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場有關财富、閱讀、革命的環法之旅丨達恩頓重磅新作

作者:世紀文景
一場有關财富、閱讀、革命的環法之旅丨達恩頓重磅新作

設個星标吧朋友們不然你都接收不到文景的精彩推送了

1778年夏日的一天,一位來自瑞士納沙泰爾出版社的圖書銷售代表翻越汝拉山脈,從法國東部的蓬塔利耶入境,開啟了一趟環繞大半個法蘭西的公務旅行。拜訪沿途書店、推銷、收賬、安排貨運、調查市場,五個多月的行程密集而有序。

這位銷售代表記下了一路所見所聞,波爾多的陰雨、給馬治病的開銷、破産逃亡的馬賽書商、普瓦圖農民喜歡的書籍……他的日志和往來信件成為了了解18世紀圖書市場和社會閱讀的一手資料。

1965年夏日的一天,一位來自美國的曆史學博士飛越大洋,來到瑞士納沙泰爾。他為追查法國大革命中吉倫特派領袖布裡索的信件而來,卻無意間闖入一處曆史學家夢寐以求的秘境。他發現了目前僅存完整的18世紀出版商檔案——納沙泰爾出版社檔案。

自此,他花費15個寒暑假期,翻閱了檔案中全部5萬封信件、銀行賬目、交易記錄,以及那位銷售代表的旅行日志。極度豐富的資料,使複原法國大革命前的閱讀與生活不再是癡心妄想。五十多年後,他終于将所思所考成書出版。

兩段傳奇故事,共同織就了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法國大革命前夕的圖書世界》。

一場有關财富、閱讀、革命的環法之旅丨達恩頓重磅新作

《法國大革命》

01 時隔多年,

哈佛大學教授攜重磅新作回歸

隻有一位故事大師能為18世紀的書籍世界注入如此鮮活的生命。

——林恩·亨特 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

《法國大革命前夕的圖書世界》是一場有關财富、閱讀、革命的環法之旅,而這趟旅程的創作者羅伯特·達恩頓,正是1965年來到納沙泰爾的那位美國曆史學博士。

于許多對世界曆史有所涉獵的讀者而言,達恩頓是個不需要過多介紹的名字。他是聞名遐迩的新文化史領軍者,曾任美國曆史學會主席。他曾獲得美國曆史學會leo gershoy獎、美國國家圖書評論獎、法國政府榮譽騎士勳章、美國國家人文獎章等衆多國際大獎和榮譽。

他出版過一系列重要著作,如《屠貓狂歡》《拉莫萊特之吻》《法國大革命前的暢銷禁書》等,均曾被引進中文世界,對學界産生重大影響。

一場有關财富、閱讀、革命的環法之旅丨達恩頓重磅新作

羅伯特·達恩頓

時隔多年,羅伯特·達恩頓終于帶着他的最新作品回歸。《法國大革命前夕的圖書世界》,基于他50年來對納沙泰爾出版社檔案的完整研究,是其18世紀書籍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在書中,達恩頓嘗試以精彩的沉浸式寫作兼顧知識性與趣味性。他不再局限于禁書或《百科全書》貿易等某項問題,而是以全新的視角和架構,還原圖書世界的整體狀況,複原曆史洪流中的個體生命。

英文版甫一出版,便迅速引起廣泛關注,得到了學界同侪和國際媒體的一緻好評。如耶魯大學教授約翰·梅裡曼,稱贊達恩頓的研究真正創造了“一種思想的社會史”,堪稱“這個時代乃至任何時代最為優秀的曆史學家之一”。

一場有關财富、閱讀、革命的環法之旅丨達恩頓重磅新作

達恩頓從檔案中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建立網站www.robertdarnton.org,将其數字化,既友善感興趣的讀者深入挖掘,又省去了冗長的引注資訊,有效提高閱讀流暢性。

02 銷售代表的跨國差旅,

熱鬧又混亂的圖書市場

您肯定知道我們這裡有句俗話……99個烤肉師傅富得流油,一個賣書的餓得要死。

——讓-弗朗索瓦·比約 18世紀法國書商

1778年那位銷售代表的環遊法國的差旅,構成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的圖書世界》的叙述脈絡。我們的主人公名叫讓-弗朗索瓦·法瓦爾熱。1778年,他29歲,受雇于瑞士納沙泰爾出版社,擔任圖書銷售代表。

在18世紀,一位優秀的圖書銷售代表,“必須同時具備一些心理學家、經濟學家和調查記者的素質,還得是圖書銷售技巧方面的專家。”而在達恩頓看來,法瓦爾熱無疑是稱職的人選。“他寫信的風格直截了當、不加修飾,文法精準、書法優美……作風嚴謹,渴望取悅他人,工作勤奮,而且相當謙虛。”法瓦爾熱從街頭巷尾了解法國社會,用誠實的眼光觀察,用直接的語言描述;當然,偶爾也帶點幽默。

一場有關财富、閱讀、革命的環法之旅丨達恩頓重磅新作

法瓦爾熱日志,從左至右依次為備忘錄、信件、開支賬目

在曆時五個多月的行程中,法瓦爾熱沿羅讷河直抵地中海,向東前往波爾多,橫穿法國中部地區,再向北由奧爾良回程,沿途經過裡昂、馬賽、圖盧茲等重要城鎮。當他回到納沙泰爾時,法瓦爾熱對18世紀圖書市場和社會閱讀的了解,比所有曆史學家希望掌握的還要多。

達恩頓追尋法瓦爾熱的足迹,以他途經的重要市鎮為章節,重建圖書貿易從印刷、運輸到銷售、結算的各個環節;以帶有“流浪者傳奇”(picaresque)色彩的叙事講述,剖析一道道社會史、文化史、經濟史結合的重大議題——當時的法國人讀什麼書?這些圖書怎樣到達讀者手中?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精神狀态如何?

一場有關财富、閱讀、革命的環法之旅丨達恩頓重磅新作

法瓦爾熱環法之旅路線簡圖

透過達恩頓的筆尖和法瓦爾熱的雙眼,我們得以幸運地窺見一個競争激烈又秩序混亂的圖書世界——變化莫測的稅收政策、反複無常的審查制度、明目張膽的盜版走私,以及常常自相沖突的法令(18世紀法國政府先後出台了3000條有關出版的法令),無論做書的人還是賣書的人,都需要全力應對。

閱讀的需求無處不在。書商行會作為官方機構卻無力監管市場,凡爾賽宮的政令隻夠飛到巴黎。首都以外的廣大地區,變化時刻在發生。書商們為了實作銷售,在鄉鎮移動奔走,貿易路線受政令影響不斷改變,作家和作品的情報飛速流轉。人們把滿足需求當作生意努力經營,誰也不會想到,自己正在為一場革命做着準備。

03 250年前的暢銷書單,

轉機時代老百姓的精神世界

要是你不死記曆史上的标簽,在重大事故中研究一下人的因素,你不難學到處世的訣竅。

——巴爾紮克 《幻滅》

這是一個充滿博弈與冒險、混亂與生機的世界,處處上演着巴爾紮克筆下的“人間喜劇”。作家、出版商、偷運者、貨車車夫、倉庫管理者、文學評論、讀者,納沙泰爾出版社檔案中涉及的各色人群,不僅是圖書行業運轉的小齒輪,更是千千萬萬法國普通百姓的縮影。

來自盧丹的吉爾,整日駕着馬車奔波,仍然負債累累,還被逮捕坐了兩個月牢;

來自馬賽的卡爾德賽格,破産後抛棄妻子、東躲西藏,逃避牢獄之災……

人們滿懷憧憬,投身機遇與陷阱并存的時代潮流,然而由于能力、經驗或資金的缺乏,他們往往承受着巨大的風險和壓力,在破産邊緣掙紮求生,甚至被迫逃亡:“好像跑到加迪斯去了”,“去美國打仗了”,“把鑰匙塞在門下就消失了”。一個個真實的生命故事,就這樣從故紙堆裡浮現,拼貼出革命将至時的魔幻人間。

一場有關财富、閱讀、革命的環法之旅丨達恩頓重磅新作

萊奧納爾·德弗朗斯,《在密涅瓦的庇護下》,inv3550-13 ©第戎美術博物館/弗朗索瓦·熱

這些看似零散的故事,實際上與一重大課題有關,即法國大革命的思想文化起源。法國大革命開創了近現代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新模式,是了解當今世界繞不過去的關鍵曆史事件。

盡管達恩頓拒絕在閱讀與革命間建立直接的因果聯系,但通過他整理的、涵蓋1145種圖書的18世紀法國暢銷書單,一幅巨變前夜的大衆閱讀全景圖緩緩展開,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依稀可見。他們對凡爾賽宮和教會的秘聞轶事格外好奇,熱愛伏爾泰和盧梭,也喜歡旅行文學和曆史地理;當時暢銷的小說戲劇,有些仍在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譬如勞倫斯·斯特恩的《感傷旅行》和莫裡哀的戲劇。在閱讀偏好裡,我們看到了啟蒙思想的滲入、封建王朝尊榮的剝落,以及重置現實的渴望。

一場有關财富、閱讀、革命的環法之旅丨達恩頓重磅新作

《百科全書》扉頁,納沙泰爾公共與大學圖書館藏

人創造曆史,随時間消散,又被後人在“曆史”中複活。

250年前的旅行,50年前重見天日;

《法國大革命前夕的圖書世界》,一幅18世紀大衆閱讀和社會生活的全景畫卷,一場法國大革命醞釀之時的實景劇目,就此大幕拉開。

翻開書,随羅伯特·達恩頓和法瓦爾熱一起,踏上這場驚心動魄的環法之旅吧。

一場有關财富、閱讀、革命的環法之旅丨達恩頓重磅新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