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少奇在我军历史上的两大贡献: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重整新四军

作者:小书童讲历史

1939年1月至1942年3月,根据党中央指示,刘少奇率中原局直接进入华中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他紧密结合实际,迅速打开局面,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战争和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少奇在我军历史上的两大贡献: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重整新四军

刘少奇抵达华中后,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党中央提出“创造苏北根据地”的意见,认为“江苏北部我们没有正规部队及党的机关去活动,亦无地方党的组织,而这又是有最大发展希望的地区,因此,这是我们突击方向,应集中最大力量向这方面发展”。具体计划是彭雪枫、张爱萍部由淮北东进,八路军从陇海路北南下,陈毅、粟裕部由江南北上,合力开辟苏北。这个意见得到党中央的支持。经过一年的努力,新四军和八路军于1940年10月在苏北胜利会师。

刘少奇在我军历史上的两大贡献: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重整新四军

在华中,刘少奇响亮地提出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又团结又斗争的口号,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建立根据地和“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新四军主动配合国民党友军团结抗日。

刘少奇在我军历史上的两大贡献: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重整新四军

1939年12月,江北新四军粉粹日军对皖东的大扫荡,把从日军手中夺回的皖东重镇古河交还给国民党友军。但是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反摩擦,则坚决发起自卫反击,先后取得定远、半塔保卫战、郭村战斗和黄桥战役的胜利。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委派根据地各县县长,并根据“三三制”原则成立各级参议会和民主政府,打开了华中敌后抗日局面。

刘少奇在我军历史上的两大贡献: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重整新四军

刘少奇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向广大干部反复强调要在革命的实践中,加强共产党员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的修养。

1940年7月1日,为纪念中共诞生19周年,他作了题为《做一个好的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的著名演讲。这个演讲稿在根据地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是对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贡献。

刘少奇在我军历史上的两大贡献: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重整新四军

皖南事变发生后,刘少奇为党中央制定“军事上取守势,政治上全面反攻”的决策提供了正确的意见。

在他建议下,1月20日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重建,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同年5月中原局和东南局合并为华中局,刘少奇任华中局书记,他先后主持了1941年5月华中局高干会议和1942年1月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及时统一思想,使华中全党全军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