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说秦朝在统一过程中,秦昭襄王的功绩要大于秦始皇?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辰

(梦归秋辰:第295期)

秦朝,西方一个小诸侯国,起初因为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而被封为诸侯。后来在秦穆公时期,秦朝不断壮大,而现在的秦晋之好就是指秦朝和晋朝的关系。后来,楚国被吴国攻破都城,秦朝助其恢复故土,从此也开始了秦国与楚国漫长的联姻生涯。

为何说秦朝在统一过程中,秦昭襄王的功绩要大于秦始皇?

东迁洛邑

而伴随着三家分晋和魏国的崛起,魏国在吴起的统帅下,在阴晋之战中以5万魏武卒打破50万秦军,从此秦国一蹶不振。而秦国真正的兴起在秦孝公时期,准确来说是商鞅。商鞅的军功爵位让秦国战力迅速强大,而按军功授爵也是当时最先进的体系,毕竟其他诸侯国还是宗族统兵制度。

最终经过历代的努力,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天下。而秦始皇的功绩有:消灭嫪毐、成娇之乱维持秦朝稳定,重用李斯、王翦等人才、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但秦始皇也有缺点:耗费巨大财力修建阿房宫、长城和陵墓,秦国统一天下后没有休养生息继续秦国以前的严苛刑法体系。因此,在秦始皇死后第二年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这也推开了秦朝灭亡的号角。

为何说秦朝在统一过程中,秦昭襄王的功绩要大于秦始皇?

秦始皇

而我个人认为,秦始皇的伟大在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统一华夏。但真正如果论对秦朝统一过程中发挥决定作用的则是秦昭襄王,在他的统治时期,秦朝由原来的强国变成实力碾压其他诸侯的王霸。

下面我们就看说说秦昭襄王的功绩:

一、削弱三晋。

在秦昭襄王之前,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失掉霸主地位但其实力依然不可小觑。而韩国也曾在韩昭侯时期以申不害进行变法,虽然后来遭到魏国包围,但其弓弩也让秦国不得不畏惧三分。但伊阙之战让韩魏彻底衰落,最终彻底没有了与秦国抗衡的实力。

为何说秦朝在统一过程中,秦昭襄王的功绩要大于秦始皇?

秦昭襄王

在战国后期,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下迅速崛起,赵国也名将辈出像廉颇、赵奢还有名士蔺相如。曾经赵国一举灭掉中山国让大家震惊,马夫子赵奢也因击败秦国而声名大振。然在秦的邦交下,赵国被孤立,同时内部用计谋换掉廉颇并密调白起。最终长平之战,彻底让赵国失去争霸天下的机会,同时也吹响了赵国灭亡的号角。

二、弱齐弱楚。

齐国曾是东方大国,在齐威王时期成为天下雄主,曾经也有孙膑、田忌这样的大才。后来齐闵王好大喜功,与秦国并称东西二帝的同时派兵消灭宋国。而这就是这一行为引发了五国伐齐,从此秦国一家独大,这是秦国很巧妙借助其他诸侯国灭掉自己的对手。

为何说秦朝在统一过程中,秦昭襄王的功绩要大于秦始皇?

秦昭襄王时期

在历史上,楚国一样也是不弱的,楚庄王时期曾经与晋国有一战之力。但楚国有两个致命缺点:

1.楚国宗族林立,尤其是屈、景、昭三族,因此这也决定楚国很难变法图强。

2.楚国君王就像黄鼠狼生豆鼠子,一窝不如一窝。

因此,白起在鄢郢之战一战而削弱楚国,从此楚国再也难以与秦国争锋。即使后来项燕大败李信,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昌平君的倒戈断了秦军退路。

三、重用范睢。

春秋与战国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原来的争霸战转变为灭国战,这时候范睢向秦昭襄王建议杀伤敌人有生力量。这也是秦国战争的一个转变,虽然这个战略比较残忍但也确实比较有效。

为何说秦朝在统一过程中,秦昭襄王的功绩要大于秦始皇?

范睢

那么范雎提出这个理论的原因:一方面如果俘虏了回去要浪费粮食不说,时间久了他们也会因思乡心切而跑回去,这样又是一支生力军。而更恐怖的是在战场上那些降卒一看对面全是亲戚,于是不打纷纷逃往对面兵败如山倒,这样往往会毁掉一场战役。

如果说秦孝公是崛起、秦惠文王是奋强,那么秦昭襄王就是雄起。秦昭襄王后期秦国灭掉周王室自立为帝,天下六国皆没有与秦抗衡的实力。而从此开始,六国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为何说秦朝在统一过程中,秦昭襄王的功绩要大于秦始皇?

秦始皇vs秦昭襄王

只不过由于秦国的君主比较短命,像秦始皇的爷爷和爸爸。一个当了三年,而另一个只当了三天,然后就是大权旁落,大秦帝国忙于新君上位无暇顾及。其实在秦国是从来不会缺名将的,因为他们的军功授爵制度注定了有才能的人会被挖掘出来。

其实,我们纵观历史:像秦始皇和秦昭襄王这样的人物哪个最伟大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秦“奋六世之余烈”,这样的创业历程在历史上都是比较少见的。每一个君主都为大秦帝国的统一添砖加瓦,每一寸土地上都谱写着他们的故事,不是吗?

为何说秦朝在统一过程中,秦昭襄王的功绩要大于秦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继续阅读