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2篇学通C#网络编程——第四篇 TCP应用编程

 年底了,人浮躁多了,沉不下去心研究技术了,不过昨天终于抢到了回家的票,很开心。

    言归正卷,在WCF出来之后,可能我们玩这些原始的TCP越来越少了,我们知道WCF对TCP进行了再一次的包装,第一反应给我们的或许是

同构系统用TCP,异构系统用HTTP,那么问题来了,异构系统到底可不可以用TCP呢?至少WCF是玩不了的,因为其他语言没有针对.net的“服务

引用”,也没有什么ChannelFactory给你去玩,如果你是一定要追求性能的话,原始的TCP会助你一臂之力的。

   我们知道最最原始的是玩Socket,由于Socket比较复杂,但是最灵活,C#里面提供了两个简化的包装类:TcpListener和TcpClient。

一:TcpListener

   这个是作为服务器端程序而存在的,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这服务端。

1: 开启监听地址

2:好了,已经开启了,服务端程序开始监听该端口的客户端请求了,那么如何获取该请求呢?简单,listener的AcceptTcpClient属性搞定。

 3:我们知道TCP传的是字节流,通过myclient.GetStream()就可以获取一个NetworkStream,利用这个Stream就可以进行收发信息了。

 <1> 收操作:

<2>发操作:也就是所谓的返回值

  这里要注意的地方就是AcceptTcpClient是阻塞线程的,直到收到客户端请求才算建立了一个TCP连接,在服务端处理的过程中,后续的客户端的请求将

会处理等待直到前一个请求处理完,说了这么多,就是每一个请求我们都建议开一个线程专门为其服务,类似这样。

好了,服务器端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再有的就是一些相关属性配置了,像wcf那样什么opentime,sendtime啥的。

二:TcpClient

     客户端也很简单,只要我们Connect一下端口,然后通过NetworkStream再Send一些数据就OK了。

三:模拟

     最后我们模拟下,客户端开启100个线程,每个线程请求100次,服务器端对每个线程都用工作线程去处理,是不是找到了netTcpBinding的

感觉,最后一个大家都懂的道理就是线程多了不是好事情。

服务端:

客户端:

12篇学通C#网络编程——第四篇 TCP应用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