憤怒的喜劇性(二)神來之筆的故事組合(三)主角變化的反諷結語

如果主角起初認為的理想世界是對的,那麼為什麼他學會了撒謊?看似小小的撒謊,背後卻意味着動搖與改變。往更深層次思考,電影故事雖然看似因果閉合,但卻抛出了一個開放式的問題——如果理想世界是難以觸及的彼岸,那麼還能不能以此作為對錯判斷的标準?妥協現實究竟是好是壞?

這個電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創作者的迷茫。人類社會的複雜是有原因的,不因人的意志而改變,那作為人類社會的個體應該如何自處?對錯如何判斷?或許,以《我的個神啊》的隐喻來看,隻要人類無法直接通過思維來交流,這些複雜性就将始終存在。

也許在有的人看來,以上似乎有些過度解讀。但這是我基于主角經曆變化、喜劇與愛情等電影故事,所作出的延伸思考。我認為符合我的了解,并非刻意解讀。事實上,《我的個神啊》想要表達的内容非常豐富,常常有啟發式的故事設計,是以觀衆有發散式的思考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在我看來,《我的個神啊》堪稱饕餮盛宴——思想觀念的辯證與碰撞,喜劇、情感、人物、劇情的互相交融,再加上想象力的故事組合與演員優秀的表演……除了片名翻譯,我沒有其他不滿意的地方,非常值得推薦觀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